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蓝水是斗“ 武 ”场

浩瀚蓝水是斗“武”场

2018年5月30日,美国海军官网发表第三舰队公共事务部的消息,称第26届环太平洋演习(RIMPAC)将在6月27日到8月2日间举行。这次演习没有中国参加。同一天,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宣布,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稍早前的5月4日,美国海军司令约翰·理查森上将宣布,第二舰队在解散7年后将重建,负责执行在北大西洋的任务。

不难看出,美国海军与竞争对手的大戏正在徐徐拉开帷幕。而就在距今不算久远的冷战时期,以浩瀚蓝水为舞台,美苏两国之间曾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波澜壮阔的海上军事竞赛,并且上演了一幕幕斗“武”的精彩桥段。

一个国家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很容易左支右绌。不过,滚滚铁流足以碾压西欧的苏联,偏偏发展出一支曾令世界瞩目、胆寒的蓝水海军,而没有走拿破仑和希特勒陆海权两难全的老路。

从历史上看,苏联主体部分俄罗斯的海军“始自”彼得大帝改革,本为应付瑞典威胁而设,后长期以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为对手,经多次战争,终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在另一方向,随着沙俄将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北亚大陆收入囊中,俄罗斯亦拥有了漫长的环北冰洋海岸线和同样寒冷的亚洲出海口。

继承蒙古陆权思维,长期局促于南俄平原的俄罗斯,趁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诸帝在位时,一步步向海权国家过渡。习惯跨马舞刀的俄国人,也能扬帆破浪探索未知海域,甚至作环球航行。至19世纪末叶,帝俄海军被公认为全球第三。

然而,帝俄海军大而不强,组建以来鲜遇强敌,与英法等海军强国作战仅限克里米亚之败;后在日俄战争中,惨败给新兴的日本海军,元气大伤,沦为笑柄。十月革命后,经内战和大清洗双重摧残,苏联海军无论武器装备还是人才队伍,均乏善可陈,二战中彻底沦为陆军跟班。

这种窘况有着极大的必然性。仅就地理上看,拥有最广袤陆地和最漫长海岸的俄罗斯,似乎具备海权国家的巨大潜质。然而,其地广人稀,人口集中于欧洲部分,大部分海岸线毗邻寒冷的北冰洋,缺少开发,不冻港稀少;而条件相对优越的黑海和波罗的海都是内海,通往外洋的出入口逼仄,不适宜大舰队展开。

是故,这一阶段俄罗斯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海军传统,始终在沿海防御力量的低水平线上徘徊。而另一方面,相较西欧列强远为丰富的人口又为其“大陆军”战略提供了坚实根基,俄罗斯海军的跟班地位可谓命中注定。

无独有偶,“一大陆、两大洋”的美国,也并非一开始就是海权国家。大洋的天然阻隔给美国人带来盲目的安全感,直到美西战争之前,美国都遵循以欧洲列强为假想敌的“大陆防御”国防政策,对海军并不重视。譬如美国海军在木质风帆战舰向蒸汽铁甲舰更迭进程中极为滞后,至1886年实力甚至不如清朝北洋舰队。

内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海外利益渐多,急需强大海军为本国商船保驾护航。而在现实外交中,美国因海军不强频频吃亏,更是痛感强化海军的必要。马汉的《海权论》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1898年美西战争成为美国海军实践《海权论》的契机。相较美国海军的出色表现,美国陆军在垂垂老矣的西班牙帝国手上完全讨不到便宜。

而在地理上,美国海军也有天然优势。不仅本国海岸线绵长,太平洋岛屿中亦不乏良港,且占领难度小。尽管频受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倾向阻挠,但随着一战后美国作为英国的接班人逐步接手全球霸权,美国海军的重要性只增不减,一举进入“两洋时代”。二战结束后,随着战舰分赴各大关键水域控制水道,美国海军正式进入“跨洋时代”,直至今日。

世界上并无天生的陆权国家或海权国家,更多是基于地缘、人口、经济、外交等整体国情,依时依势做出的综合考量。相较陆军,海军技术含量高,对技战术装备依赖度高,极考验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和财政能力。换言之,搞海军竞赛,既要造得出船,更要烧得起钱。即便如此,付诸实施后,仍可能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偏离既定目标。

冷战期间,美苏海军竞赛的最大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场由陆权国家主动向海权国家发起的角逐。从历史经验看,大凡积极投身海军竞赛的国家通常具有海外利益多或经济依赖海上贸易的特点。而苏联显然是个特例,大洋中常见苏联核潜艇,却少见苏联商船。

这种逆向度的挑战,缘于冷战后的竞争需要。

二战结束,世界进入美苏两极时代。说是两极,实际的大赢家只有美国——不仅本土鲜受攻击,还大发战争财,更一度实现核垄断。严重失衡的力量对比,使得强势如斯大林也不得不采取“积极防御”政策。直至1949年苏联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核垄断,局面才发生显著变化。

1947年冷战开始,面对美国制空权加核轰炸的强力组合,苏联另辟蹊径,通过提升火箭运载能力不仅首先将卫星送入太空,更使弹道导弹技术成熟,解决了远程核打击的难题。美苏争霸进入令人怖栗的“恐怖的核平衡”时期——赫鲁晓夫手捏火箭与核弹,艾森豪威尔则鼓吹“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的目光都集中于空域,时刻提防核弹从天而降。苏联海军向来缺乏话语权,而为赢得二战立下汗马功劳的美国海军,也输掉了海空优越性论争,让位给独立成军不过数载的美国空军。

美苏“核恐怖平衡”态势下,美国首先作降温处理,肯尼迪于1961年将安保政策调整为“灵活处理”战略,即在维持核均势前提下发展常规军力,以多元化武力应对各种规模、烈度的战争。苏联的回应略显滞后,直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才开始调整。

古巴导弹危机缘起于苏联在古巴铺设导弹发射井,本是迷信导弹加核弹的赫鲁晓夫的一记大手笔,却汹汹而去,怏怏而归。苏联人尴尬地发现,在美国海军绵密布控下,根本无法将导弹运进古巴。苏联决策层得到耳光,海军却得到发展契机。赫鲁晓夫一下台,勃列日涅夫改弦更张,采取核武与常规武力并重的新思路,两极争霸的舞台从天空移到了海洋。苏联海军在1966年拐入超车道,开始正式挑战美国。

苏联有的是底气和美国顶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很适合尖端科技和军事工业;勃列日涅夫初期相对审慎的施政使经济出现大起色,1966-1970年第八个五年计划成果斐然,GDP年均增长率5.1%。苏联海军今非昔比,既造得出船,也烧得起钱,大型舰艇纷纷下水,用现在的流行语形容就是“下饺子”。相形之下,美国衰到谷底,军费被拿去填越战的无底洞,老舰渐次退役,却没钱购置新船,青黄不接,只好坐视对手壮大。

尼克松的缓和战略,更让美国海军囊中羞涩。穷则思变,1970年少壮派海军作战部长埃尔默·朱姆沃尔特为应付高频出没的苏联潜艇,鼓捣出所谓“制海舰”概念,类似于缩小版的航母,技术含量低,是预算削减背景下的无奈之举。

随着苏联海军飞速崛起,舰艇频繁出没,1960-1970年成为美苏海上事件高发期,各种奇葩意外不断:譬如1967年美舰“步行者”号在日本海梦游,连撞两艘苏舰;有苏联潜艇潜入美东海岸,被美舰电缆缠住。

海上事件频发令美苏双方意识到,虽然比不得核大战和地面战争,海上摩擦同样可能擦枪走火。有鉴于此,美苏两国以罕见的共识和高效于1972年签订《防止海上事件协定》,对舰艇海上相遇如何互动进行了规范。然而,协定只能限制后果,并不能改变格局。

1973年,美苏在地中海发生冷战期间最严重的海上对峙。事件缘起于第四次中东战争,苏联支持的阿盟遭美国支持的以色列“逆袭”,苏联打算直接干预,其地中海舰队准备前往红海,由此与美第六舰队发生对峙。对峙以美军主动后撤收场,苏军大胜,美苏海上攻守易势。

美国海军的低谷,直到1980年里根上台才算触底反弹。经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美国经济进入持续繁荣期,连带军费看涨。里根提出“海洋控制论”,以及“600”造舰计划,通过延长老舰服役年限、旧战列舰导弹化改造和增造新式军舰的方式,将海军主战舰船从415艘扩充到600艘。

美国海军迎来了福音,而苏联海军却等来了丧钟。苏联经济的持续低迷不仅让海军发展停滞,连维持既有规模都难。1988年苏联海军在黑海对峙中“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豪迈绝响中达到巅峰。然而,仅仅三年后,苏联解体,上千艘舰船或报废,或销毁,或贱卖,苏联海军成为历史。

长期以来,海军军备竞赛项目单一,无外乎增加水面舰只数量、吨位和火炮数量。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潜艇,20世纪发明了飞机。相较从风帆到蒸汽和从燃煤到燃油的动力革命,潜艇与飞机的问世,彻底颠覆了海战传统格局,产生了两种革命性新思潮——水下破袭和空中打击。潜艇不断更新完善,飞机与水面舰只结合,催生出航空母舰。

美国最早将潜艇军用,但对其前景估计不足;俄罗斯将潜艇用于近海防御,主司布雷。直到一战德国开展潜艇战,才彻底展示出潜艇的巨大能量。航母由英国发明,很受重视,只是一战过后英国没米下锅,未得发展。日本和美国敏锐察觉到航母的划时代意义,大力发展航母。二战过后,航母成为美国海军的核心作战单位。

二战证明了航母的价值,也暴露了潜艇的短板。水面舰只既可作为作战平台,也可作为运载工具,兼具打击和兵力投放双重职能;而潜艇只能用于破袭,且航程、携弹量均有限,但最大优势在于隐蔽性,加上成本低,备受海军后发国家青睐。

二战于苏联是两个陆军强国的战争,海战是个空白,潜艇加鱼雷艇的搭配防御近海勉强够用,对美国海军只能仰视。冷战初期,斯大林有建大舰队之志,却碍于现实无贯彻之力。至1964年之前,苏联海军的建设思路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字展开,这一点,与美国不谋而合。

海军核化目标有二,即动力核能化和作战核武化。前者增加作战半径和巡航时长,后者提升打击威力。两个目标由核领先的美国抢先实现,苏联慢了一拍,但对核的狂热使得苏联海军后劲十足。

苏联海军最初选择重点发展核潜艇。导弹潜射技术的问世,加上隐蔽性、大威力核武和不绝动力,使得核潜艇成为最理想的二次核打击力量——潜射与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构成“三位一体”核威慑。

美国最先发明核潜艇,但苏联核潜艇最多,最盛时达360艘之多,远盖美国的96艘。这与苏联的地理特点不无关联: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困难;水面舰只遇冰难行,而潜艇可以在冰下行走,不受寒冷气候影响——事实上,苏联大部分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方舰队。

潜艇占得头筹,但水面舰队一直是苏联的弱项。这有基础薄弱的历史原因,但更多取决于苏联最高决策者的思路。斯大林属意航母大舰队,赫鲁晓夫重视弹道导弹,甚至认为核武时代“航母是浮动的铁棺材”。然而,潜艇的作用仅限于打击,而随着苏联军事触角的不断延伸,兵力投放的短板暴露,对于水面大舰队的呼声渐高,海军建设方针开始转向航母派。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第一艘航母下水,1976年服役。首代莫斯科级、二代基辅级带有浓厚的炮舰遗风,至三代库兹涅佐夫级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航母。1988年开工的乌尔扬诺夫斯克级,更是苏联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只是,因为经济拮据时断时续,至苏联解体新航母仍未完工。

强梁如苏联灰飞烟灭,海军穷数十年之功攒下的雄厚家底瞬间毁于一旦。冷战期间美苏海军军备竞赛,考验的是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苏联海军的底气来自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经济红利,而美国海军的低迷同样拜经济下滑所“赐”;不管潜艇还是航母,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选择项。仅就军事竞赛本身而言,苏联海军并未失败,却因为国家解体不败而败,美国海军同样因国家竞争胜出不胜而胜。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主义的美国向来有太平时节削减海军的传统,故而有“美国海军最大的敌人是美国国会”的戏谑说法。冷战结束,战争威胁降级,海军跟着缩水,作战舰艇从1987年的594艘逐渐减至目前的277艘。

遥想里根当年,遏苏联崛起,雄姿英发,胸有沟壑,数载间,艨艟斗舰六百。今日美国,大抵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初现繁荣景象,再来一场海军竞赛似乎不是什么不堪重负的游戏。

 

作者:赵博渊
      来源:《看世界》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