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录白蜡虫养殖的笔记专著《癸辛杂识》

白蜡是一种用于医疗、工业、生活等领域的材料,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生活中的蜡烛。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出口商品,白蜡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很高的声誉。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两种昆虫蜡,即蜜蜂产的黄蜡和白蜡虫产的白蜡,其中白蜡即是蜡虫(又称白蜡虫)的分泌物。关于白蜡虫养殖、白蜡生产的详细记载,最先见于800年前的一部笔记专著。此专著正是南宋遗老周密的晚年杰作……

白蜡(网络图)

笔耕不辍的遗老

话说南宋遗老周密来到杭州后,坚决不当官,只是以遗老自居,著书寄愤。他辛勤完成笔记专著《齐东野语》后,笔耕不辍,寻思着再写一部笔记专著。

《齐东野语》主要记录两宋的逸闻,也包括少量的元朝轶事;为安全计,思想比较隐晦;书中关于科学的记录不是很多。新书除了记录宋元间的遗闻轶事、典章制度、都城胜迹等资料,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增加自然科学的记录力度。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周密感觉到,人们关注的并非是自己擅长的诗词歌赋,而是给人启迪的笔记类文章。笔记写法灵活多变约束少,所载内容广泛,庙堂之上的高谈阔论,街头巷尾的议论纷纷,对百姓生活有益的科学知识,碑牌上的书辞画作,甚至民俗风貌、宗族族谱、诸子百家、天文地理等内容,都可以“装”进去,流之后世。

从周密当官时就有这种想法,到杭州定居后才逐渐开始实现。

周密中年时曾任南宋的义乌县令(今浙江境内)。五年任职期间,他经常与文友相聚,吟诗填词作画,并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断代词选——《绝妙好词》,生活多姿多彩。同时,爱书的他在吴兴(今浙江境内)建了“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四万多册。

第一部断代词选《绝妙好词》(网络图)

闲暇之余,周密还编撰了《志雅党杂钞》、《武林旧事》等语调轻快的笔记著作,记录了部分史事传闻、杏林轶事、民俗风情等。他准备待将来再撰写一部更内容更丰富的笔记专著。

然而,这一切随着南宋的灭亡戛然而止。国破家亡,不得已举家迁往杭州,寓居癸辛街,过着半隐居半著书的生活。《齐东野语》完成之后,他一边整理文稿,一边深入民间,或搜寻古籍,或向田间野老请教,或观察当地民间习俗,为撰书作准备。这也使他晚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谁知这一干就是十年。约1296年(大元元贞三年),一部18万字的笔记巨著——《癸辛杂识》终于完成了。

内容丰富的巨著

“癸辛”是周密在杭州的寓居之地,“杂识”即百科资料。顾名思义,《癸辛杂识》就是他在杭州所写的杂类笔记。

《癸辛杂识》影印本(孔夫子旧书网)

作为宋元朝同类笔记中卷轶超多的一种,《癸辛杂识》的内容分为前、后、续、别四部分,所记笔记共481条。此书在历史补阙方面颇有特色。一是逸闻集发生的时间段集中在宋元之交,北宋时期的故事较少,只有关于宋徽宗修艮岳等几条。二是逸闻地域扩大到国外,其中包括西域、日本、高丽等国。三是逸闻中不少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比如所收录的《宋江三十六人赞》文章,就是研究宋江起义的重要材料,为“水浒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宋江三十六人赞》本是南宋画家龚开(字圣与)所作的国画,画上附有对宋江、吴用等三十六人的评价文字。《癸辛杂识》中不但全文收录此文字,还详细介绍了宋江故事在民间的流传情况。作为《水浒传》的早期研究资料,这部分显得弥足珍贵。

《宋江三十六人赞》图画(网络图)

《癸辛杂识》的科普价值主要体现在诸多关于医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条目。医学方面,此书记录的医家史料、养生知识、各科医案等,尤其是临场的方剂,很多是周密收集并亲自验证的,真实可信。地理天文学方面,书中所载“石庭苔梅”“西湖好处”“吴兴园圃”等,可为地方志的区域地理提供素材;而“天狗坠”、“彗星改元”等,可作为宋元间天文研究的重要参考。

生物学方面,虽然公元3世纪魏晋人所辑的《名医别录》就出现“白蜡”一词,但是关于白蜡虫养殖及白蜡生产的相关记载,《癸辛杂识》为世界典籍之最早。书中不但详细地介绍了四川、浙江等地百姓放养白蜡虫的具体方法,还首次记录了雌、雄性白蜡虫的生物习性等。文中记载,“江浙之地旧无白蜡,十余年间有道人自淮间带白蜡虫子来求售,状如小芡实,价以升计。其法以盆桎树,树叶类茱萸叶,生水傍,可扦而活,三年成大树……其利甚博,与育蚕之利相上下,白蜡之价比黄蜡常高数倍也。”由此也可知,此书语言朴实,一般百姓都能读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白蜡虫(网络网)

值得一提的是,自《癸辛杂识》问世后,白蜡虫放养开始流行,明朝时达到顶峰,四川、浙江、湖北等地均有养殖,经久不衰。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人们终于弄清了白蜡虫的生物属性。白蜡虫俗称蜡虫,雌雄异形。其中,雄虫有一对翅膀,在野外不易被发现,分泌大量蜡粉;雌虫以繁殖后代为主,分泌极少蜡粉。蜡粉可加工成白蜡(又称虫白蜡)。因主要在我国出产,白蜡又被称为“中国蜡”。19世纪中叶,中国蜡传入欧洲,风行一时,成为中欧贸易中的特产品。步入现代,随着石油蜡的兴起,白蜡市场萎缩,养虫收蜡逐渐不受重视。从这方面讲,《癸辛杂识》对世界自然科学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后记

周密晚年完成的《癸辛杂识》一书,在当时的遗老间甚受欢迎,有人认为此书是笔记系列中最成功的。元朝之后,此书受到各朝文人学者的推崇:明朝毛晋编撰《津逮秘书》(笔记杂录丛书),全文收录;清朝初期朝廷编撰《四库全书》时,主编纪昀进行重点推荐……

溯本追源,《癸辛杂识》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周密选用了笔记这种体裁。按照史学界的通识,笔记所载内容一般经过考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笔记中的文章或总结治理国家的方法,或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剖析,或描述大千世界的美妙奇幻,或系统介绍科学现象……换言之,笔记既是一种抒发自己感情的方式,也是作者对自己熟悉东西的最真实记录。

兴废更替,沧海遗珠,《癸辛杂识》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步入21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历代笔记小说大观:癸辛杂识》一书后,这部最早记录白蜡虫养殖的笔记专著,必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系列丛书(部分,孔夫子旧书网)

————————————————————————————

【参考资料】

1、文献《宋代笔记文史》,郑宪春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论文《<癸辛杂识>研究综述》,作者贺娟,《文艺生活》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