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人民解放军的装甲力量由日械逐步更替为苏械。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大量的的二战货,开始从“老大哥”的手里交付给新生的人民解放军。而根据笔者的又一番查证,在1960年代期间,为“老货新用”,解放军中还出现了一款特殊的装甲车辆,名叫“Su-76改”型自行火炮。从数据上看,它甚至能与40/50年代美军使用的主力战车一决高下!那么,现实中究竟有没有这个独居特色的自行火炮呢?
▲Su-76改的彩绘照。它延续的乃是苏联Su-76M型自行火炮的底盘,而炮塔则类似于59/62式坦克。
1950-1955年间,苏方根据贸易协定,一共输送了3000多辆装甲车辆来华。而自1951-1954年间,一共有704辆Su-76M型自行火炮交付解放军使用,总共编成约30个自行火炮团。除此之外,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也曾部分使用过苏械(9个坦克团,包括278辆T-34/85,38辆JS-2以及27辆ISU-122)。
▲1954年,建国5周年阅兵式上出现的Su-76M自行火炮方阵。实际上,部分该型自行火炮被沿用到了1980年代。
到1959年,Su-76M仍在解放军装甲兵序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当时的编制,一个陆军集团军下属42支营级单位,其中11个步兵营,另外31个则是混成营,总共有271门各种口径的火炮(60毫米迫击炮等),114架战机,以及22辆装甲战斗车辆(要么是T-34/85,要么就是Su-76)。
▲陈列于北京坦克博物馆内的Su-76M自行火炮实物。侧面绘有“八一”红星。
关于Su-76改,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首先,它的挡泥板样式与Su-76M原版有所不同,可能是部队自改;其次,从实物照来看,其履带松弛,很可能缺失一个负重轮;最后,其火炮虽然使用的是Zis-3型野炮,但却缺失了后段的保护罩。同时,其炮塔类似于59/62式坦克(甚至还有指挥塔)!
▲唯一一张Su-76改实物照,由“坦克大百科”网站提供。
对于这辆奇特的自行火炮存在于否,国外的军事学者对此也是提出三点设想:第一,YY车。这辆Su-76改只是军区部队利用废料与部分零件,改造出来的训练坦克,并没有实战意义。然而,奇怪的是,这辆Su-76改所装备的ZIS-3型火炮确确实实是真的。按照以往惯例,既然是训练坦克,那么火炮用废材、纸板甚至是木头糊糊就过去了。为何要用一门真炮来替代?
▲两张解放军装甲兵产出的训练坦克实物照,从尺寸与样式上来看,似乎与Su-76改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解放军的这辆Su-76改,是一辆强化版自行火炮。众所周知的是,二战时期的Su-76M系列采用的都为敞篷,很容易受到流弹、敌方投掷性武器的灌顶攻击,这也是苏军车组在二战中的一大苦恼。但在解放军的手中,使用这个新式炮塔不但可以提高原本ZIS-3型火炮的射击角度,对于防护敌军流弹、投掷性武器也有着重大意义。
▲射界有限,脆皮大肉的“荡妇”、“敞篷费迪南”,无疑是苏军车组对Su-76M在二战中的实战评价。而Su-76改则完善了炮塔+战斗室的防护,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款Su-76改从未在历史上诞生过,只是军事爱好者利用PS软件,对解放军的59/62式坦克进行修改、处理,结合Su-76的底盘以后“造”出来的假车。然而,这个说法最可笑的一点在于,这辆Su-76改的炮塔只是类似于解放军的59/62式,如果说相像,更像苏联的T-62主战坦克炮塔!如果说是PS,那么,那一张实物照片又是怎么来的呢?归根结底,笔者更加倾向于相信它是一辆“实验型强化自行火炮”。作为读者的你,又支持哪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