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令兵器时代哪个兵种最让人头疼,最让人惧怕,非骑兵莫属,骑兵以它的高机动性、高战场生存能力和强悍冲击力称霸了冷兵器战场,直到机枪的出现才彻底让骑兵变得友善了。
我国古代中原王朝可谓是吃尽了游牧民族骑兵的苦头,尤其是两宋,一直被压着打,中原王朝论经济实力、人口总量,游牧民族都不是对手,但中原王朝缺乏马匹,骑兵数量少,精良的骑兵就更稀罕了,兵种单一,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全民皆兵,精通马术,凭借其机动性高,吃了不少中原步兵的好处,游牧民族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作战方式很让中原王朝吃亏,想打又追不上,想退骑兵能以更快的速度跟着来。
图1 蒙古骑兵及装备
当然,骑兵虽然厉害,但难不倒古代的军事家,为了对抗骑兵,古人想到了以骑制骑,且成果显著,汉朝、唐朝和明朝的骑兵都曾一度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打得找不着北,除了骑兵制衡,剩下的就是步兵对抗骑兵了,步兵对抗骑兵更多的是利用阵型和有利的战场条件,当然还需要有克制骑兵的武器才可以弥补战斗力上的差距,最常见的是长矛、长枪和弓弩,士兵组成阵型,弩兵在前,盾兵在次之,枪兵在后,面对骑兵冲锋时,弓弩兵先远程攻击,一两拨箭雨过后,弩兵退入阵中,接着就是枪兵和盾兵正面抵抗骑兵冲锋,这种作战方式在平原地区效果并不好,一旦阵型被冲散,步兵就无路可逃了。
图2 宋军中最有名的舶来品 神臂弩
常规武器中数弓弩最好用。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就凭借手中的十万弓弩兵,让北方少数民族不敢南下。秦军北击匈奴取得胜利,秦军箭阵功劳最大。汉武帝北伐匈奴,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年李陵率五千骑兵对抗八万匈奴骑兵之所以能坚持边战边退,没有被立刻消灭,是因为匈奴冲不过汉军的箭阵,最后还是由于箭尽和奸细出卖才失败。
三国时期的出现的诸葛连弩,一次能连续发射十支箭,火力强大,后来马钧改进可以连发五十支箭,堪比今天的步枪火力输出,弩上还有准星,可以瞄准,命中率比弓高很多。到了宋朝,弩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迫于辽金的骑兵压力,宋朝发明了许多威力巨大的弩,最出名的莫过于床子弩在颤州一箭射死辽军统帅萧达凛,床子弩射程达五百米以上,射程最远的三弓床子弩更是逆天达到了一千五百米。凭借这些先进的弩,宋朝才可以抵抗住辽金骑兵的冲击,尤其是在守城战中能给攻方造成很大的伤亡。
图3 根据陌刀相关记载的推测还原图
除了这些常规武器,还有哪些“黑科技”可以克制骑兵呢?
当然要数大唐陌刀,陌刀是一种长柄刀,可劈、可砍、可刺,日本的武士刀就有它的影子,陌刀刀刃锋利,极具砍杀效果,重五十斤,简直是为克制骑兵而生。
陌刀自装备唐军以来,屡立战功,无论是对抗突厥、吐蕃骑兵还是平叛安史之乱,都有不俗表现,尤其是安史之乱时,政府军的李嗣业陌刀队充当了救火队,在收复长安的香积寺之战中,唐军阵型被叛军冲乱,在面临全军溃败之际,李嗣业率领两千陌刀队立于阵前,连斩数十人,大喊道:“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陌刀队如墙推进,得益于陌刀队的英勇奋战,唐军得到了喘息之机,并重组阵型,最终大破叛军。
图4 唐朝陌刀队与弓弩队组成的阵型之一
一万唐军中往往配备两千五百名陌刀兵,陌刀兵的体格都是非常强壮的,作战时排成阵型,缓缓推进,挡者人马俱碎。陌刀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即使在盛唐装备数量也不是很普遍,朝廷对陌刀的管理亦很严格,墓葬等都不许陪葬,所以至今都没有陌刀实物出土,一些王公大臣的卫队也是由陌刀手充当,可见陌刀的战斗力。
到了宋朝,由于没有了养马之地,宋朝骑兵可以忽略不计,没有了以骑制骑,只能步兵上阵,步兵对抗骑兵讲究的是严密军阵,各兵种、武器的配合,总不能乱哄哄凭借一股勇气正面抵抗骑兵,这样骑兵会教你“做人”的。
图5 宋代为数不多的重骑兵武士的铠甲,精美华丽,长达脚踝
陌刀制造成本贵,唐朝不允许民间私藏陌刀,一定程度上导致陌刀工艺制造失传,宋朝军队虽然没有装备陌刀,但却装备了另外一种长柄兵器-----斧,长柄斧的重量不亚于陌刀,劈砍效果亦很好,使用者的体力也是超乎常人的。
长柄斧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用料少,适合大规模装备,南宋初期,金朝大将完颜弼率军攻宋,宋朝大将王德与之对阵,完颜弼派出了精锐的骑兵出击,也就是“拐子马”,“拐子马”虽是轻骑兵,但战斗力却不差,主要是配合金军的重骑兵“铁浮屠”执行两翼骚扰、清扫行动。王德令万余名长斧头手 组成队形主动向金军推进,短兵相接后,上砍骑兵,下砍马腿,一战下来,金军损失了万余的骑兵,而宋军只损失九百余人,真正的大胜。
图6 铁蒺藜,中国古代一种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
还有就是一些不对称型的武器,如铁蒺藜、拒马枪。
铁蒺藜有四个脚,无论怎么扔出去,总有一个脚朝上, 这东西对人不造成伤害,但对战马的马蹄有伤害,踩上去就像人踩了钉子。当然,铁蒺藜作战效果不确定性大,需要在骑兵的必经之路才会有效果。拒马枪也是一种放在骑兵行进路上的装备,放在步兵阵前,可以减少步兵被骑兵冲击造成的伤亡。
骑兵虽然厉害,但在古人的智慧面前,也并非所向无敌。
文:飞扬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