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的市场教育,TO B企业对于短视频营销,已经从要不要做短视频进阶到怎么做好短视频的阶段。在TO B行业,短视频领域仍然是一片蓝海,赛道还算畅通。最近我们团队就有个典型的案例,在抖音获取百万级B端的流量真的很轻松。
01
从体感上来看似乎每家企业都在短视频领域整的热火朝天,越来越多的资源都向这块倾斜。从我近半年的一线观察来看,并非如此。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观望或重视度不高的状态,毕竟踏入无人区的试错成本实在是太高,在商业竞争中学会拿来主义、复制别人成功的性价比更高。所以,主流TO B企业仍然是以展会、B2B平台、搜索引擎营销等传统渠道为重心。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企业在短视频赛道拿到了结果,而且它们都有明显的特征—体量不大。在我看来,它们的成功会有这3方面的因素推动:
1,定位更准,产品线没有那么复杂,在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方面会更精准,相应的,对目标人群的了解度也更深,在内容创意上更容易找到吸引用户的亮点。
2、灵活性高,公司内部的协调管理及决策的链条更短,在执行效率上那真叫一个质的飞跃。想要玩转互联网营销,就得从效率提升开始下手。早期我在甲方做电商的时候就感受非常深,出货流程非常复杂,跨部门协作耗时耗力,后面的解法就是成立一个电商公司单独管理。
3、互动更强,短视频比较主流的是打造人设IP的玩法,中小企业创始人会有更多的时间与粉丝链接、互动、增加粘性,这也是打造个人IP的关键之一。
即使如此,瓶颈也开始逐渐显现。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流量开始变贵了。抖音的初始播放从几百到现在的几十;DOU+经常会有50+群体进来滥竽充数;即使各项数据指标都不错想突流量圈层也得靠运气……。
我们经常说互联网平台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跟不上平台的节奏和变化,从种种现象不难发现,短视频平台的规则也在快速迭代着,它们的审核标准也变得越来越严苛,平台正在用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企业从「野路子」走向「正规军」。
02
在我看来,TO B企业在短视频领域表现不佳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的问题,决策人的路径依赖及外行思维,执行人的创意想象及专业能力。所以,只要这两个人没有跟上平台节奏,做的更多是无用功。“船”大难调头往往就成为了他们遮羞的话术。
有点野心和追求的企业或多或少已经被培训机构割过一波,大家的心态变得更务实接地气,目光也开始转向短视频营销服务商。
TO B的企业特别懂算账,投了多少钱能拿多少条线索?能得到些什么?这是他们最关心的。他们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因为缺乏安全感,毕竟互联网营销也存在了几十年,想必也没少踩过坑,对这块的警惕性和敏感度还是很高的。
其实不管是参加培训、自建团队,甚至是寻求外部团队协助,本质上都是在算一笔成本的账:让前端的流量成本更低一些,让后端的转化更轻松一些。这3种方式更多是帮助企业解决流量端短板的问题,它们不能完全补足营销转化的问题,因为转化效果所涉及的东西是多方面的。就像一部电影票房能不能大卖,除了宣发外,也跟电影题材、质量、演员、档期、排片、幕后制作团队等息息相关。
所以说,短视频营销哪来的确定性,这笔营销服务的账在没有开始投入之前注定算不清。TO B企业想要做好短视频就得用经营的思维去做,只想着产出,不想着投入,那是不现实的。如果有人能拍着胸脯给你确定性,我想你大概率遇到的是位画饼大师。
本文为黑来古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黑来古QQ:747810800 微信:hjx03068830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