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贫寒,初中毕业即下乡插队,一年没怎么见过白面,穷怕后闯荡泰国,找工作要求就俩字“管饭”,为了生存卖过血......
现在他身家650亿。旗下的饮料你肯定喝过,他出生山东并在这里长到16岁,中文名叫严彬,现在是泰籍华人,泰国名字叫参猜。
1 出生山东
1954年,他出生在山东一个贫穷的家庭,16岁初中毕业,到河南省林县插队。
2 一年没见白面
这是一个与山西交界的极贫困地区,干了整整一年,他只得了92元钱。这一年里,他没见过几眼白面,天天吃的是红薯。
3 泰国m血度日
穷怕了,他跑到泰国谋生。在那里,他拥有了后来登上全球财富榜的泰国名字——参猜(Chanchai)。
初到泰国,身上没钱,没饭吃。他曾m血度日,找到一个肯收他打工的老板,老板问他要多少工钱,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管饭。
当学徒时,比一起打工的两个昆明人能吃。老板娘不高兴,说:北方佬吃得真多!于是,他只好每顿只吃一碗。
别人8点钟起床,他5点钟起来打扫院子,准备工作。不到两个月,被任命为经理。
4 第一桶金
1984年,他在泰国创办了华彬集团,主营物业、旅游、国际贸易等业务。不过,他真正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1989年的房地产。他在泰国曼谷买了一栋楼。那一次的房地产赚了那一栋楼,现在大楼还在泰国曼谷的市中心 素坤逸路6巷,商业地理位置相当于北京的西单。虽然装修老一点,但是历史的见证。
不过,没有人知道他怎么买的那栋楼
5 回国
1990年华彬集团正式来华投资,在北京设立华彬驻京办事处。
1995年他在北京买下建设拖了12年的了一座烂尾楼,这是一个人敢接的烫手山芋。当时他找一家银行的行长想贷款,行长说,这楼在长安街旁立了12年了,谁要是还能把它建起来,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现在,那栋楼是北京CBD的顶级商务楼,名叫华彬国际大厦,门口常年摆放着宾利和劳斯莱斯,常见各国政要、公司董事长、名人出入,泰国驻华使馆也曾设在大厦内。
6创立红牛
没错,他就是红牛的老板严彬。1995年,他还做了另外一件事,在深圳成立中外合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有人认为他就是红牛的创始人,其实,他只是将红牛进入中国的牵牛人。
红牛功能饮料诞生在泰国,已有40多年历史。这种饮料出现时,泰国经济开始起步,这种以各种营养成分巧妙配合,能够提神醒脑、补充体力、口感好的饮料,很快就博得人们的喜爱。
后来的红牛不用多说了。其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实力最强的功能性饮料的第一品牌,囊括了中国功能性饮料80%的市场份额。根据红牛中国官方网站的数据,2014年,红牛中国的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
7 也遭挫折
严彬的投资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1994年的时候,华彬集团向昌平南口镇承租1000多亩土地,兴建沃德兰乐园,该乐园建成将成亚洲第一大的乐园。
然而该项目最终却因未曾公开的原因而夭折,成为亚洲最大烂尾楼,随着2013年开始拆除,曾经的童话也终于梦碎,也成为严彬永远的痛。
8 钻石王老五
外人只知红牛,不知严彬。很多人不知道,《2011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前50名,他以500亿财富位居第四名。2015年10月发布的《2015胡润百富榜》,他以650亿元财富位列第十位。
百度百科对华彬集团的描述是:华彬集团集国际贸易、物业经营管理、体育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度假、功能饮料为经营主业的跨国集团公司,在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国设立了分支机构。
华彬集团官网这样描述自己:
国际化、多元化跨国企业——华彬集团,前瞻时代发展潮流,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以集快速消费品、现代服务业、通用航空、地标地产、清洁能源等产业于一体的投资组合,搭建起从中国到欧美的全球高端商务生活平台,探索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他的身份还有:
世界杰出华商大会荣誉主席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他与泰国等国政要的关系版本流传颇多
很多人可能更感兴趣的是,有报道说,他目前未婚,是金牌钻石王老五。
2009年,他在在接受国内一家电台采访时说:事业上,其实没有什么打击,最不成功的就是我自己的个人问题,人家说我是金牌王老五,钻石王老五。我也想通了,有取有舍,不能什么事的光环都在你严彬的头上。老天爷是公平的,失去家庭我承受得了,我认可它。
严彬语
我5点就起来,早起脑子才清楚,我属马的,马睡觉是站着睡。
我每天晚睡早起,看很多报纸,中文的、英文的,动脑筋去琢磨。做每一件事,力不到不为才,还要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
市场敏感书里是没有的,关键是你是不是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很冷静地去看待市场,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是第一位的。你不会做市场,不会看到你自己的消费人群,不会找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什么都是假的。
觉得不累的理由或者说是顶着这个劲儿的是怕穷,天天最怕的就是穷,到现在还有一个社会责任感。我老想着有几千人要我去付工资,我每天要去奔波,要养活他们。这一段战役完了要到下一个战役,总有个责任感。有些人不理解,说您怎么停不下来,我说我停下来肯定就是有病了。我希望这个企业慢慢地科学化、知识化,转向规范,这一切都要靠自己,自己努力,自己悟道理,自己认真,虚心处事。
对我来讲,这都是别人说的数字,我自己对此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就像过去70年代骑自行车,现在我坐的是一个宾利车,感觉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多少亿,我没有任何兴趣。(记者问:有人算过您的资产,很多的媒体都对您有过报道,有一个150亿的说法)
作者:齐鲁财富网专栏作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