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后心宽体胖,有时间谈恋爱了,这是我创业时不敢想象的。”当时是工作日晚上8点,牟小北告诉小编,他已经吃完饭,遛完猫,正准备追个剧。
他之前是一家企服类公司的联创,主要帮小公司做员工培训。在这段创业经历中,他根本没有下班的概念,每天都是公司最晚几个走的。回家只想往床上一躺,也不敢睡着,还要不断思考明天的工作安排。
牟小北的经历也是大多数创业失败后选择再就业人群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的因创业“致贫”,一块钱掰成三块花,却因就业“致富”,达到年薪百万;有的因创业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说的梦话都是工作,却因就业提升了生活质量,还有时间刷抖音、刷剧,隔三差五约好友一起打卡网红餐馆。
由于在就业之前走过创业路,他们都表示现在更能理解老板。然而,这些目前正在就业的人普遍表示,之后有好的机会,依旧会选择创业这条路。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人物1:原企服类公司联创牟小北
·创业时间:2017年
·失败原因:融资到账前夜因“股权是口头承诺”被“优化”
·现状:就职一家房地产公司
两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号召下,我加入他的公司成为联创。不料,这个带着我创业的朋友,最后亲手结束了我的创业生涯。眼看着公司第一笔融资即将到账,我却被劝退了。
我们公司主要帮小公司做员工培训和员工成长。小公司只需要从钉钉上下载相应的应用,就可以套用到自己公司身上,由企业领导下发给下级学习使用。一开始产品是以免费为主,我们希望快速获得用户,并存储学习记录、培训文档等。等积攒一定数据后,将免费转变为付费用户的难度也会变小。主要按照人头收费,每人99元。
为了给产品预热,我们在钉钉内部连续参加了2场活动,主动给用户做电话陌拜,拉上企业做宣传,那段时间忙得就像参加野外集训一样,总想着自己能靠这一次创业发家致富。
那个时候的钱,真的不够花,一块钱掰成三块是常有的事。因此,我身兼数职,运营、商务、客服等,每天困得要死,但躺在床上不敢睡着,我还需要思考明天的工作和行程。
好不容易熬到产品上线当天,服务器却顶不住压力崩溃了,还好最终吸引了1000多家企业用户入驻。
我以为我顶住压力,就能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可我的生活却迎来戏剧性的转折。
投资机构抛来橄榄枝的前夕,整个创始团队突然被“优化”,像我这种不出资但占据着联创身份的人,自然在劝退名单中。
我突然意识到,当初朋友一声创业呼唤,我撸起袖子就开干。他也多次给我画大饼,只要有外部资金进来,我们就能分到更多的钱。可问题就在这,这些期权承诺始终停留在口头,未转化成书面合同,也为我带来致命一击。
1.5月工资,合计不到2万元,他们是按照“员工离职”情况处理的我。我疑惑过,争取过,最终还是选择佛系对待。毕竟,我在一个新一线城市,白领平均工资仅为6000多元。
后来,我选择来到一个更大的城市——北京,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明显看到自己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我只用干自己该干的活,不用从清晨忙到深夜,看不见日出日落。晚上7点下班后,我能够回家做饭、遛猫,偶尔还可以看个演出等,劳逸结合这个词被现在的我演绎得淋漓尽致。我累了可以立马休息,我不想干了可以辞职,我可以从那个为别人负责的人,转变成只为自己负责的人。
不过,我也承认,因为有创业的经历,我现在能够更理解老板们了。同事总是觉得老板每天什么事都不做,一旦老板消失2天,再回公司,就会被他们窃窃私语,谈论老板肯定又出去旅游了。为了避免和同事之间产生裂痕,我并不会为老板澄清。但我随手一查,总能看见老板出席了某相关会议,可同事之间却总需要通过表达对老板的负面情绪来“抱团取暖”。
以前是没钱了想创业,后来创业致贫。这几年,我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积蓄,我又产生了创业的念头。毕竟,创业能够给人带来的刺激感和就业完全不同。但这次,我会好好衡量,再出发。
人物2:原某宠物赛道公司创始人张亮
·创业时间:2014年
·失败原因:后知后觉商户规模小、公司已错失发展机会
·现状:就职阿里系
说实话,创业给我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变穷。毕竟我的工作经验还算足,创业前的年薪已经近百万,但创业后都不舍得给自己发工资。
决定创业是在2014年下半年,我辞职时想做一个宠物项目。这之后半年,我就一直在这个赛道调整方向。这期间,作为创始人,我没拿一分钱工资。
直到2015年,公司决定做为宠物店提供SaaS服务与硬件的产品,业务包括宠物智能POS、宠物管家App、微店铺。
具体来说,宠物智能POS机可以助力会员管理。同时,它也可以进行商品、员工、交易管理,并将数据传导至App,宠物店主可随时随地了解店铺运营情况。另外,公司还集中小B的需求向上游集中采购,降低进货价格,还能够让店铺老板在同样的资金使用情况下有更多的产品呈现给用户,让客户更容易产生购买。
很幸运的,不到半年时间,产品正式上线后,我就拿到300万天使轮融资。直到这时,我才舍得给自己发薪水——每个月不到1万块钱。
业务不断做大,2016年5月,公司又顺利获得千万人民币级 Pre-A 轮融资。拿到第二笔融资,我给自己的工资加到差不多2万块。
虽然融资很顺利,但创业并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2017年,我终于意识到,公司现在商户规模还不够大,而且我错过了最好的机会。现在去复盘,我才发现,如果我从2015年开始,就把所有的精力用到推店铺SaaS系统的产品使用上,我的用户规模应该能够达到几千家。这样我后期供应链的整个结构才会比较完备,即使只提供一款产品,我也能够让公司正常运营。
但当时,整个市场的状态并不好,我在北京服务的店铺数量也只有700多家,供货相关的销售月流水不到100万。又因为公司只有几百家店铺,在宠物行业品类又特别复杂的情况下,它们需求各不相同,就很难搞。
与此同时,我发现研发团队的技术又跟不上项目运营发展的速度,这让公司节奏进展得就很慢。最后,在2017年下半年,经过团队商量后,我们决定放弃公司。
2018年初重回职场,并加入现在这个大家庭。
重新就业后,我发现其实就是恢复上班的状态,但还是存在变化,这一变化也是之前创业带来的。
主要是在生活节奏上。跟创业比起来,就业能够更轻松。虽然上班也很累,经常加班到半夜11点,但周末可以停一停,不用想工作,彻底放松。当时创业的时候,真的有一种7×24小时的感觉,脑子不停地在转。
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创业过,我能够更理解老板的无奈。不过也有难过的地方。创业的3年时间里,其实是能够以一个很高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如今重新回到执行阶段,如果能让我培养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会舒服一些,但现实却事与愿违。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我又变“富有”了,年薪接近百万元。
但如果问我还会不会选择继续创业,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自己能够找到很好的机会,或者是有人能够愿意,我们一起合作创业,我一点都不排斥小公司,因为我觉得做事情更重要。
人物3:前无人货架公司联合创始人张飞
·创业时间:2017年
·失败原因:因无人货架在当时情况下跑不通才解散团队
·现状:就职某教育公司
创业最疯狂时,我搬到公司住了3个月,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地铁站,也不过距离公司3公里。现在,我在一家教育公司上班,可以说是过着养老的生活。以前熬到凌晨3点,第二天接着上班,现在一到晚上11点,我就有一千种理由说服我睡觉,完全懈怠了。
2017年,无人货架还是风口项目。这个赛道曾快速吸金30亿元,被资本热捧,我们几个年轻人也希望在这波浪潮中造富。由于手握巨额筹码,出身优渥,又没有赶上最佳进入行业的时间,我们的打法是烧钱式全国疯狂扩张。
为了追赶,几个合伙人半夜开会是常有的事,HR也给我反馈过,她经常处理简历到半夜,顶峰时期我们招募了1000个地推人员。
那个时候睡觉真的只是为了让大脑得到放松,第二天好继续奋战。因为,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会面临什么,我必须打起十二分精力。我以前的舍友跟我说,我那时的梦话都是工作;而我现在的舍友声称,除了打鼾,难以听见其他话语。
当时是因为项目不行了,才解散团队的。
其实,无人货架的模式是行得通的,近场化是零售发展的必然趋势。最早的零售形式是集市,后来演变成社区级的超市,和建筑物的无人零售,物品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公司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前端热钱进得太快,但后端全链条的密度没有跟上,供应链是很重的。
之后,我去了一家大型教育公司,工作单调得就像白开水。我知道它的味道、变凉的时间。我与三十年前流水线上的工人并无太大区别,每天打卡上班、下班。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挺恐怖的。创业做合伙人时,根本不需要打卡。
我开始感觉自己的成长速度变慢,再也不是当初创业时的指数型增长,而是线性增长。同理,我的财务回报也是,一眼就能计算出的年薪和一眼就能看清楚的未来。那些我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可能性和能够创造的未来,都慢慢随着这种安稳的生活消失殆尽。
与枯燥的工作不同,我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时间充电学习,也有时间刷抖音。我开始尽情享受每一个周末,可睡到自然醒的早晨,约三五好友小酌,偶尔追最新的电影,去必吃榜餐馆打卡,开车兜风,一切都很舒适。
但这种日子不会持续太久,我还是会再次创业。经历过无人货架之后,我更能理解创业的意义,它不是一种“浪”的状态,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去All in。创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可是也会带来想象不到的回报。至于生活,我信奉张一鸣的“延迟满足感”。
人物4:原某数据服务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伟
·创业时间:2015年
·失败原因:客户账期长,现金流被拖垮
·现状:就职某数据服务公司
2015年6月,我就职的缔元信网络数据被阿里收购,并进入团队整合期。这让我意识到,这或许是进入数据服务行业的机会。于是,我开始和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攒项目,做前期开发工作。9月,我正式辞职,注册了公司,开始了创业生涯。
出于盈利考虑,公司没有像其他企服类公司一样去搭建免费的SaaS系统,构建基础设施。而是直接面向当时比较火的互联网金融、房屋公司和有转型需求的传统企业,去做收费项目,为它们提供智能化数据分析、数据运营,以实现业务更好地落地。
公司很快拿到了300万天使轮融资,客户因为有之前的资源,也很顺利地谈成了。但在之后的2年创业时间里,我真的体会到创业的艰辛。
我们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竞品,希望公司业务能早进入市场,发现行业的机会,努力乘着机会还在时,早竞品一步快速占领市场。除此之外,我还要想着公司这样走对不对,脑子里更是时刻想着公司要怎么活下去,心理压力巨大。
不仅是心理压力,我还不断地在掏自己的老底。创业的前8个月时间,我没有拿任何一分钱,只是按照最低工资,交了社保和公积金。中间8个月,我们给自己每个月发了5000元的工资。后来的时候实在过不下去了,我才拿了一两个月1万元的工资。
让人崩溃的是,公司每天都在踩坑的状态。踩的最大的一个坑,也是项目失败的核心因素,则是现金流控制失误。
具体来说,我们公司一般会以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整个项目包下来,我们做不到的部分则交给外包。但因为我们早期服务的公司,多是银行、证券公司这样的传统企业,账期特别长,还不能保证定期给我们反馈。它们往往最快半年时间结一次账,且尾款比例高达30%~50%。
也就是说,我做一个100万的单子,本来50万给外包,我自己拿50万。但最后,我可能要把我的钱先拿出一部分给外包公司,自己还要养我的团队,以致于最后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
更可怕的是,因为第一次创业没有经验,我甚至不知道这在财务上的影响。直到1年以后,我才发现这个问题对现金流的影响,这时候,我想做转型已经来不及了。
终于,创业2年后,我们彻底放弃了该项目。
2017年8月,作为北漂的我在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下,选择再次就业。
这次就业后,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一些改变。以前创业的时候就一条业务线,所以能够集中所有的资源,只是基于这一条业务线来考虑事情。如今,因为公司10几条业务线,不断在变化的同时,做的很多事情需要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考虑。但相对来说,压力还是小了太多。因为你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毕竟不用考虑生存问题,公司的战略发展,毕竟考虑也没有用。
与此同时,阿里系P7级别的薪资也完全能够让自己过的很好。
但之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选择创业。不是说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因为创业还是和在大厂打工有不一样的感觉。我认为我的青春很有限,我能够无所顾及去创业的时间其实也很有限,我也怕等我到四五十岁之后就没有这种冲劲儿,甚至没有精力去创业了。
尾声
文章结束,小编要说的是,我们不是为了增加创业者的负面情绪去撰写这篇文章,而是在记录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式。
就业与创业没有好坏之分、更没有优差之别,本质都是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小编采访的4位小伙伴,都表示要重新创业,但其实,创业后选择就业并乐在其中,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无关高尚抑或是平凡,毕竟,每一个岗位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来源:铅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