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造假危在旦夕,粉丝经济“永垂不朽”


今年两会期间,明星委员们的提案再次将炮火对准了劣迹艺人、明星及影视数据造假、身价片酬等行业乱象,不过前方固然慷慨激愤,后方还是其乐融融,#明星该不该吃粉丝送的食物#、#明星被认错#等话题频繁被推上热搜,娱乐氛围依旧。

但今年还是有些许不同,2018年影视连续震荡所牵引出的政策新规,将在今年集中落地并被检验效果,前段时间,吴秀波、翟天临事件又掀起公众对娱乐圈造假的口诛笔伐。换句话说,娱乐产业规则改写的时机,可能已经同时具备了政策自上而下和舆论自下而上的两个必要条件。

若是如此,数据造假将成第一个靶子,而往后推,数据造假的一环如果被铲除,是否能动摇当前畸形的粉丝经济呢?这是值得业界探讨的。

造假产业链的逆向思考

2019年开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矛头直指流量明星锁场、刷榜、买粉丝,而后其又连续发表微博,感慨“明星流量数据节节攀升,8亿网民不够用”。随之跟进的还有《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而“紫光阁”则从1月5日-9日,连发4条微博,痛批流量明星,呼吁“没有高质量作品做支撑,那些拙劣的表演终将被揭穿”。

影视产业春寒料峭,一场“打假运动”的兴起,或许正是今年的新风向。

微博已率先做出反应,宣布针对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在内做出种种调整,而更早之前,爱奇艺和优酷停止了播放量的展示。

这对于影视数据脱水进而回归合理无疑是一个有利信号,视频及社交平台本身就是流量造星、粉丝运营的核心媒介,隐藏播放量起码减掉了数据造假的一个需求。虽然不得不承认,这一举措对整个行业来讲,也只是让数据造假不至于假得太“难看”,但其释放的市场信号是积极的:影视数据造假的乱象,今年或许不会止于揭露。

以此为基础,我们再来看影视产业数据造假的产业链。一般来讲,卖方一端通过雇佣技术型或人工型水军,提供刷流量业务,至于买方一端,央视将明星数据造假的推手,归为自发组建的粉丝组织和经纪公司安排成立的明星微博数据站。

两方需求契合,流量明星通过这一番操作获取一定的人气和地位,从而掠取演艺资源。

而提供演艺资源的制片方、投资方以及媒体平台,又因流量明星的参与而收割商业利益,当然,这其中更少不了购买数据用以打榜、投票、转发的过程。无奈的是,这已成为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如果粉丝的偶像数据不好,就会被其他艺人的粉丝“唱衰”。

由此可以看出,流量经济是一个参与方都可获得经济效益的模式,这也决定了很难从内部去戳破流量泡沫。但如今政策导向下,很有可能从外部强制性切断数据造假产业链,若是如此,会对以流量为基础的粉丝经济造成什么伤害?

我们可以逆向推断,假使数据归真,流量明星及其所产出的内容,在市场的反应能够一目了然,首先最可能放弃他们的就是内容生产方。因为对比靠实力说话的演员,流量明星原本与之天差地别的流量优势,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而今口碑反噬又日渐严重,制片人也不再经得起多次的扑街。

相应地,流量明星的演艺资源一旦被缩减,曝光度大大降低,广告商、媒体以及平台很快便“闻风而动”。更关键的是,明星本人新粉难增、旧粉流失,长此以往就更没有商业价值了。

流量经济还是粉丝经济?

当娱乐产业的优胜劣汰逐渐被流量所左右,如果从流量数据本身出发,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约束某些行业乱象的滋生。但是流量缩减、粉丝仍在。

蔡徐坤被央视点名时,震慑是对业内的,粉丝看似不惧。真爱粉们一面为爱豆打抱不平,力挺蔡徐坤确实是个专注音乐的好歌手,甚至表示之前做了那么多公益怎么不提?另一面又将攻击点集中到微博上,强烈要求整改。不过,前者是顾左右而言他,后面则是祸水东引,实则都没什么逻辑。

从这件事直观地看,粉丝本身就是流量的一部分,即使最大程度地将流量数据脱水,蔡徐坤、鹿晗这类当前比较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明星,也仍有不在少数的粉丝存留,他们才是饭圈的核心。

换句话说,粉丝即使不花钱为他们的偶像刷流量,他们还是有其它方式向外界传达和证明自家爱豆的价值,甚至可以简单的说,只要粉丝愿意为爱豆花钱,在制片人和品牌方眼里,明星便有商业价值。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影视行业中,粉丝看似处于被收割的产业下游,实则主导着偶像的人气和商业吸引力。

一方面,粉丝已经参与到偶像的职业规划中,用自己的力量为偶像争取好资源。而市场也认可了这种做法,现在广告商、制片方最看重的,不再是明星的业务水平,而是背后的粉丝力量。所以,纵然市场能抛开流量数据,演员和明星粉丝群体的差别,也无法使商业资源偏向前者。

另一方面,如今流量明星的粉丝展现出强大而可怖的集体力量,如果不再允许数据造假,他们对舆论的影响也能帮助明星维持流量再造。极端一点,像粉丝骂战、撕逼这种普遍现象,一经推手,在当前这个碎片化时代便是天然的流量爆发点。

所以,数据打假所能纠正的也只是流量经济,而触及不到更深层次的粉丝经济。

时至今日,粉丝和流量的先后产生顺序已经模糊,这就是数据造假导致的,不过粉丝是基础,流量经济可以说是在资本介入、疯狂膜拜粉丝效应之后被放大的形态。这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的思维,实则异曲同工。不过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服务升级,娱乐产业的流量经济反而日渐衰颓了。

明星“死于”粉丝?

围绕粉丝和明星的行业规则及利益链一旦形成,实际上就连一个环节的整治都很难,更不要指望其内部会自我改进。但值得庆幸的是,当前流量经济之所以逐渐露出真相,在于其外部的反对力量日益强大,也催促市场形成一套新的淘汰法则。

最明显的是电影界,流量明星的多番试水,让投资方再也经不起折腾。2016年“小鲜肉+大IP”的模式备受追捧,2017年参与暑期档大战的流量明星只有杨洋、李易峰两人,而到2018年暑期档、春节档,杨洋、鹿晗等人早已不见踪影。李易峰的《动物世界》即使备受肯定,票房仍不能回本。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已经超过2017年总票房559.11亿元,创下新纪录,但票房前十的影片主演中均不见小鲜肉身影。

流量明星开始被排斥在大荧幕之外,而且他们在业内留下的印象一旦被定性,投资人只会对他们避之不及。而下一个排斥流量的便是观众,这很容易让流量明星丧失转型的时机,甚至是永久被划在攻击的范围之内。

这是口碑反噬的副作用,比如《创业时代》开播之初,很多人还没看剧,只知道有杨颖主演便给出了一星评价,迪丽热巴则一个人把《声临其境》的评分拉到了4.3。

一个经典角色可以成就一个明星,但一个明星也有可能毁了众多角色,观众便将不满全部发泄到流量明星身上,反而不会再客观考虑是不是剧本、导演不行。

不过作品口碑败光的更多是路人缘,而且市场通过这种副作用反噬的方式淘汰流量明星,毕竟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关键是,他们背后的死忠粉依然是“东山再起”的资本。所以一个流量明星的消失或死亡,完全取决于粉丝。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人设崩塌是最近常见的最快导致明星坠落的方式,而人设本质就是为迎合粉丝存在。粉丝心理假说认为,追星一种身份认同,粉丝通过对名人的“镜像”认识自己,塑造价值观,而一旦粉丝发现这种“镜像”是虚假的,认同感瞬间就消失了,而且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当然,粉丝也是善变的,他们自然而然流失,流量明星们也就被市场抛弃了。

流量数据的虚假泡沫被戳破总归是好的,但娱乐行业的乱象却无法根治,终究是粉丝把明星捧得太高了。

歪道道,独立撰稿人,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