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微笑”的国度是哪里?

一个情迷微笑的国度

导语:斯里兰卡的上空满是浓郁的香料味道,这片乐土的魅力则凭借香气的弥漫,罩于古城神殿,寺庙森林之上,露出迷人的微笑。

这个以前被称之为“锡兰”或“狮子国”的南亚古国,其佛教的历史贡献和地位确实令今世的人们所不能小觑。除了佛教文化,斯里兰卡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是很值得世人们去关注、研究和领略。斯里兰卡政府尽其最大的努力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研究、发展和交流的文化政策。首先抢救那些濒临绝迹的重大文化遗产,据说,斯里兰卡拥有八大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斯里兰卡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刻艺术都是不但丰富繁盛,而且源远流长。

斯里兰卡的传统艺术中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音乐,叫做“僧伽罗音乐”。这种音乐的最大特征是烙有深刻的古印度文化的印痕。早在古僧伽罗王朝时代,国王经常派遣使臣或精通音律的人去印度学习音乐。今天存于斯里兰卡最早的音乐教科书资料就是当年康提王朝末代国王派人前往印度取来并又请人翻译而成。僧伽罗音乐的乐谱有7个音阶,分别由7个僧伽罗字母表示。这种音乐不用简谱,五线谱是西方殖民统治时期被传入的,可是一直没有被推广普及。据说,斯里兰卡的古代乐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一说竟有六十多种),然而,真正能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的仅有20余种,其中,最为常见(常用)的有雅克鼓、凯特鼓、椎击鼓和乌贷吉鼓等。

至于舞蹈,僧伽罗人很早就在他们的宗教仪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载歌载舞。因此,和我国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样,僧伽罗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过,他们的舞蹈则主要以鼓乐伴舞,因此,其舞蹈的节奏感极强,舞蹈者往往是随着鼓乐翩翩起舞,四肢和躯体随着鼓乐节奏做出各种舞步和身体的旋转变化,同时伴以抒情和柔软的手部动作,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优美舞蹈造型。僧伽罗舞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种,那就是康提舞(又称高地舞)、低地舞和萨巴拉加穆瓦舞(又称中地舞)。在这三种舞蹈中,前者(康提舞)是被公认为是斯里兰卡最具典型、最纯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由此足见该艺术种类在斯里兰卡国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与舞蹈一样,同是作为造型艺术的僧伽罗绘画,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基于寺庙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世纪,人们就已懂得用油和朱砂调合而成作为装饰颜料,用以装点寺庙建筑,如阿努拉德普勒的鲁梵维丽萨亚佛塔或壁画等。西格利亚古城堡的这些壁画是斯里兰卡迄今尚存的最古老的僧伽罗绘画作品,距今约1400年。这些古老的绘画作品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堪与印度的阿旃陀、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古代东南亚艺术的四大奇观。此外,迄今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于波隆那鲁瓦古城壁画和康提古城绘画亦均堪称是僧伽罗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作品的风格和内容主题都与佛教学说和佛教活动密切相关。

建筑和雕刻按范畴划分,也同属造型艺术。斯里兰卡的古代建筑、雕刻艺术也是相当的了得。翻开这个国家的城市建筑史,早在2000年前,即公元0世纪前后,僧伽罗人就凭其卓越的智慧建成了布局合理、规划细密周全的古代城市、庄严宏伟的佛塔寺庙、辉煌灿烂的王室宫殿和宫墙城堡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等,从而显示出僧伽罗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懂得和掌握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阿努拉德普勒的鲁梵维丽萨亚佛塔就是一座在整个斯里兰卡古城中体现古代僧伽罗人的建筑水平,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大型佛塔。这座建筑可谓历尽风雨,饱经沧桑,在经历了印度军队的屡次侵略而频遭毁坏后,现在塔高只有55米,然而,据说在其刚完工之初的高度有110米,即现在的高度比其原初的高度矮了约一半。舍利佛塔四周建有一堵围墙,其墙面上饰有上百头呈并肩站立状的精美大象群体雕刻图案。这座建造于公元2世纪、被世人公认为是由杜图伽摩尼国王建造的最美的建筑,也是斯里兰卡古代建筑师精湛技艺的结晶,当之无愧地堪称僧伽罗民族建筑的杰作和典范。此外还有西格利亚的古城堡遗址。

这座于公元5世纪修建于西格利亚石头堡垒——狮子岩上的古代建筑,是一座扎扎实实构筑在橘红巨石上的空中宫殿。凡是观赏过此座建筑遗址的旅者,都无不为之惊叹。建筑原高200米,高高耸立于狮子岩上,犹如沧茫平原上骤然突兀起的一座天外飞来峰,悬崖陡壁,横空出世,如果从高空鸟瞰,俨然是占地70公顷古城的最后一道森严壁垒。该建筑有绘画,有雕刻,举世闻名的西格利亚《天使般的少女》壁画就在岩石的一个被受到保护的偏角部位。在狮子岩的最上端顶部,建有王室宫殿和国王、王后的泳池等。据说,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登上西格利亚峰顶。西格利亚建筑遗址作为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世界级珍贵遗产和奇观,不仅有着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的壮美奇景,更有着造化不能为而为之的巧夺天工。尽管今天来自世界各国的旅者,当其登上顶峰,或许会令其失望,因为,15个世纪以前的王宫早已荡然无存,迄今遗留下来的也就是一些红砖地基、石头台阶。昔日奢华已极的辉煌宫殿已经不再,然而,峰顶的景色依然美妙迷人。

以上所述的斯里兰卡文化,乃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以佛教为核心的国家民俗文化。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从广义宽泛的文化视角,再来谈谈反映斯里兰卡民众生活和习惯的民风民俗。

斯里兰卡这个国家真是很有意思,由于它的文化根源与印度有着深刻的历史关连,因此,体现在今天的民众生活方式和习俗等方面,也与印度十分接近或相似,比如,在用餐的习惯上,斯里兰卡人与印度的习惯一样,也是用手抓吃饭(专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不洁)。斯里兰卡人,可能是由于热带气候消耗大等原因,其男人和女人个子都并不高大。他们的人种和肤色就不用说了,无论男女老幼,绝大多数呈黑色、亚黑色或深棕褐色,富具典型的南亚人特征。不过,经过此行仔细实地观察,我发现,斯里兰卡人一点儿也不难看,尤其是女孩儿,甚至可以说相当漂亮。男人们个个黑得静穆沉稳而庄重,小火子们大多俊朗挺拔,曲黑的头发下深藏着炯炯有神的双眼,面部轮廓清瘦,其神态健硕、朴实而温良;女人们,尤其是十七八岁少女,她们的皮肤不仅富有弹性,而且光洁细腻,牙齿雪白,眼睛乌黑而又明亮,虽然肤色偏黑,然而却黑得生动而俏丽,犹如黑色的郁金香,尤其是那些信步徜徉在首都科伦坡大街上的二八姝丽,她们与生俱来长着一对长而弯卷的睫毛,眼神会说话,与人谈笑间,扑闪扑闪地格外迷人。每当看到一群饱含青春活力、正值豆蔻年华的姑娘们迎面走来,给人们的感觉犹如飘过一团瑞洁的祥云,风情洋溢而又瑰丽芬芳!总之,斯里兰卡也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国度,无论你走到哪里,都随处可见。在着装方面,爱美的斯里兰卡人也颇为讲究,女性,无论是姑娘还是少妇,往往是爱穿纱丽的很多,尤其是在结婚的庆典上,纱丽对于行将出嫁的新娘更是必不可少的首选服饰。很多斯里兰卡的当地人,他们长年不穿鞋,包括许多美丽而又年轻的姑娘,这也许是因为热带的气候或传统生活习惯等原因吧。

由于该国政府对烟酒控制得很严,平时在街头和社群场合很少见到有抽烟的,所有超市和大型商场都没有酒卖。斯里兰卡人如一定要抽烟喝酒,那就必须去“烟酒专卖店“购买,这是政府的规定,人们必须遵从。后来倒是在加勒这座海港古城中,碰巧遇到了一家冠以英文“WINE STORE”的商店,这里酒的价格倒是不贵,例如一瓶当地产的“狮子牌”折合人民币5.80元左右。还有更有意思的,那就是香烟可以拆包后论根卖,可能既与这个国家的传统经营方式有关,也折射出消费能力。由于斯里兰卡过去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内战,现今的经济仍不发达,其国民的人均收入也并不高,一般居民月收入大约人民币1000-2500元左右。当然也有导游、银行和翻译等行业比较偏高。

不像在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去斯里兰卡工作的中国人很少,也有一些,这些人一般都是从事经商、旅游、翻译或修建道路、港口等。斯里兰卡的中国餐馆很少,许多中国游客到了那里后,常常为吃不到一顿像样的中国餐而抱怨。当然,只要不怕花钱,也能吃到像样的中餐。在首都科伦坡,有一家稍具规模的叫做“大北京”的餐馆,中国菜就做得很不错,麻婆豆腐和北京烤鸭全有,味道也确实不错,但是要价也让人咂舌。

斯里兰卡政府对国民买汽车征税很高,在当地的人看来,有车的,不怕高征税者,不用问,基本都是富人。斯里兰卡迄今已有了自己的高速公路。据说这条高速公路约长180 公里,是由中国援建的。总算也是这个国家高速公路现代化的零的突破,就这一点,它也比同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东盟成员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要强。最近,中国投资斯里兰卡,帮助该国开发建造科伦坡港口城。

由于斯里兰卡是最后由英国统治的殖民地,所以,它的道路交通规矩迄今仍与我们的香港一个样: 靠左行驶。说起斯里兰卡的道路,真的没法恭维,旧街陋巷比比皆是。当然,实事求是地说,诸如首都科伦坡的城市中心街区,还是相当不错的,有的街区每当夜幕降临,也是灯火阑珊,人潮涌动,富具现代大都市的格调、气息和节奏。

不过,与任何一个国家一样,每个国家的城市和乡村,都是在景观和风格上存在着迥然的不同。就在我们从首都科伦坡到古代都城康提的行程旅途上,倒是领略到了满目的蜿蜒山道、 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教堂神庙……甚而道路两旁一闪而过的古风村落。爱瞅野景的我,时常在不经意的车窗眺望中,看到那充满风情、别开生面的一幕幕生动的人文景象:炎炎烈日下,一位穿着杏黄色僧服打着阳伞背着包裹戴着一副似乎是近视眼镜的中年僧侣,目光平视,沉稳而又庄重地款款前行;捂得严严实实的年轻穆斯林少妇怀抱着尚未周岁的幼儿,在没有母辈或夫君的陪伴下孤独地向着心中的目的地一往无前;正值烈日当空舞之际,视野内出现了一群群背着小书包、胸前系着小领带的学生们陆陆续续地似乎像是离校返家,经过向导游打听,才知道斯里兰卡的小学生下午1:30 就放学了。

斯里兰卡的教育也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学校一般重视英语教学,而私立学校则以教国语为主。斯里兰卡的国语是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此二种语言同时也是该国的官方用语,而斯里兰卡的上层社会,基本通用英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阶层大多属于精英阶层。上私立学校,费用很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旅行的大巴继续在行进,偶尔又瞥见从远而近姗姗走来的泰米尔村姑,她在车外,我在车内,行车与路人交汇间的一刹那,芸芸众生间彼此目光的偶尔对接和相视,这种瞬间的视觉对接也会给人以某种心理撞击,这种人文情感没有国界,也不分男女老幼,更不会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妙不可言。

斯里兰卡整个国家民风古老而淳朴,可能与这个国家举国崇尚以慈善为本的佛教信仰不无关系。斯里兰卡人爱微笑,灿烂的笑脸总是挂在他们的脸上。记得那天去加勒古城,不期而遇地碰到了同样也是前来观赏的斯里兰卡人,无论是单个行人,还是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的人们与我们迎面相遇,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主动与我们这些异国游客打招呼,并且附上一张张发自内心喜悦的灿然笑脸。无论住宾馆,还是人在旅途上,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斯里兰卡人,都是溫良谦恭,热情有加。斯里兰卡人对我们中国人也确实非常友好,他们对前去他们国家观光的中国游客充满好感和敬意,因此,我们被倍受欢迎。这一点,一点儿也不亚于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巴基斯坦人,我们的“巴铁”。

期间,我也与当地的斯里兰卡朋友略作交流,从中也了解到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真情实感。有一次,在康提宫与当地的一位大学教授闲聊,当他知道我是来自北京的中国人,是位编书者之后,很感兴趣,他对我说:“中国好,中国人好,中国虽然很强大,经济强大,军事强大,但不侵略别国,不欺负人”,他还说:“中国一直帮助我们,而且是无私帮助”。看得出,这位斯里兰卡有识之士说的是真话,且全是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这些对中国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代表了斯里兰卡人民对中国的谢意,也折射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情感。的确,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斯里兰卡的国家发展和稳定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不但在长达25 年的内战时期,中国给予斯里兰卡政府军必要的军备支持,而且在战乱结束后的国家战后重建和发展时期,同样一以贯之地继续给予斯里兰卡诸多帮助,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大部分道路建设、机场、码头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等。当然,斯里兰卡也很懂得知恩图报,上文提到的中国在该国首都科伦坡投资建设的拥有99 年特许权的大型港口城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尽管在那里逗留的时光相当有限,但它给我们留下的却是刻骨铭心和永恒。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和壮美,同时也感受到了世上最纯美的“蒙娜丽莎”之人文微笑,感受到了世上还竟有如此美妙的海滩和迷人的海浪,还有那如此深宝石蓝般的万顷碧波、漫山遍野的举国茶林、富具南亚风情的黄金椰子、笃信佛教的僧伽罗民族、悠然自得的高跷钓鱼、满面春风的泰米尔族少女、民风淳朴的山地乡民、烟雾缭绕的佛教寺院、香飘四溢的锡兰红茶、静谧幽深的丹布拉石窟、供奉佛牙的玛丽卡瓦寺庙、穿梭在山林间的海边火车……

作者:秧秧
      来源:《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