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为什么“不授儿武术”

乱世出英雄,也出武人,比如晚清。

这种乱世,也最容易出武林高手,坊间就曾出现过晚清十大武林高手的排名,他们分别是:董海川、王正谊、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其中以黄飞鸿、霍元甲最为知名,又以黄飞鸿更为人所熟知。

近年来又拜电影人所赐,一个叫叶问的晚清高手横空出世,并且“大红大紫”。

可为何这个高手,不在这个名单里呢?原来那时的叶问,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毛头小子,无论是武艺还是名气,都无法与这些高手甚至大家相提并论。

图1 电影《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中的黄飞鸿,李连杰饰

人们更熟知黄飞鸿,多半也是电影的功劳。有人粗略统计,从1949年第一次走上银幕(主要推手是香港电影人关德兴)至今,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多达100多部,远超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和英国的“007”系列,使“黄飞鸿”成为迄今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系列电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集数最多的电影,仅徐克版的“黄飞鸿”就达六部,大名鼎鼎的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等明星,都出演过黄飞鸿。

电影人之所以如此“厚爱”黄飞鸿,当然与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丰富经历有关——丰富的人生经历才好演绎,故事才精彩曲折,才有丰富的戏份,拍出来才有看头,票房才有保障。

他不但是清末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还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名中医,以济世为怀、救死扶伤为己任。

图2 莫桂兰(1892— 1982年),女,广东高州人,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

除此而外,黄飞鸿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舞狮表演者,有广州狮王之称,并且酷爱舞狮表演,一有机会就去露一手,而且是绝对的主角。

比他小三十五岁、他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电影中十三姨的原型),就是因舞狮结的缘。

据黄飞鸿弟子朱禺斋所著《黄飞鸿传奇》等资料,黄飞鸿1856年7月9日生于广东南海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

很小的时候,黄飞鸿就随父亲黄麒英,到佛山、广州等地街头卖艺,三岁开始习武的他,尽得父亲真传。

其父黄麒英可不是一般人,也是武林高手,号称晚清“广东十虎”之一,精通虎拳、鹤拳。

传授过黄飞鸿武艺的,还有晚清“广东十虎”之首的铁桥三,以及铁桥三的得意弟子林福成。

作为铁桥三的得意门生,林福成身怀洪拳中最难上手的铁线拳和飞砣两大绝技,统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黄飞鸿。

林福成对黄飞鸿如此“慷慨”,则是为了报恩——十五岁那年,黄飞鸿救过林福成的命。

图3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

得到诸多名师指点后,黄飞鸿技艺大增,在当时,一人身怀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的,除了黄飞鸿,找不到第二人。

至于他整理并流传下来的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等拳术套路,对他来说更是“小菜一碟”,而他整理的器械套路,也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主要包括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等。

早在1873年,年仅十七岁的黄飞鸿,就在广州第七甫开始为铜行铁行的工人传授武艺。

那以后多年,他不是被聘为武术教练,就是开设武官,将武艺传授给无数弟子,他整理的那些武术套路,通过其传人的大力推广,成为世界著名的功夫流派,直到今天,在包括广东、香港、台湾在内的国内多地,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美洲等国外多地,都有其拳术流传,影响之大,无人能比。

除了他自己名满天下,他还培养了不少武术顶尖人才,门下弟子之中,出类拔萃的武术家,也不乏其人。

林世荣就是其中之一,他随黄飞鸿学艺二十多年,在广州、香港、南海等地,都开过馆授过徒,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编写过《工字伏虎拳》等拳谱,并公开出版,影响不小。

图4 佛山黄飞鸿纪念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11年,黄飞鸿被民族英雄、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聘为广东民团总教练,追随刘永福的黄飞鸿,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过不小的功勋。

这个时期,也成为他武夫生涯的巅峰。

后来,中法战争爆发,被清政府收编的黑旗军入越南作战,誓“为越南平寇,为祖国屏边”的刘永福率军挺进河内,黄飞鸿这才离开了这位著名爱国将领,接过父亲开的“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深受称赞。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身怀多种绝技的黄飞鸿,却上演了“不授儿武”的“戏码”,以至于他的第四个儿子、长相最像他的黄汉熙,不但对武术一窍不通,其从事的职业,也与“武”字没半点关系。

实际上,黄飞鸿“不授子武”是后来的事情,他的四个儿子当中,至少有一个儿子得到过他的真传,而且武艺高强。

他叫黄汉森,黄飞鸿次子,因小时候肥肥白白,人称肥仔二,最受父亲宠爱,也最得父亲真传,也是身怀多种绝技。

然而,谁也没想到,高强的武艺,反正成了害死他的“罪魁祸首”——

图5 石坚、史仲田拜會黄飞鸿夫人莫桂兰

1919年,精通武术的黄汉森前往广西梧州,在一个名叫保商卫旅的军营里,做了一名护卫。

同事中有一个叫“鬼眼梁”的,也是个练家子,自以为武艺高强、无人能比,得知黄汉森也有两下子,很不服气,又见他年纪轻轻,更是不舒服,非要与他较量不可——打败这小子,我就是老大了!

鬼眼梁还说什么“我怕黄飞鸿,但绝对不怕他儿子”,这话太难听了,加上年少气盛,不懂收敛锋芒,黄汉森接受了挑战。

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挑衅。

悲催的是,仅仅过了两招,鬼眼梁就被黄汉森打翻在地。

君子比武,比过就完,有的输家,甚至还会当场给赢家跪下,拜其为师,对方若不答应,还会一直跪着不起来,直到赢家第二天开门,发现对方仍跪在那里——这是不少电影里的桥段。

可惜现实不是电影,鬼眼梁更不是君子,比武惨败之后,他对黄汉森怀恨在心,决心报复。

好不容易等到中秋节晚上,黄汉森早就忘了之前那一幕,更没想到那个手下败将,早已成了他的仇人,也就未加防备,被鬼眼梁设法灌得大醉。

趁黄汉森人事不省,鬼眼梁一枪将他打死。

当官的追究,鬼眼梁狡辩说,黄汉森喝醉了,拔出枪来要杀他,出于自卫,他夺过枪来,没想到走了火,将对方误杀至死。

图6 黄飞鸿第四子,黄汉熙

爱子惨遭杀害,按照常理,作为一个武艺高强、声名显赫的父亲,恐怕第一个念头是报仇。

然而,黄飞鸿虽然悲痛欲绝,却未这么想,反而认为儿子是为了较技,与人争强好胜,才导致悲剧发生的。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他发誓不再教子习武,这也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黄汉熙,不会武功的原因。

这应该算是始终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的黄飞鸿,唯一正确的选择吧。

文:沙尘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