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试图分别从用户侧、商家侧、生态侧这 3 个视角梳理直播电商生态众生相。本文讲商家侧。
二、商家侧
从商家角度来看,短视频平台一站式打通内容场景、传播场景与消费场景,并最终形成流量转化闭环。
通过这一套组合拳打法,带给每个品牌、商家无限新的增长可能性。
说到闭环,我又把它分为 4 个维度:
5. 种草拔草闭环
我第一次听闻种草、拔草这俩关键词,是在几年前,来自一个前字节跳动的同事口中(当时我以为他要去田地里干活)。
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微博、小红书充当站外种草的角色,再引流到淘系站内实现拔草。
但你知道的,用户每多一步操作或跳转,都会造成用户交易转化的彻底流失(由于链路过长)。
而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呢。
商家通过短短十几秒一条短视频,清楚的将商品的特点、卖点及使用场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用户兴趣,实现种草。
在通过直播间,配合细节展现,即时互动解答,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折扣,稍纵即逝的库存,最终在主播慷慨激昂的话术下完成转化,实现拔草。
从种草到拔草,无缝衔接,一气呵成。
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商家一定要重视短视频》。
为什么作品挂小黄车会限流?
事实上,只是你感觉。
不挂车的短视频,是完播率,评论率等内容指标去赛马。
挂小黄车,除了考察内容指标,同时还会叠加商品点击、转化率等电商指标,两者综合加权后再给推流。
6. 营销闭环
我们想象一下,在几年前,在直播间还没有泛滥的传统互联网语境下,由于传播场景(比如微博)与消费场景(如淘京拼、线下门店等)是相互割裂的。
用户在从传播平台向消费平台转化时有着高得惊人的流失率。
这导致即使你在微博、朋友圈赚足了口碑和好感,也并不能在短期内立即反馈到业务数据的增长表现中。
所有的一切好感、口碑也仅仅停留在传播层面。
只换来一句:下次一定支持。
或许你还记得,曾经火出圈的鸿星尔克“野性消费”。
鸿星尔克因为在当年 7 月份就河南灾情捐赠了 5000 万元,引发网友关注,并涌进其直播间疯狂下单,使其直播间销售额破亿,登上热搜。
这一切都是通过直播间的无缝电商购物体验承接了这波野性消费。
7. 投放闭环
去年 7 月份,趣店罗老板在抖音直播带货 19 个小时,销售额高达 2.5 亿元。
据坊间传闻,当天趣店在抖音巨量千川的流量采买投入达 1 亿元,抖音 UG(抖音内广,可理解为平台补贴流量)又投入 1 亿元,当天就烧掉了 2 亿元买量费用。
正如梁一老师在文章中所总结和分享:
即使在三年前,你拥有无尽的财富也是难买这么多集中的流量覆盖的,甚至你要跨好几个平台同时购买流量,但是受制于时间和空间,这些流量又会被快速的分散掉,无法高效闭环。
但是在今天,可以让一个品牌或者一个 IP 的传播路径缩到最短,而我们也看到了,流量最高效直接的收割方式是直播带货。
大伟不能同意更多。
8. 吃瓜、热点闭环
黑牛老师也在文章中分享到:
把抖音视为新浪微博和淘宝的结合体,它既有媒介发声又有销售承接,闭环链路,高效收割。
还记得去年底,汪小菲与大 S 的离婚事件,热搜直接碾压当时举办的世界杯,也让汪小菲母亲张兰狠狠赚了一把流量。
数据显示,仅去年 23 日一天,张兰直播间单日带货 GMV 就超千万,而日常麻六记品牌直播间一天销量才 10 万元出头。
再比如今年 8 月 24 日,日本启动排核废水,不光线下超市货架卖光了,线上同样被盐霸榜前三(抖音销量榜)。
总而言之,他们全都是通过【直播间】来承载【短期内】爆发的【流量】,并直接形成了最终的【 GMV 转化】。
说完闭环,接着再看另外几个维度。
9. 直播间转化率更高
相比图文,直播间通过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其转化率大幅领先:
直播与短视频下单转化率均高于图文 ,但同时退货率也是图文的 6 倍之多。
第一,通过试穿、试吃、试用以及多使用场景更直观呈现商品,打消用户疑虑。
第二,即时沟通效率更高,主播可以即时解答用户疑虑和问题,大幅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第三,不要 998,不要 98,只要 9.8,稍纵即逝的优惠再加上慷慨激昂的促单话术。
你知道的,没有一个胖钱包能走出直播间。
数据显示,八成的 GMV 都是在直播间完成。
2022 年抖音电商直播带货贡献 GMV 占比 70%左右,快手电商直播 GMV 占比超 85%。
But,对于商家而言,是机会,亦是挑战。
10. 退货率高企
据《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直播电商平均退货率为 30%-50%,高于传统电商退货率的 10%-15%。
但现实的数据可能更加触目惊心:
服饰类目卖家退货率 70%,珠宝退货率高达 90% 的新闻甚至还上了热搜:
同时,据久谦咨询一份调研材料显示:
从去年至今年,顺丰的抖音退货件比重正在增加,从 40% 增加到了 60%。一位顺丰快递员表示,他每天接的订单中,有一半以上是抖音退货件。
而造成退货率高企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第一,冲动消费。
兴趣电商叠加着直播间里主播慷慨激昂的叫卖和稍纵即逝的库存,再加上营造出得到的美好与失去的恐惧,没有人能够时刻保持冷静。
有冲动,就会有悔不该当初。
及时退货,是止损最简单直接的路径。
正如(尹生价值观)中所述:
当产品经由物流送达时,激情已经褪去,经济属性重新占据主导,真实的需求、产品的价格、质量以及服务都将影响用户的体验。
第二,货不对版。
购物时的开心与欢喜,收到的货不对版就转化为失望和愤怒。
不光只有小商家,头部直播间也有可能“同流合污”。
据 315 晚会曝光,东方甄选把养殖的冷冻南美白虾当野生的卖:
一亿粉丝量的超头疯狂小杨哥,被王海打假,称商品货不对板,还上了热搜,
可见无论机构或达人在选品上依旧存在欺瞒用户的可能性。
第三:7 天无理由。
时至今日,7 天无理由、运费险已成标配,用户没有任何决策成本,而这毫无疑问都进一步催高退货率。
第四,预售模式。
正如文章《直播带货是冲动消费,是退货退款搞内耗》中所述的那样:
在与高退货率共舞的过程中,部分精明的商家想到了破局办法,他们创造了一套新的卖货模式,并因为契合现实情况而逐渐走向主流。
新模式的关键是预售。
以服装商家为例,同一件衣服,设置不同的预售时间,从 5 天、15天、30天不等。
一场直播下来,商家拿到了 500 件订单,然后向工厂下 300 件订单。
而第一批订单的客户,出于各种原因(比如因为不想等而退款,静此时再看几天前下单的衣服,觉得自己没那么需要它们,也不太喜欢了,于是取消,退款)。
最终只有 20% 的人留下了这款商品,并将货品寄还商家,获得退款。
而商家方则把这批货品重新打包,发送给选择了 15 天、30 天预售产品的消费者。
最终,用户因为预售长而退货,商家因为退货率高而预售,成为一个彼此伤害的循环。
但即使退货率居高不下,依然无法商家的热情:
毕竟与退货的烦恼相比,还是先把货卖出去,来的更加重要。
第五,平台的推荐机制。
无论是详情页还是订单页亦或商城推荐,用户至少有三次机会看到同款商品的推荐入口,但凡有点理智,不出意外,都会做出退货的决策。
截图/姜茶茶
11. 直播间必须得整活儿
上面提到过,在直播间算法的逼迫下,必须有停留和互动才能有流量。
那如何才能引发用户停留和互动?
答案是:通过“内容”。
说人话就是:整活儿。
于是一个个以“整活儿”为卖点直播间倾巢而出:
“娘娘直播”,“美少女蹦迪直播”,“雪山直播”,“椰树猛男直播”“T97喊麦直播”。
都在所谓“内容电商化”或“电商内容化”的路上疯狂试探。
他们都曾一炮而红,泛流量蜂拥而至。
但,高企的内容成本,用户的审美疲劳,同行的内卷,再加上用户对内容或主播的讨论热度,往往远超“货”本身导致的低转化率,最终都无法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数据显示:
张兰直播间转化率仅为 1.85%,对比“东方甄选”和“交个朋友”,直播间的带货转化率为 3.31%和 2.19%。
要知道,“整活儿”所解决的并不是“转化”问题,而仅仅是“流量”问题。
毕竟用户关心永远还是:商品质量、价格等核心因素。
于是,娘娘直播没了,美少女蹦迪散了,T97 大嘴妹转战淘宝提升流量转化,椰树猛男直播场观 12 万,但销售额不到 1 千。
而关于是否需要整活儿,有媒体采访过薇娅,薇娅说无数人给她们提过意见,她也尝试过不带货,先在直播间聊聊最近心路历程、家里的事,但她发现所有的用户都在催快点上链接,就要链接,不要讲故事。
老罗也曾经在直播间谈到过:
讲内容是直播界的一股歪风,在直播间扯淡15分钟,场观也许很高,但总收入可能不如 3 分钟专心讲商品。
交个朋友直播间 40% 的用户进来,直接下单,走人,这是非常健康和精准的流量结构。
那到底要不要整活儿呢?
12. 直播间投放
钞能力已经成为目前直播间的标配,没有投放,就不能触达用户,就没有流量。
比如上面提到的趣店罗敏在直播当天烧掉了 2 亿元买量费用。
比如今年 618 期间,广东夫妇超 13.4 亿元 GMV 的背后除了每 2 分钟抽 5 部 iPhone 手机,每小时投流在百万(投流成本占比达 12%)也可谓功不可没。
而今天的流量一定比昨天的贵已成为众人皆知的现象。
为什么?
一个原因是卷。
比如一开始,无论是创作者亦或是卖家,争夺流量的玩家少,所以比较容易获得流量,而现在已经卷成红海了。
所以想要获得流量,就得付费购买了。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绝对优质的爆款内容获得免费流量,但又有几个创作者或商家能持续不断的创造爆款?
另一个原因则是:平台刻意而为之。
这又是为什么?
刚开始当你投一点时,很容易做到很高的 ROI ,但一旦放大,ROI 即刻会降低到均值。
事实上,这背后是平台的算法有意而为之,‘Cause 要实现流量价值最大化。
一方面是因为高富帅、白富美的用户是有限的,平台不会全部给你,因为流量不够分,你知道的,还有那么多商家嗷嗷待哺。
第二,主动降低你的 ROI,但这个 ROI 会有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不会让你亏,但也不会让你挣大钱。
高了,算法就给你参杂点不精准流量,低了自动校正到正常阈值。
这样,才能保证,平台把每一个流量都以最高的价格卖出。
不是吗?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的流量永远是最便宜的,今天的流量比昨天贵。
这也是为什么商家要引流和沉淀到私域。
这也是为什么要想做大,提升利润,都要做品牌。
皆是要降低每次触达用户的成本,无论线上亦或线下。
也怪不得有商家会吐槽说,利润都让平台挣走了。
也有新闻报道称:
字节跳动 2022 年利润 256 亿美元,超过阿里和腾讯,是最赚钱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What do u think?
13. 直播带货对供应链的考验
对于商家侧而言,“直播”的形式意味着市场需求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这就对供应商在短时间间承接需求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每次大的流量脉冲,对供应链都是终极考验,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有老铁如此感叹:
哈哈哈哈哈,原来每天 20 单,突然一天 3000单。
结果无法及时发货,最终导致扣分,关店。
正如梁一老师总结:
直播带货不是线性增长,而是爆发式增长。
在算法的分配下,流量以超出你想象的效率反哺给你,让你获得其他平台积累数年都不可能实现的超额收益和回报。
你对自己的供应链有信心吗?
14. 直播带货与非标商品
快手研究院的《直播是什么》这本书中提到这样一个 case:
抹茶 Sweet 专注于给身高 148~162 厘米的女性生产衣服。
我们可以看到,从过去的眼光来看,小个子女生的用户群体在商业中,属于非标化。
因为过去的商业只能在所有场景里截取一部分主流的、颗粒度比较大的场景,进行商业化服务。
而现在,更小的颗粒度层面上的用户可以被看见,可以被针对性的服务到,让过去的非标品升级为标品,甚至每一个垂直细分领域都可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回报。
过去这些用户也难以精准触达和连接,而通过短视频的算法推荐和直播间实时获得用户反馈,可以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能为商品带来更高溢价,获得更强的复购和粘性。
这也鼓励生产者生产出更好的商品,让“非标品”有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细分垂类,同样大有可为。
15. 直播带货的 C2M 模式
同样,短视频平台也正在重塑 C2M 模式:
这位商家一开始只是做一些用于簸箕、水果篮、馒头筐之类的手工艺品,但在网友的启发下,上架了竹编猫窝,几天内店铺总产量翻了两三倍。
做了猫窝还不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宠大军的需求,他们还陆续做了猫包(用于携带猫咪外出)、猫隧道(猫咪玩具)、鸽子窝、仓鼠窝等等宠物用品。
未来他们对产品的想象空间也不再局限于酒店用品、厨房用具、家居用品和茶道用具等,甚至还计划做一个宠物产品系列的品牌进行运营。
而关于 C2M ,《直播是什么》中是这样总结和描述的:
“直播的特点是它的及时性的互动性,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传统经济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压抑的。
直播电商时长消费者可以直接面对主播,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如果主播将信息传递给生产厂家,商品种类将得到极大丰富,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会更快。
这就是 C2M 模式,C 端的要求倒逼着厂家创新产品、提升质量。”
嗯,妙啊。
16. 直播间与传统线下经销商的博弈
直播间以低价著称,但低价是否会打乱经销商或其他销售渠道的销售计划呢?
当直播间的价格远低于经销商的拿货价格时,品牌和经销商的冲突就来了。
比如有媒体称,在过去一年多,频繁直播带货的格力已经引起大量线下经销商的不满。
空调具备低频、复购周期长的属性,格力一方面希望加强线上销售,但又担心线上会分流线下流量,影响经销商的饭碗。
而格力之所以有今天,恰恰又离不开其全国几万家线下经销商的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格力此前曾公开表示:
“直播带货是一种新模式,但我还是坚持线下”。
17. 直播与商品价格体系
除了对线下经销商市场份额的掠夺,直播带货的低价也可能会伤害品牌稳定的价格体系。
超级头部原本做为品牌的重要出货渠道,谁能想到这些超级头部竟然会反过来“携流量以令低价”,要求品牌必须提供品牌不曾有过的全网最低价?
还记得李佳琦、薇娅就因为低价曾公开叫板欧莱雅,声称如果给不到低价,就不再是朋友。
李佳琦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价。
而作为品牌,怎么还让一个出货渠道给轻松拿捏了?
一切皆因对于定价权的争夺。
在遥远的 2004 年,国美擅自下调格力产品价格,引发了格力与国美的全面战争,董明珠决定“封杀国美”:“如果我们继续与国美等大型超市合作,接受他们不断的调价,我们很快就会死掉。”
这也是为什么曾经有段时间在国美买不到格力的原因。
18. 直播与品牌长效经营
有观点提出,直播的即时性与品牌长效经营相悖。
首先,直播间通过低价引流、成交的用户与品牌目标用户之间,可能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次,当用户以较低的价格认识你的品牌,消费你的品牌,后续或许就很难以正常价格进行复购。
再者,如果通过达人直播带货,所有流量、订单、用户、粉丝也都沉淀到达人直播间,同时用户感知的也是达人,而非品牌。
而品牌作为资产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是一种长期策略。
比如用户常说的“小红书同款”、“抖音同款”,这些内容经过传播、消费,最后形成品牌认同,但直播的即时性,使它很难具备图文、短视频的“种草”和“传播”能力。
不过去年火出圈的 T97 咖啡喊麦的“大嘴妹”老板李潇却表示,即使是直播,也同样具备营销和品牌建设的能力。
他说:只要大家都被 T97 的热度所环绕,等有一天在线下看到 T97 门店时,就很可能感到好奇,想要去尝尝味道,“这时候我又何必非要求他们一定能在直播间里产生销售额呢”。
貌似讲的也挺有道理。
19. 商家、主播、粉丝的不可能三角
达人或明星获得独家折扣和好看的交易数据,粉丝获取了实惠,商家获取了薄利多销,甚至可能仅依靠头部达人直播间就能完成全年的指标。
主播、商家、粉丝看似达成了一种三赢状态。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达人或明星带货并不能成为大部分商家的常规销售手段,毕竟这种模式难以批量复制,因为让利的最终代价都将转移到商家身上。
据东吴证券调研数据显示,头部达人部分品类的坑位费+佣金可达销售额的 30%~50% 。也就是说,一场 GMV 200 万的直播,达人得分去 60万~100 万。这样就容易造成,品牌方出了钱、卖了货,却依然很难实现盈利。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家、品牌选择自播了。
据虎嗅报道:
2022 全年抖音商家店播占比 55%,达人主播占比则降至不足 45%。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王尔德
作者:大伟 公众号:大伟说电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