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品来了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够用于健康的钱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求以及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让他们不知不觉成了“老年保健品”“保健食品”最大的忽悠群体。许多包装精美、价格高昂,号称有种种奇效的保健品应运而生。
但是,通过保健品来获得健康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没有食欲导致食量不足,从而导致营养失衡,是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美国和欧洲的调查显示,很多老年人都达不到科学推荐的食量。
大多数人过了50岁,味觉就开始逐渐退化。以前觉得有滋有味的食物,越来越寡淡。人们经常把这归结为上了年纪之后的清心寡欲,其实不然——这是年老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生理变化。
首先,人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来感知味道。这种感知一般是“味道成分”通过细胞上的通道,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随着人的衰老。味蕾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味道物质的通道和与受体的结合。
其次,人们感受到的“味道”是味觉和嗅觉的叠加。基本的味觉只有几种,而嗅觉则要丰富得多。感冒了或者捏住鼻子,就难以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就是这个原因。随着人体的衰老,嗅觉感受器的数量逐渐下降,导致嗅觉灵敏度也逐渐下降。嗅觉的退化,也大大影响到感受到的“味道”。
第三,人的衰老还经常伴随着牙齿状况的变坏。咀嚼不充分,也会影响食物中香味物质的释放。此外,老年人唾液分泌少,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浸润。这会对吞咽造成一定影响,也会影响食欲。
没有了食欲,也就懒得吃了。吃得少了,不仅热量摄入不足,更重要的是获取全面营养就会变得困难,尤其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态,会加速身体机能的老化,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促进慢性疾病的发生。
而保健品“补充”的是某些特定的营养成分。“补充”的成分跟营养失衡导致“缺乏”的成分往往并不一致。所以,保健品并不见得补到“点”上,也就没有了价值。
老年人的饮食健康,首先需要的是方便老人食用,同时满足全面的营养需求。这有点像对婴儿奶粉的要求。
最新发布的首个老年食品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老年食品通则》(征求意见稿),针对老年人营养需求设定了一个新的食品品类“老年食品”。在这份新标准中,规定了老年食品的术语、定义、适用标准,以及产品标示。
按照标准中的定义,“老年食品”是指经改善食物物理性状和(或)调整膳食(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以适应咀嚼和(或)吞咽功能下降、营养不良老年人生理特点,满足其饮食需要或营养需求的一类特殊膳食用食品。适宜人群为咀嚼吞咽功能下降或营养不良、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的老年人。
“老年食品”有三类。
一类是“老年营养配方食品”,只吃它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类似于配方奶粉。这适合于进餐实在困难或者实在不想吃的人,可以通过这类食品来保证营养。
另一类是“易食食品”,是常规的食物,只是改变了食物的物理性状,使得它们容易咀嚼和吞咽。这类食物不提供均衡集中的营养,整体的营养均衡还是需要自己把握。
还有一类是“老年营养补充食品”,主要是补充某些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这类食物适合有食欲、能正常进食的老人。一旦常规食谱中缺乏某些特定的营养成分,比如优质蛋白、膳食纤维,或者钙、铁等,就可以通过相应的“营养补充食品”来补充。
这份国家标准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健康常识的缺乏,又没有明确标准的指导,渴望健康长寿的老年人,经常就是从电视广告中或者保健品直销人员口中获取“营养知识”。而那些“知识”,要么完全是谣言,要么经过选择性的演绎去误导人们购买产品。花了高价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解决老年人的营养均衡完全没有用。
这份标准的实施,会给老年人一个很好的选择方向——这类产品对于满足自己的营养需求更有价值。而作为食品,比起各种奇奇怪怪的保健品,价格可能会更加合理。
很多时候,老人们购买保健品,更多是需要一种关怀——而保健品直销人员提供的,并不仅仅是保健品,还有嘘寒问暖的关怀。有了“老年食品”,并不意味着父母们就会因此愉快健康。有科学研究显示,当和家人一起吃饭时,老人会吃得更多,更愉快。所以,不要用物质和产品去代替子女的关怀。
饮食并不仅仅是获取营养,还应该是一种享受。虽然老年人的味觉下降导致食欲下降,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对美食感兴趣。精心烹饪的食物,适合老人咀嚼和吞咽的口感,少糖少盐但用其他香料调料(比如胡椒、大料、花椒、辣椒、蘑菇、陈皮、桂皮……)制作的重口味食物,以及父母以前没有吃过的新奇食物、新奇食材,都可能让他们产生吃的兴趣。
此外,不要再拘泥于“饮食规律”。给老年人提供方便的食物或者健康的零食,让他们想吃的时候就吃,胃口好的那一餐就多吃一点,胃口不好的那一餐就少吃一点,也有助于老年人的饮食健康。经常带他们去环境优雅的餐厅,漂亮的餐具和家庭聚会的氛围,也有利于他们吃得更多。
(赵普荐自《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云无心
来源:《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