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米8在重启时,屏幕上总会出现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Powered by android”。事实上,几乎所有Android手机都会出现这几个单词——国产智能手机也不例外。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它们需要遵守谷歌对Android手机“谷歌移动服务协议”中提出的规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谷歌在智能手机系统层面的统治力。
当下,Android和iOS这两个移动操作系统表现颇为强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这对于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表现愈来愈好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生命线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的感觉,非常不美好。因此,也有不少国内企业在发力自研系统。不过随着Android系统越来越强大、表现愈来愈优秀,尚未真正显露实力的国产自研系统还有未来吗?
Android Q来了,或再为谷歌立下汗马功劳
身为移动智能终端上最为重要的操作系统之一,Android系统的每一个版本都影响着数以亿计用户的使用感受。因此,Android系统每次迭代,都会受到广泛关注。而就在近日,谷歌正式推送Android Q的首个Beta版本。此外,谷歌将会发布6个Beta版本,而正式版Android Q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
此次推出的Android Q,对谷歌及整个移动智能终端市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这与其多个全新特性有关。比如Android Q契合用户隐私理念的转变,更加注重对用户隐私的保护。通过让用户更好地控制位置信息的共享、管理应用对共享文件的访问权限等,Android Q或能够成为一个更为安全的系统。
此外,Android Q再度迎合硬件发展的步伐,增加对可折叠屏幕的支持。再加上增加快捷分享功能、Wi-Fi性能模式选择、音视频编解码器及神经网络API升级到1.2版本等,Android Q整体来看是一个强大的新版本。
强势来袭的Android Q,能够进一步强化谷歌在移动市场的位置。看起来,国产手机厂商对谷歌的依赖,在较长时间内还会持续。
华为已发声,但国产自研系统还面临多重难题
Android系统越强大、越优秀,事实上也会越让国产手机厂商“担忧”。毕竟操作系统是移动智能终端的“灵魂”,而将“灵魂”放在外国企业手中不会真正的安全。一旦谷歌在系统层面切断对国产手机厂商的支持,那么后者将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处境中。也正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也在做出相应的举措——推出国产自研系统。
日前华为消费者终端部门CEO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准备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如果我们不能再使用(Android、Windows)这些系统,我们就会做好准备,这是我们的B计划”。虽然他还提到“我们更愿意与谷歌、微软的生态系统合作”,但华为准备“Plan B”显然是事实。据了解,华为自研系统可能与Android系统有极大差别,因为它可能不会使用Linux内核,而是以Zircon为核心,且使用Flutter引擎及Dart。
华为研发国产自研系统,应该是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存在的“钳制”。但即使以华为的实力,想让国产自研系统成为主流也很困难。从大环境来看,目前Android和iOS系统基本上已瓜分整个移动智能终端市场。而它们的脱颖而出,是建立在击败塞班、微软Windows移动系统及WebOS等多个系统基础上的。而在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占据霸主地位的三星,其推出的Bada、Tizen等系统,都没成气候。
至于国产自研系统,不仅要面临技术层面的问题,在生态层面更是会遇到诸多挑战。比如Android系统凭借开源、免费等特色,迅速构建起一个成熟的生态。而iOS系统则通过不错的分成机制等,迅速受到开发者的青睐,构建出一个闭环生态。这两个系统已经用实力证明,它们不可动摇的位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产自研系统想要从零做起并迅速壮大,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新生系统很难迅速成型,且消费者已经依赖于Android、iOS系统。
做好万全准备,方能制胜未来
但不管自研系统的研发、推出有多难,国产手机厂商始终要做好准备。因为在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一切都有不可能发生。如果不想在系统层面被外国企业扼住咽喉,就必须做好国产自研系统的研发工作。这是一种战略层面的考量,要为有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去未雨绸缪。
其实国产自研系统也有着潜在优势,比如国产手机厂商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话语权已经越来越大,扮演着重要角色。超大体量的国产移动终端设备和中国消费者的追捧,是国产手机厂商的底气。此外,中国消费者日常使用的APP,主要由BAT及独角兽企业主导。一旦国产手机厂商逼不得已使用国产自研系统,在国内企业的协作下依然会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
国产自研系统现在还没必要推向市场,但有必要作为最后的“底牌”一直存在。当国产手机厂商真正在各方面做好万全准备后,才有望制胜未来。(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