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花边新闻,才能拯救中国互联网

前两天,小米的总裁林斌的新闻上了微博头条,吓懵了为发烧而生的米粉们。

作为仅次于雷军的二把手,连续三天减少持股,套现了近4亿港币,一副贾跃亭准备提前跑路美国的样子。

做戏要做全套,一同放出来的还有林斌的承诺书——什么「我跟小米永远站在一起」,「我永远看好小米」,「我套现是为了做慈善」,一通眼花缭乱的操作下来,总算是把吃瓜群众们给唬住了。

当然了,不管林斌再怎么解释,再怎么说未来不会减持,除了数字,其余是一个字都不能信的。

创投圈一直是有个天条:高管减持套现,就是不看好这家公司的未来。

如今互联网行业更是到了存量厮杀的阶段,小米市值腰斩,同为中年创业者的林斌,任劳任怨干了这么多年,不卖点股份怎么宽慰一下自己伤痕累累的内心?

只有花边新闻,才能拯救中国互联网 创业 思考 互联网 好文分享 第1张

老一辈创业者的日子不好过了

1969年出生的雷军,最近发现日子没之前好过了。

最早在金山的时候,雷军还能花时间去尝试、去失败,媒体对雷军都是客客气气的,不管做什么都是吹。

「盘古组件」卖的不好雷军去反思了,媒体吹。去做卓越,卓越做不上去了,媒体吹。卖了卓越做天使投资了,还是吹,投了陈年,还是吹。

正值青壮年时期的雷军,就连柳传志都要追在他屁股后面跑,把他捧为座上宾,妥妥的中关村之子。

如今雷军也年过半百了,成了标准的中年创业者,相对于80后、90后CEO们「自杀式」的宣传,威名不复当年,相比之下,人们更在乎孙宇晨和孙笑川。

小米业务选的也是硬件赛道,在手机这个日渐饱和的市场内,除了要面临OV、华为这三家友商的迫击炮,抬头就是300亿美金的市值安全线,一回头还要面临无数的长枪短炮和水军,迈错一步就是再也爬不出来的深渊。

同样流年不利的还有78年出生的陈华,当年和吴世春做酷讯的时候风光无限,桌子都用贵的,办公场地在「互联网企业家」摇篮的华清嘉园,后来卖了酷讯做唱吧的时候早早就喊出了1亿用户的数字。

16年时,唱吧已经号称43亿人民币的估值,陈华在朋友圈还问A股借壳上市的事,在新三板和主板之间犹豫不决。

随后每年唱吧都要试着上一次市,做一次上市辅导,失败一次,如今已经过了三年了,死对头全民K歌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唱吧的DAU一跌再跌,和陈华一起名噪江湖的联合创始人吴世春,已经敲钟了自己投资的十几家公司,搜人名字已经满屏幕的《知名投资人吴世春:以40万狂赚6个亿》通稿,而唱吧这边全是《上市到底还要几个3年》。

也别说媒体落井下石,而是期望太高。

前段时间被抓的冯鑫也是一样的,11年暴风要上市,偶遇VIE架构赶上美国金融危机,拆完VIE回国,又撞上新股暂停审批,两次差点卖了暴风,一次是卖给陈一舟,一次是卖给阿里,最后都因为钱太少,不够分给兄弟们的问题作罢,MPS收购案失败的事,更是扯到了投资部员工出来爆料,说CFO在里面搞猫腻,冯鑫老眼昏花被人摆了一道。

周航也一度是中国出行领域的掌门人,早期在神州数码大厦的时候做音响出身,早早把设备卖到了奥运会,同批玩家都是松下、索尼之辈,江湖地位早已确立,做易到用车本来易如反掌,却被一个「草寇」程维的滴滴用合并快的、站队阿里腾讯的方式拉下马,最终委身乐视。

现在周航不管在哪个公开场合,都会把自己定成罪人,开口就是反思:「当时太自负」「战略比战术重要」「自己认知不够」,可换个角度来想,你让曾经的成功企业家、现在的失败者讲什么呢?

网易考拉业务前两周也要卖给阿里,要合并到天猫全球购下面,外界释放的信号都是阿里在给拼多多施压,网易业绩差到了要卖身部分业务的程度,不复当年勇,让人唏嘘不已,丁磊你也有今天。

但最后关键时刻,刚刚跟阿里CEO张勇录完节目,丁磊还是出来投了反对票,放自己手里做好做不好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个业务是另一回事,人啊,总得有点念想,不然哪个兄弟还跟你打天下呢。

以上的种种,都是典型的中年创业者面临的危机,曾经风口之上天下皆知,转身又经历起起伏伏,终不如意,离心目中的「成功」总是差那么一段距离。

要么做砸被钉在耻辱柱上,要么始终没法跑步进入第一梯队,背后80后、90后跑得快的超了自己一圈,慢的还在背后穷追不舍,努力扒自己的底裤。

周航1973、姚劲波1976、王兴1979、傅盛1978、唐岩1979、雷军1969、陈华1978、陈年1969、丁磊1971、王学宗1969......他们曾经早早证明过自己,然而新的玩法、江湖地位、兄弟情义等其他非核心因素,都逼迫着这帮中年人坚持下去。

但无论是媒体,还是资本市场,对他们的期待已经不是草创阶段那般含情脉脉了。当最终这些想改变世界的中年创业者发现,自己的唯一出路竟然是被BAT收购、控制,才能做到制霸一方,由不得他们不焦虑。

创业公司失去了安全感

做互联网创业一直有一条隐形的高压线,但这线在哪,是高是低,没有哪个CEO能说得清。

我刚入行的时候,跟几个业内大佬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创业公司干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稳了」?

最后这些业内大佬给了我一个统一的结论,A轮就算差不多了,商业模式跑通且已经有现金流进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后的三年内,这个口径从A轮变成了B轮,B轮变成了C轮,C轮变成了D轮,最后变成10亿美金的独角兽,甚至是腾讯、百度、阿里这种的赛道冠军。

今年百度业绩差成什么样子,《腾讯没有梦想》有多大杀伤力,阿里有多担心拼多多大家也都看到了。

上周我再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所有人的判断已经变成「不清楚、不敢说」。

前段时间小红书下架的时候,各种谣言纷纷出现,有说是涉黄的,有说是医美产品没有牌照的,有说是涉嫌政治敏感问题的,有说是因为假货问题的,就是没有一个官方定性的靠谱的答案。

可如果真的有,官方为什么要拿出来说呢,留给某宝使绊子么。

18年年底因为突然爆掉,震慑了产品经理、投资人双圈的音遇,在APP排行榜榜首蹲坑了一个月。

随后便无缘无故赶上了政策变化,当时苹果中国区一次性下架了一百多款APP,其中就有音遇,至今还没上线。

荔枝FM团队孵化的吱呀语音,本来是去年社交赛道的新宠,也因为动不动就划出一个女生叫床打桩的语音惨遭下架。

现在人家学精了,名字从吱呀语音改成了吱呀社交,最后又改成了欢聊,狡兔三窟。

运气稍微好点的就网易云了,虽然屡经下架风波,好在下了几次也上了几次,最终没有太大影响。

可搞到今年4月份的时候,面对日常下架的这种混乱场面,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下架原因究竟是什么了,也没人在乎了。

即刻是这里面最惨的一个。

核心管理层一向自诩来自密歇根的狼,逼格拉的比知乎都高,管理层张嘴就是Facebook哪哪好,美国英国哪哪好,中国哪哪不行,我们要做轻资产公司,然后嘴上喊着「偷爬知乎、微博的内容哪里算偷呢」的段子,服务着中国的用户,颇有点孔乙己的味道。

一个C轮公司,100万不到的日活,没有盈利能力。

背后是最后被同行在公司内部埋伏了两个月,一举向有关部门呈递了所有罪证,最终惨遭无期限下架,被拔了网线。

如今即刻又偷偷上了新产品,取名Jellow,内测制,风声鹤唳的背后,开始大搞隆中对那一套,需要严格的审核。

稍有一点关于产品的反馈,测试用户就会被取消资格踢掉,理由同样活久见——「不支持我们的话,你也算个人?」

瓦总是真的怕了。

如今,知乎CEO周源成了北京的政协委员,知乎度过了只发一个句号都可能被政治敏感的过敏状态。

就连搞自媒体的某蒙也被统战部理论研讨班叫过去进行「再改造」,算是一次警告敲打。

恰逢昨天简书官方发表声明,响应政策,开始新一轮的内容自我审查

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是因为创业公司不能触碰的红线,在变得更加不明确,APP中内容的风险,在指数级地升高,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不如多进行自我阉割。

创业公司从盼望上市的遥遥无期,变成了盼望APP上架遥遥无期,有头有脸的中年创业者们尚且应付不来,你说一个谷歌出身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喊两句就是倒闭我也要自己花钱把公司开下去,就应付得来么?

真是贵圈自有圈情在此。

投资人也怕了

投资人日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不管是大Par小Par,18年下半年都要先经历投资基金税率从20%提高到35%的痛,然后是人民币基金批量倒闭的钱荒,紧接着是一轮大裁员,活到最后的人还在等行情稳定。

一个个互联网项目,从数据角度看本该非常容易拿到融资,最后面临的是美元基金多拿20%的股权,少出一半的money,创业者相较于之前算是出让了10倍以上的收益权利。

项目流产风险加大,A股的堵塞和美股的不确定性让原来正常的退出链条断掉了,行业竞争多以并购告终。

市场不再追求长期价值,开始追求促成短期交易,这种尴尬的环境督促着投资人们更偏向于财务投资,而不是战略投资。

前段时间腾讯投资了喜茶,估值到了90亿,这成了一个新的标志——线上流量的愈发昂贵,最终把腾讯这样级别的公司推向了线下。

当然,投这样的公司就是为了赚钱,没人会觉得一个饮品会对互联网格局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腾讯前战投老大彭志坚出去搞了一个元生资本,该资本曾经获得过阿里的投资,然后元生投了另一家饮品品牌茶颜悦色,这个项目在投资圈里已经被至少讨论了三个月,什么事儿一但沾上AT两家的投资,就瞬间变了味道。

投资再无互联网,线下流量激战真香。

如果有人还想做互联网产品来创业,其实完全可以这样算一笔账,一个包括产品、开发、设计、运营的10人小团队,从零做一款产品最少要六个月,假设完全通过投放的方式获得了100万日活用户,究竟要多少钱?

我恰好算过,在北京完成这件事的资金量级应该在6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且是在100%的留存状况下。

昂贵的人力成本,极高的流量费用,已经是互联网行业架在头上的两把菜刀。

从这个角度来看,快手投资知乎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知乎日活一直在上涨,每天逼近2000万的用户在使用,虽然缓慢,但已经在从微博身上撕口子了,是为数不多还算不错的大体量互联网产品。

虽然快手股权占比不高,就当买个年化30%左右的理财产品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说巨头们还能保得住饭碗,那投资经理们的日子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了。

打开VC和FA们日常混迹的某小程序,可以看到这些精明的人,也在不断担忧着自己饭碗何时不保,30多岁投出几个明星项目的投资人,纷纷在问跳到某某二线资本有没有前途,计算混成VP、合伙人还需要几年,远没有了西装革履、上台演讲时的意气风发。

其余信息则是某女投资人又睡了哪几个领导、涨薪翻倍的荤段子,气氛十分诡异。

最后

中年创业者的苦恼、创业公司看不见的红线、投资人的回报率,这似乎都在反映王兴的互联网下半场理论已经奏效,但同时他09年提出的四纵三横理论也在失效。

「四纵」是娱乐、信息、通信和商务四个创业领域,而「三横」是每五年左右,会有一个大的技术变革,逐渐影响这四个领域,之前三次是搜索、社交和移动互联网

2019年是第四个五年,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呢?似乎并没有什么技术变革在今年出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过。

线上流量成本的指数级增高,让互联网举步维艰。人们对产品用哪家已经无感,对创业公司也不再持有积极且支持的态度,对某些中年创业者的事业也不感兴趣,唯一关心的只是背后的八卦。

不信你看,昨晚因为一位记者的群里碎嘴造谣,一个名人和另一位女记者的事热闹成了什么样子。

作者:徐车长 来源:互联网翻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