与思考相关的文章聚合
我今天看到了你的博客,感觉您的博客做的确实很好!我很佩服。给您发这封邮件,是希望您能为我指点迷津。今年八月份,我的博客正式上线(域名是免费的Ru域名,空间是论坛里的人提供的)。我的博客的定向是分享高质量的信息,争取做到音乐、文字、视频、电脑技术一站式分享服务。
自从上次被抢注了http://www.lusongsong.cn域名后,百度的lusongsong帐号也被抢注了,我说怎么一直无法注册lusongsong这个二级目录,原来你在这里,还成了官方博客。
不好意思,最近很忙,我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假期了,这一个月博客更新比较慢,但我还在尽量保持更新,博客评论也比较少了,互动也少了点。但工作、生活并不代表我会忽视博客。
听说你有兴趣写独立博客,很高兴你对独立博客有着独特的兴趣,独立博客圈是一群非正式的、很独特的人在一起写着记录着想要记录的东西,真诚希望你能够坚持并且享受写博客带来的乐趣,因为现在写书的越来越多,认真写博客的越来越少。也许你已经玩过QQ空间和很多门户博客,也许你对于门户们的各种限制感到颇为不爽,也许你担心有一天会因为不知名的理由帐号被封。
如今许多个站的站长,仿佛都在乐此不疲地尝试着这种推广手段。诚然,这样的推广行为,很容易收到立杆见影的效 果,站点的互动热度果然都上去了,来来回回的口水帖也一天天多了起来,一篇文章动辄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评论,好不热闹的场面。然而,在这个“虚假繁荣”的 背后,有几个站长,能从中真正获得实际收益呢?又有几个站长能从这个循环往复的评论圈中跳出来,引领风骚,收获名气的?
早在2006年,我就跟风弄了个Live Spaces,慢慢的发现,要么网页字体太小,要么翻译的不够中国化,要么就是时不时被墙。不得已写了几篇日志后,就在也没使用过微软的Live Spaces服务。
众所周知,卢松松曾经拜访了15000个博客,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数据,我得说说这数据。我不是来惊羡这个数据来的,当然也不可能是拆台来的。让我们先回到小学,做一道数学题。15000÷500(3月21日上线,7月23日说约访问15000个博客,不足500天)=30,得出结果是卢松松每天要访问新博客30个。我相信无论是谁,都能做到每天访问30个博客。但换成新博客,我不相信。
刚刚接到一个项目,这两天把方案写好后,找出以前在公司写的方案,感觉差距挺大的,虽然字数都差不多,但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条理上,都感觉要比原来写的好很多。看看从前无病呻吟的博文,在到现在还算有条理且专一的博文,差距那个大啊,我想可能这就是长期坚持写博客的原因吧。
帮朋友公司招个网站建设人员,要求擅长网站前台和后台,能独立建站,如果懂一点网站推广更好,应届大学毕业生即可。有意者发封 email(SongSongTouGao@qq.com)给我,留下你的姓名、电话、和擅长什么,下周会人事那边会有人给你打电话。
博客相对于传统网站最伟大的改进就是多了一个评论框,这样博主就不是一个人的意淫了,而为读者提供了与大家交流心得的地方,思维的碰撞难免不会产生火花,这使互联网的信息快速增长。很浅显的例子,有些大牛的博客一篇文章的字数完全 不敌评论数,更不要说信息量了。而博客评论的意义不只在此,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博客增加曝光量,从而形成一种圈子似的文化,既可以朝外扩展,又可以限于某些 人,形成博客圈。
我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期流行过博客点名活动,当时有好几个朋友都点了我的名,而今年这次博客点名可不同,问题都是和博客息息相关的,不仅让你回顾一下你博客的历史,还能通过这些问题更深入的了解这位博主。
离开网络的日子,在到静下心来写文章,发现自己写不出有含量的文章。忽然明白,如果不长期关注某一事物,文章自然会很水,文章很水,自然看的人就少。如果长期写水文,博客就没落了。比如从广州回来的第二晚,绞尽脑汁想素材,偏偏没有合适的,实在找不到题材。
现在写博客的人也很不少了,而且有很多是独立博客,这方面做IT行业的要占大多数,还有一些仅仅是写写随记一样。但是可以看出,现在写独立博客的人中,好多都是做推广营销,或是编程方面工作的朋友。因为他们更愿意以这种方式积累知识,结交朋友。而且很多朋友都写得非常棒,博客人气也很高。
Z- Blog主题-《低调与华丽》自2009年7月21日发布以来,已经整整一年时间了,这一年Z-blog进行了两次小更新,我提供的模板也有两次小更新。这次对模板的更新的范围还在考虑中,所以特发在微博中,希望大家提点意见。
只有2-3年的时间,SNS从当初的风光无限,到现在的在美国越来越冷淡,而国内也是如此。近期,方兴东收回博客网全部股权,开始第二次创业,沉寂已久的博客网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看到此文,其实那些对博客心灰意冷的博主们,应该算是个激励。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你的博客一定能走的更远。
许泽锋朋友其实已经分析出了,做网站或博客一个永久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实践”。我看到很多站长都在大谈特谈,不是在抱怨就是在羡慕,然而真正动手实践的 人却很少,很多推广方法其实都大同小异,有人看不上这样的推广手段,不愿意去做。有人羡慕别人的网站,看到了他光辉的一面,也想复制这种模式,可大多数人 都在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状态。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脚踏实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