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国“拔河”之来历

“一二、一二,加油!加油!”这俩词儿组合在一起,相信您比较容易想到一项国民运动——拔河。一根粗绳儿,十几个人分两队,一个观赏性、竞技性超强的运动就能开展了。那么,究竟拔河传统的历史根源在哪儿呢?

楚越船战,长江偏心

在中国的史料记载中,最早出现的与拔河类似的活动与一种加强钩的东西有关,也称“拖钩”“牵钩”。这种活动诞生于春秋时期楚越两国精彩绝伦的“长江大战”中。当时的全国形势上楚越彼此并非主流对敌方。楚晋争霸之主战场为中原地区,吴越主战场为江浙地区。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楚国和越国都有长江穿流而过,像玉带上的两颗明珠。楚越两国的小规模军事冲突,很多都是发生在长江之上的“船战”。(注:原本越国并非长江流经国,而是吴国。公元前475年,越灭吴之战结束,吴国纳入越国版图,长江从越国流经)

越灭吴之后的形势(百度百科)

楚国位于长江的“上游”,我们都知道长江自西向东流,每当与越国发生战争的时候,楚国限于长江的自然条件,总是呈现出“进攻时是顺流,退兵时是逆流”的特点;而越国正好相反。

这就为我们展现出一副有趣的画面:当楚国人赢得作战主动权,想要进攻的时候,越国人却能凭借长江的顺流很快地逃跑,让对方扑个空;而当越国人掌握作战主动权,追击楚国军队的时候,虽然越国军队是逆流,但楚国逃跑的方向同样是逆流,所以楚国人难以逃跑,很容易被追击。越国凭借长江赐予的自然优势,屡次将楚国打败。

鲁班:敌来我强,敌逃我钩

这时候,刚巧著名的鲁国工匠公输盘,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鲁班,他从鲁国出发向南游行,经过楚国。在听说了楚国的遭遇后,便开始为楚国研制一种适合船战,并能克服自然条件的武器。

鲁班(网络图)

对于“敌顺流而逃”的难题,关键在于如何能将其战船在逃跑之前困住。基于这样的思考,鲁班的设计方案是用金属制的“钩”钩住。

对于“我逆流难逃”的难题,鲁班考虑如果不能加快我方战船的逃跑速度,那么就应该想办法让同样逆流追的敌方战船遭受更大的阻力。依照这个思路,鲁班的设计方案是用金属制的“强”(形如剑锋)来抵住敌船,避免其靠近。

湖南长沙流浏城桥东周墓出土的铜钩拒(古兵探观)

综上,鲁班设计出了适合“追逃两用”的复合式武器——强钩,将钩与强组合在一起,用一根竹竿连接。当出现“敌顺流而逃”的情况时,我方用钩将其钩住;当出现“我逆流难逃”的情况时,用强将其抵住。但不过是钩住地方还是抵住敌方,敌人肯定会奋力挣脱或进攻,就会出现双方的角力拉锯战,这也就是拔河的来源。

从军事战术到民间游戏的转变

渐渐地,这项杰出的军事发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开始被赋予智慧的古人加以民俗化。以“双方角力”“拉锯战”为主题的拔河活动悄然兴起。

南朝梁代的《荆楚时岁记》曾记载,当时的荆楚之地盛行拔河运动,并明确记载这项运动源于春秋时期的楚越水战,只不过,这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绳子来作为拔河工具了。先采用竹篾编织成一根又粗又大的绳子,长度可达到数里。在拔河比赛正式开始前,还要敲锣打鼓,场面宏大而热闹。到了隋朝,拔河还逐渐成为老百姓祈求丰收年的游戏。《隋书》中就有“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震惊远近。俗云以此厌,用致丰攘。”的记载。

拔河比赛(网络图)

到了唐朝,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这为民间开展形式繁多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一时间,作为有悠远历史的拔河运动更加盛行,甚至从老百姓那里传入了皇族之中。《景龙文官记》就记载过在唐中宗第二次在位期间,于公元710年的清明节让他的臣下进行拔河比赛,他令7个公卿和3个驸马为一队,3个公卿和5个将军为另一队,唐中宗以此观看取乐。

唐朝也对拔河的方法做了比前代更为细致的记载。据《封氏见闻记》的记载,到唐朝时用于拔河的绳子已不再是梁朝时的竹篾,而变成了大麻绳,长度约在133-166米之间,分左右两对。这和今天拔河的细节规制类似。特别是该书中还记载到:“当大绳之中,立大旗为界”,这就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今天拔河在绳子正当中所系的标志。另外,“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则也形象的描写了拔河比赛时观众的热情,以及比赛输赢的评判标准。

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对外交流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拔河运动与大唐一样,被“万国来朝”。从阿拉伯帝国(大食)、伊朗(波斯)、印度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来大唐做生意的商贾们,无不被声势浩大的拔河运动震惊。这项集结古代中国人智慧结晶的运动,也一直流传到今天,学校运动会、公司团建活动等等再熟悉不过的活动中,都能看到壮观的拔河,听到激荡的呐喊声!

【知识拓展】在中国发展拔河运动的同时,在国外同样形成了类似的运动。在距今4500年的古埃及MERERA2KU墓内壁画上,就描绘了类似的运动。在欧洲,距今1000多年前的北欧神话以及德意志神话的英雄故事中,也有类似的运动。

————————————————————————

参考文献:

《墨子?鲁问》

《荆楚时岁记》

《隋书?地理志》

《封氏见闻记》

《景龙文官记》

作者:殷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