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死亡’的机会是100分之99!”手机程序开发公司Innopage创办人李劲华在一个香港初创企业培育比赛中说道。
这个创业培育比赛名为“TIPS”(提示),是李劲华和几位企业高层于2015年9月一同合办的初创比赛。
过去一年,这种创业培育计划在香港非常普遍,香港地产企业太古地产的“Blueprint”、保险公司友邦的“AIA Accelerator”等,但大部分都是由跨国企业举办,最后胜出的亦是外国来港的创业者。TIPS标榜自己是香港首个用粤语进行的“本土”创业培训计划。“由外国人举办的创业社群很多都很出色,但他们用英语沟通,香港人听、讲都打折扣。”李劲华说,他帮助本土创业者,专攻被外国忽略的本土创业市场。
参与这次比赛要过三关斩六将,但胜出者最终不会得到任何奖品或奖金,唯一的胜利品是获得一批资深创业家担任他们的“导师”,获得法律、财务的指导;也可以共享一个免费办公室,导师亦会介绍投资者予胜出比赛的创业者。
这些无形的奖品吸引了超过100支参赛队伍,主要都是被导师名单所吸引。这份名单除了包括在香港拥有多家工厂大厦的“时昌迷你仓”行政总裁时景恒、香港珠宝商前谢瑞麟行政总裁黄岳永外, 也包括李劲华本人。
李劲华在香港创新科技业界相当有名,40岁的他已经拥有厚厚一叠创业履历。“所有在香港创业能经历的高低起跌,我差不多都经历了。”他这样介绍自己。
创业六年,高低起跌
李劲华于2009年创立手机程序公司Innopage,现时担任行政总裁。这是他创立的第二间公司,早在2003年,香港兴起3G流动网络,开始流行彩色屏幕的手提电话时,他已察觉手机程序的市场潜力,开设第一间手机程序公司M-Gen,迈入创业第一步。
那时他推出手机程序“M-Friend”,是一个让用户透过手提电话与朋友交流资讯的社交程序,甚至比2004年才推出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更早一步。继而和李嘉诚旗下电讯商“3”推出手机游戏“m-Quest”,这是一个3G定位游戏,玩家需要到全港不同地方搜集网上武器,还可以对战和交换。这概念当时前所未有,有玩家每月缴付1000元费用上网收集武器。
“m-Quest”很有前瞻性,令他当时获奖无数,包括获得当时的手机巨商Nokia颁发的全球大奖。“那时香港只有很少人懂得开发流动应用程序,其中之一就是我。”说起那些年,李劲华一脸骄傲。但讽刺地,他走得很前,却没有准确预测市场反应,最后失败告终。“香港手机用户当年未有使用流动数据习惯,我的程序没什么人使用。之后我想,就算你创造了很新的事,也应该做多一点市场调查才制作产品。”他领略到创业与市场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能你会觉得我很‘戆居’(傻),但我希望建立香港的创业文化,总要有人踏出第一步。
李劲华,创业比赛TIPS创办人之一
一直到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3GS,手机程序才开始在香港流行,但李劲华那时已加入其他公司的团队。2009年,iPhone4大受欢迎,李劲华决定再次创业,找了几位拍档开设Innopage,推出智能手机专用的电子书;刚巧苹果于2010年推出iPad,他的才华终于开花结果。他现在的办公室位于香港大埔区的科学园,团队约20人,每年营业额七位数字,在香港初创公司中业绩已经相当不错。
他用6年时间创下的创业履历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创业人,他也希望分享自己高高低低的创业经验。“可能你会觉得我很‘戆居’(傻),但我希望建立香港的创业文化,总要有人踏出第一步。”李劲华有着与40岁年纪不符合的热诚。
热门关键搜索词:创业资金
“创业”一词,现在已成为香港新一代年青人的热门搜索词。根据香港贸发局发布的《2014香港青年创业报告》,15%的香港青年都是“新晋创业者”(创业不足三年)或“计划创业者”(未来三年内打算创业),而在2011年的同类调查中,只有8%受访青年属于这个类别。
香港政府也在努力推动青年创业,特首梁振英刚在1月13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中便宣布预留20亿元成立“创科创投基金”,投资本地科技初创企业。根据投资推广署2015年9月公布,现时香港有1558间已注册的初创企业,集中在“资讯、电脑及科技”行业,占初创企业的30%。
香港初创企业生态系统。
同时,施政报告亦宣布以高科技及应用科技为主题的研究基地“香港科学园”大肆扩展,提供研发办公室、实验室,配合政府发展“智慧城市”、“机械人技术”及“健康老龄化”3个跨领域的平台。
全城都在热捧创业创科,不过像李劲华一样,30岁创业,6年后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香港创业联盟组织“青年创业军”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每100间初创企业,两年后仍能维持经营的,只有13个。
35岁的林永康也害怕成为失败者之一。他在2015年10月创立了手袋店“Not Bag”,买家可透过手机程序平台联系设计师订购独一无二的自订手袋款式,借分红吸引更多设计师加入平台。林永康与几个朋友分别投资六位数字作创业资金,目标是每月卖出2000个手袋,但目前每月只售出100个。
“一般初创企业,头一个阶段都无法用钱去衡量,我们希望找到客源后,才进一步讨论什么时候回本,也做好半年内不赚钱的心理准备。所以创业的第一步,肯定是要有资金。”林永康说,于是他来参加TIPS活动,是希望在民间找到投资者,筹募初创时的第一轮资金。
现时,香港政府也有为创业者提供不同的资助计划,例如“中小企业资助计划”、“创意智优计划”、“青年发展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等等,2015至16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宣布向这笔基金注资50亿港元。
只要是风险稍高的项目,他们都会审批很久,就算有好的想法,等这么久,早就胎死腹中了!
——创业者林永康
不过,在林永康看来,申请政府的钱困难重重。他创业圈中的朋友都说,政府机构批核款项程序繁复又缓慢。“他们取得资助要填写冗长表格及文件,程序令人却步。而且审批成功率很低,申请困难。申请人要透过指定的研发中心及大学合作,才符合申请要求。”
根据审计署2013年报告,“创新及科技基金”第一层拨款项目申请需时158至222天,平均时间是192天,连香港审计署在2013年批评,业界竞争激烈,冗长的处理时间会令研发成果无法及时推出市面。
“只要是风险稍高的项目,他们都会审批很久,就算有好的想法,等这么久,早就胎死腹中了!而且也有被其他创业者抢先推出的危险。”林永康叹口气说,他和身边的朋友一般都自己找资金创业,绝少申请政府资助。
香港初创企业的行业分布。
香港老问题:租金贵
“全世界创业都难,但香港创业特别难!就算能拿到政府资助,也不知道能交几个月租?”另一名参加者李建熹这样抱怨。
25岁的李建熹,不甘心过打工仔的刻板生活,想了一个鬼主意。“去年底,我用了六位数字积蓄,租下一个观塘工业大厦单位,在天花板挂满吊床,让附近的打工仔可以抽空过来偷睡一会,每小时只收48元。”李建熹说。这个点子很受观塘区的上班族欢迎,开业的第一个月,每天都有30个客人。李建熹的鬼主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业难,最难是租金。
——创业者李建熹
李建熹表示,选址观塘工厂区开业,是因为该地区的租金比较“便宜”。根据香港地产资讯网,观塘工业大厦单位呎租约15至20元,1000呎单位每月租金约2万港元,比起动辄数十元呎租的中环区,观塘可算价钱实惠。不过对于不少创业者来说,这个租金依然吃力。“创业难,最难是租金。租用偏远的地方,租金或许比较便宜,但很难让人知道我们的存在,变相要付出更多宣传费用。但即使是这样,现在生意额只能令我勉强交租。但没有cash flow(资金流),财政没有弹性,很难再尝试新东西。”
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私人零售业楼宇租金指数”,香港商铺租金在过去10年不断上升,指数由2004年844,升至2014年的1628,已上升接近一倍。从事零售及批发行业的创业者,特别受昂贵的租金困扰,因为他们需要地方放置库存;而从事创新科技的创业者,亦需要放置伺服器等技术用器材。香港青年协会去年亦访问了217位创业者,超过21.2%受访者认为,租金高昂对他们创业造成困难。
新问题:僵化制度打压创新
高昂租金只是创业者的第一个难关。开业不足三周,在工厂初创业的李建熹就迎来更大的噩耗,政府人员上门拍门,警告工厂大厦内有‘躺室’让人睡觉,又有‘吊床’,认为这里没有申请旅馆拍照,触犯《旅馆业条例》。
“我们只想提供休憩的地方,这里没有浴室,到了晚上11点就关闭,怎能说我们是旅馆?”李建熹说起来就生气。
刚刚创业,所有资金都用在创业上,没有钱请律师,只能请教朋友。我实在承受不起政府封铺的后果。
——创业者李建熹
僵化的制度及法例,常常令年轻人的创意遭受打击。2015年10月,梁振英在网志说关注“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创业机会”,听到这个,李建熹只觉得很讽刺。后来,政府工作人员又再上门,说要了解李建熹公司的营运模式。李建熹问政府人员应该如何做。
“但他们只是回应说执法人员不应该给予任何意见,只说他们有可能会‘放蛇’(暗中派人假扮顾客调查),叫我们小心点。”李建熹哭笑着说:“我刚刚创业,所有资金都用在创业上,没有钱请律师,只能请教朋友。我实在承受不起政府封铺的后果,于是马上在脸书留言,写明我们现在不会让人在这里睡觉,只能‘休息’。”
李建熹的遭遇,令人想起政府2015年8月对待出租车程序“Uber”的态度。Uber来自美国矽谷,2010年推出,4年后扩展到香港市场,广受市民欢迎,认为Uber可解决的士拒载、滥收车资等问题;但Uber同时被的士业界人士指抵触香港法律,摧毁传统的士司机的收入来源。
2015年8月11日,香港警方进行“放蛇”,以Uber手机程序召车,截获5部车辆及拘捕5名司机。警方表示被捕人士相信均为车主,涉嫌非法载客取酬及无第三者保险。同日下午,警方到Uber在长沙湾的办事处调查,3名职员涉嫌协助及教唆犯罪,被警方拘捕。立法会资讯科技界议员莫乃光说,这些颠覆现有程序的新公司,其实正正符合创新产业定义,不理解为何被警方打压,“这次拘捕令创新行业及香港国际形象受损;也是后知后觉的表现,反映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对有争议的服务或公司提出建议。”
Money之后,是Management
除了林永康和李建熹,香港还有千千万万个创业者,手机程序公司Awesapp Limited创办人冯锦强也是其中一位。28岁之前,他在旺角西洋菜街推销宽频服务,因为口才出众,在3个月内赚取30万港元,被香港传媒誉为“旺角街霸(指在路边推销宽频服务的销售员)”,连当时的公司老板、后来的香港电视网络主席王维基也要亲自接见他。
两个M字你要解决,首先Money(金钱),然后就Management(管理)。
——创业者冯锦强
2013年,冯锦强用自己赚得的200万元来创业,写了一个手机保密档案应用程序“iSafe”,这程序可以设计两组密码,将秘密的档案收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密码背后。“iSafe”夺奖无数,包括2014年的“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及最佳流动应用程序(流动企业应用方案)银奖。全球有过千万人下载,高峰期每月下载及广告收入有40至50万元。2014年,冯锦强的公司设在荃湾工业大厦一个办公室单位,他请了五个图像设计师、两个程序编写员。虽然团队不足十人,但在冯锦强的带领下,推出了《神抄之塔》等受欢迎的手机游戏,当时就像一家蒸蒸日上的本土小型初创企业。
但两年后,冯锦强说自己遇上了创业低潮。“创业不是一朝就可以成功,风光一时,很快就要面对‘创业死亡谷’,两个M字你要解决,首先Money(金钱),然后就Management(管理)。”
“我的公司高峰期收入是50万元,但后来不断下跌,只维持在10万元,这个收入,付薪水都不够。”冯锦强说。最初他估计即使公司没有收入,自己都可以维持经营一年半,但后来发觉无论自己能力多好,公司营运必须靠员工合作。”
我自己愿意挨,未必有员工跟你挨。
——创业者冯锦强
“好简单,我自己愿意挨,未必有员工跟你挨,大部分人都只会睇钱(看钱)份上,别的公司高几千就跳糟。”冯锦强叹气说。冯的公司5名员工很快便被挖角离职,他认为频繁的员工跳槽对公司运作带来冲击。
挖角潮,根源是香港从事创科行业人员稀少。据政府统计署网页,2013年全港只有26045名从事科研人员,占劳动人口0.67%,远远落后于台湾的2.99%、韩国的1.6%、新加坡的1.18%、甚至连广东省的0.83%也不如。
冯锦强认为,政府鼓励创业,可能令公司更难招聘相关技能人才。“政府鼓励更多青年人出来创业,他们可能想到‘条桥’(主意),但未必知道怎样实行,结果浪费了时间。愈多青年人创业,我们更加难请人。”冯锦强重整业务后,最近会推出本地出租车手机程序Cetah,希望取得如“iSafe”一样的成功。
香港人创业前的准备工作。
投身创业,你想清楚没有?
2014年“青年创业军”调查显示,61%香港创业者在创业后两年迅速面对经营困难,30%则在两年内面临公司业绩衰退。
在特首梁振英声言支持创业的当下,我们也许可以看看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去年2月怎样“唱反调”:“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能成功创业更只是少数。单单因为不想打工而创业、有一两个点子便急于创业,最后失败告终,实在不难理解...... 我不希望大家随随便便轻言创业,否则可能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和金钱。我认为创业的机会,应该留给做好准备的朋友。”
TIPS比赛最后,李劲华选了卖网上手袋的林永康作为其中一位胜出者。“对我来说,最重要是参赛者有决心、有热情做好他相信的事。我希望选择一些已经辞职的参赛者,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可以全情投入。我毕竟是红裤子(科班出生)出身,会尽力协助他们创业。”
作者:黄铭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