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秘籍
2018年上半年,一部《复仇者联盟3》成为全球电影市场最瞩目的影片,票房和口碑都双双炸裂,漫威电影宇宙所引发的话题在全球传递。很多人纳闷,漫威为何可以称霸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市场?漫威如何做到19部超级英雄电影都能实现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漫威,究竟有何魔力?
《蜘蛛侠:英雄归来》的导演乔恩·沃特认为,漫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抓住了人们对于漫画的喜好:人们喜欢的是角色。《复仇者联盟2》导演乔斯·威登认为:“漫威最为吸引我和其他读者的就是宏大的主题,广阔的故事背景。但最为奇妙的是,能够拯救人类的却是一个个具体、有血有肉的人,即便是超级英雄也会不可避免地被命运摆布。”
人和角色是漫威漫画和漫威电影一直着力所打造的。
自1960年代斯坦·李入主漫威漫画之后,通过一系列漫画革命理念,形成了漫威漫画鲜明的个性。在管理上。斯坦·李对工作进行细化,设立专门负责每部作品人事问题的制作编辑职务,打破以往相对固定的团队体系,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人才资源。在市场运作上,斯坦·李乐于与媒体打交道,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到主流销售渠道上。
在斯坦·李的主导下,漫威与读者和粉丝之间建立起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互动关系。漫威每月向读者发行《临时报告》咨询手册,刊登下月漫画出版目录、新漫画介绍、业内新闻等信息,上面还有斯坦·李开设的闲谈专栏。斯坦·李在漫画封底为漫威迷们提供了一句有力的口号:“真信徒,不回头!”
漫威从读者那里收集反馈信息,定向跟进,使得漫威收获了众多忠实粉丝。斯坦·李为此组建起官方粉丝俱乐部,建立之初就有5万名粉丝交付1美元的“欢乐漫威前进会”入会费。在粉丝俱乐部里,粉丝们有自己的专属名称,自发地在各个地区展开活动,邀请斯坦·李和漫画团队成员去演讲。斯坦·李后来也提到,这样的情景很难再重现。
斯坦·李不是一个严肃的管理者,他给予画师充分的创作自由,与DC漫画一开始就把剧本和分镜严格限定不同,漫威的编辑们在头脑风暴后只给出大致的故事梗概,画师们可以自由发挥。例如在蜘蛛侠这一形象的创作过程中,天才画师史蒂夫迪科特为蜘蛛侠注入了忧郁的灵魂,把自己错过约会、忘了在相机里装胶卷的小事都画进了彼得·帕克的生活里,这让彼得·帕克的形象立体了起来。
在斯坦·李的主导下,漫威漫画的超级英雄们与传统漫画在形象塑造上有着很大区别。蜘蛛侠彼得·帕克是一个优柔寡断,无家可归,常怀着不安情绪的年轻人;绿巨人浩克是一个受辐射变异成狂暴绿色野兽的实验科学家;雷神索尔是一个在事故中跛了腿、被雷神附身的医生;钢铁侠史塔克是一个心脏有毛病、制造了金属战甲的军火商;奇异博士斯特兰奇是一个自私自利却在超自然力量中找到真我的失业外科医生;X战警是一群遭到社会排斥的年轻学生;夜魔侠是一个双眼失明、其他感官能力超强的律师。
漫威旗下的超级英雄们,不再是传统漫画中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而是有着各种各样、或多或少毛病和烦恼的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让超级英雄们身上具备了足够的亲和力,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即使是反派人物,也带着一点迷人的可爱。相比之下,DC漫画的许多超级英雄显得高大上,难以让人亲近,而DC最成功的超级英雄蝙蝠侠,正因为是一个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电影的可塑性大大增强。
漫威的超级英雄们不仅在于人物塑造上的接地气,就连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真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于DC漫画中蝙蝠侠生活在虚构的哥谭镇、超人住在大都会博物馆、绿灯侠生活在海滨城,漫威的超级英雄们从最早的霹雳火开始,其生活的背景就设定在现实中的纽约,超级英雄们去过的餐馆、咖啡馆、服装店、书店、理发店、健身馆等,都能在现实中的纽约找到相对应的地方,进一步增强了角色的认同度。
曾参与制作过超人电视剧的编剧阿尔弗雷德·高夫提到,漫威漫画是“基于真实编写的,他们大多住在纽约或洛杉矶。你总是觉得他们会碰到对方,因为漫威漫画的剧情是交叉进行的。”超级英雄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里,这为“复仇者联盟”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2008年5月,《钢铁侠》上映,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影宇宙纪元。
从2008年的《钢铁侠》到2018年的《复仇者联盟3》,漫威宇宙电影已经完成了19部,总票房已经超过160亿美元,是好莱坞当之无愧的头号IP。而漫威电影宇宙的成功,离不开其幕后有个成功的操盘手,即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吉。
费吉是个资深的漫威漫画和电影迷,被形容为“一部会活动的漫威百科全书”。其曾担任过《超人》导演理查德·多纳和他的制片人妻子罗伦·舒勒的实习生。后来成为罗伦·舒勒的全职助理,由此走上制片人的道路。罗伦·舒勒曾是漫威影业的制片人,费吉跟随参与了多部漫威电影制作。后来漫威影业总裁阿维·阿兰德将费吉招致麾下,命他把控电影角色选择,并负责公司的创意版权。
2007年,漫威影业高层发生内斗,阿维·阿兰德被挤走,大卫·梅瑟成为漫威影业主席,费吉晋升为漫威影业制作部总裁。他深度参与制片的《钢铁侠》《无敌浩克》《蚁人》都获得了成功,费吉的眼光和能力得到认同。
费吉一直在默默地为漫威电影宇宙的构建下着很大一盘棋。当神盾局局长尼克·弗瑞出现在《钢铁侠》结尾的“彩蛋”里时,粉丝们的反应极为热烈,而费吉的初衷只是为庆祝复活节而设置的彩蛋。这一无心之举让费吉意识到将众多的超级英雄串联起来,构建一个电影宇宙体系极具开创性。至少在此之前,漫画里出现的“宇宙”概念还未被搬到好莱坞。
在2012年第一部《复仇者联盟》上映前,漫威前后拍摄了十多部独立的超级英雄角色电影,每部电影都为后续影片留下伏笔,做好铺垫,将漫威宇宙的关系基本梳理通透,确保剧情的连贯和合理性。相比之下,DC漫画推出的《正义联盟》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为了拍合集而拍合集,在各路超级英雄的关系和背景还未理清的前提下,就仓促上映,以至于影片以尴尬收场。
漫威对自己的拍片计划有一个长线布局,确保每个阶段的关联电影都能取得成功。在推出新角色电影时。漫威会先以“彩蛋”的方式吸引观众对新角色的关注,在观众对新角色产生的话题发酵后,再推出新的超级英雄独立电影,《黑豹》和《奇异博士》就是这种套路。 在挑选演员时,漫威也要求演员在某部电影担纲主演的同时,还需在另外的漫威电影中客串角色。小罗伯特·唐尼除了在《钢铁侠》三部曲中扮演主角,还在其他6部漫威电影中有演出任务。美国队长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在签署演出协议前,就被要求至少拍摄6部漫威电影,这一度让埃文斯非常纠结。
虽然每一部《复联》电影都获得了惊人的票房,但漫威时刻谨记不能让系列电影排在角色独立电影之前。“个人电影永远都比系列电影来得重要”,费吉在谈到漫威成功的秘诀时如是说。
同时,漫威也非常注重创意以及个人风格。谈及漫威电影的成功,费吉曾指出:“我们的秘诀一直都是创意。和有创意的团队合作,与有创意的伙伴和合作商并肩作战。”在漫威影业内部有一个由6位高层组成的创意委员会,包括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吉、漫威娱乐主席艾伦·费恩、漫威娱乐总裁艾克·佩尔穆特、漫威发行总裁丹·巴克利、漫威首席创意官乔·奎萨达、漫威编剧布莱恩·迈克尔·本狄斯。该委员会专门负责电影的剧本和制作,会事先讨论电影角色、剧情线和风格,然后选择合适的导演。创意委员会的参与保障了漫威电影不会脱离基本水准。事实证明,经创意委员会参与的影片也确实取得了更好的票房。
漫威影业一向以大胆采用新人导演而著称,费吉表示:“我们对漫威影业自身的制作团队非常有信心,他们熟知这些角色,并且拥有第一流的技术,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一些全知全能的家伙坐在摄影机取景器后面,而是需要一些有趣、拥有独特视角的人。”
2018年4月19日。在上海迪士尼小镇举行的《复联3》庆典活动,因现场粉丝太多失控而差点演变成一场闹剧。先不论活动失控的原因如何,仅漫威选择在迪士尼小镇举办活动就值得讨论一番。
2009年,迪士尼斥资40亿美元收购漫威娱乐集团,这一收购案例在当时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掀起很大争议。虽然漫威影业在前一年推出的《钢铁侠》电影表现不俗。但似乎也没有亮眼到让不差钱也不缺人的迪士尼为之倾心。接下来的十年,漫威和迪士尼联手上演了一出“强强联合+双赢”的商业奇迹。 进入21世纪,漫画出版已经不再是漫威利润的主要来源,玩具、电子游戏和热门角色衍生商品,以及一系列商业成功电影的制作,成为漫威新的利润增长点。迪士尼作为全球最善于打造并传播知识产权的“巨无霸”公司,对漫威的5000多个漫画角色有一套完整的“迪士尼模式”来运作:在电影之外,向电视、动画、玩具、游戏、乐园多栖延伸。对迪士尼而言,电影票房从来都不是最赚钱的收入。
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迪士尼强大的发行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漫威电影票房节节攀升,DVD、玩具、游戏等相关衍生产品也实现了收益增长。依托迪士尼的电视资源,漫威成立了电视部门,专门制作漫威超级英雄的电视剧和动画。而且自2013年起,在迪士尼的主导下,漫威逐渐开始收回散落各处的超级英雄电影版权。漫威宇宙电影阵营进一步扩大。而漫威电影的拍片计划已经排到了2028年。
相比于DC,漫威是幸运的。在被迪士尼收购后,漫威影业仍然保持独立运作,在制作经费、创作方向上都享有很大的自由度。被华纳收购的DC,只是时代华纳旗下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的一个从属部门,其电影战略必须服从华纳电影的整体电影规划,在不缺少大片的情况下,DC从来不是华纳优先考虑的选项,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015年,漫威内部发生内斗,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吉与漫威娱乐总裁艾克·佩尔穆特之间的矛盾激发。漫威娱乐旗下业务主要分为电影、漫画和电视三大块,费吉主导的漫威影业不满于漫威娱乐对电影制作的诸多限制,以辞职作为要挟,将漫威影业从漫威娱乐体系中独立出来,由迪士尼直接领导,费吉也只需直接向迪士尼集团主席汇报工作。
虽然《复联3》凭借十周年纪念情怀和反转的剧情,成为漫威票房最高的电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漫威从此可以志得意满、高枕无忧了。
“宇宙电影”让漫威从好莱坞脱颖而出,但“宇宙电影”并不是越大越好,也非完美无缺。由于漫威将“宇宙”意识放在整部电影之前,对成本管控非常严格,因此大量起用高风险、低成本的演员与导演。而且演员的合约一般都是以6部电影起跳,以保持宇宙电影的连续性。因为漫威对每一部影片都有严格的控制,这种以剧情优先的政策,难免限制了部分创作者的发挥,不仅要建构独立作品的个性,还要无缝融入漫威宇宙的世界观。因此,漫威与导演、制作人之间产生过不少龃龉。2014年,《蚁人》导演埃德加·赖特因“创作理念不合”退出剧组,负责《夜魔侠》电视剧的制作人德鲁·高达也辞去电视剧相关职位。
2015年,由于漫威高层内斗,凯文·费吉率领漫威影业脱离漫威娱乐,由漫威娱乐掌控的创意委员会因被认为对电影创作参与过度,遭到粉丝的指责。而被解散。尽管创意委员会的保守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漫威电影的制作,然而,纵观之前漫威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创意委员会至少从电影的效果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毕竟创意委员会是最懂漫画的一群人。如今,在缺乏创意委员会监管的情况下,漫威影业如何一如既往地实现票房和口碑双赢,存在不少未知数。
作者:龚灿
来源:《看世界》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