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探险城市的“神秘”角落?

探秘荒废了的记忆

导语:或许是厌倦了现实的乏味平淡,才会被虚诞的梦境所吸引。这是一个离奇的梦,也是冒险者的乐园。

城市探险——urbanexploration,顾名思义是对城市的一种探索,城市探险活动最早源于18世纪的巴黎,近几年才传入中国,受年轻人青睐,正逐渐成为当今流行的休闲活动。

△和煦的冬日阳光照进首钢废旧的厂房里,穿着红色衣服的孩子,给这里增添了一抹亮色。

与大自然探险不同,“城市探险者”目标建筑都是城市中的神秘角落,可以说就像是美剧《邪恶力量》的现实版,在过去的城探经历中我曾经为了进入到一些不允许公众进入的地方。采取了各种手段,比如乔装变换各种身份,保安、摄影师、外联制片以及职工家属、还有各种局的员工等...

在过去的6年里我走访了全国各地几百个各种类型的废墟,其中包括废弃的工厂、剧场、礼堂、教堂、学校、医院、地铁隧道或由于某些原因遗留的建筑等,进行探寻的探险活动。这些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不能再生和不能保留。会使人带有惋惜的心情融入探险运动中,使得活动更加富有刺激,惊险,更激发人们对近代文化内涵追溯回味!在刺激、惊险的旅程中,以一颗孩童般好奇的心和一种敏锐的眼光重新打量所生活的城市。

这些看似被遗忘的地方,其实埋藏着许多秘密。

发掘遗漏的闪光点

关于城探地点的选择,主要是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确定目的地。但不透露废墟的具体位置,是城市探险圈里面不成文的规矩,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废墟,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探险者的安全,在荒废了几十年的废墟之中,部分建筑多已倾斜、倒塌、地面塌陷并伴有毒虫和蛇狗等各种安全隐患。且有些地点虽然废弃,但也属于个人、公司,或者政府,并仍有安保人员值守,冒然进入内部,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风险。

△废弃的KTV,挂着大油画的墙壁,斑驳的皮沙发。

为了拍摄这些“无人之地”,需要历经艰辛,以我个人來说,曾因城市探险多次被带进派出所。有一次在拍摄某部队内部废弃礼堂时被抓,没收手机、相机,并连续审问了2个小时后,被移交公安机关。但这并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和对废墟探险的热爱!

找“点儿”是城市探险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城市探险的乐趣之一,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查看卫星图、根据植被判断方位,甚至可以根据图片的拍摄时间与光线,推断出地点的经纬度!并结合作者发布的信息、影像、图片描述,查找到蛛丝马迹的线索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最终锁定目标位置。

印象最深的,是我曾经为了查找一个隐匿在地下的战备医院,不仅多方打听,并结合图片线索与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通过遗落在地上的旧报纸找到了突破口。由于路途遥远,我提前找到一位当地的朋友帮忙跑去拍照,确定位置后,第二天一早驱车前往。但由于之前的帖子年代久远,如今已时过境迁,地面之上已经改造利用,并且加强了安保,还在每个角落安装了监控设备,无法进入。不甘心的我,在当地找旅馆安顿下来,并去观察保安的换岗时间,最终选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夜色的掩映下,独自潜入了这令我朝思暮想的遗落之地,一睹了那恍如隔世的美!

在城探的时候,阻碍有很多,拍摄是辛苦的,更是危险的。有一次我在探访东北一处废弃的钢铁厂时,门口的十多只野狗一起向我冲了过来。整个厂区占地面积巨大,荒无人烟,有几组镜头必须爬到百米高的烟囱上和炼铁高炉上,稍不留神就会失足摔下。我还意外的发现在一些树下和草丛中放置了大量的钉式捕兽夹和陷阱,回忆起之前群民说这里常有野猪出没,我才放弃了用石头触发机关来避免误伤自己的想法,因为这可能是我在逃跑时最后的救命稻草,同时也再次为我的安全敲响了警钟。

后来在去拍摄一处肿瘤医院时更是阴森恐怖,由于建筑的年久失修,墙壁开裂,屋顶漏雨严重,走廊的木头已经腐朽,并长出许多奇形怪状的毒蘑菇,突然我一脚踩空半个身子卡在了两层之间,还好我的三脚架帮我支撑住了屋顶的大梁才没有掉下去,但这也让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经过这一番折腾相机已经不工作了镜头后来也返厂去维修,虽然无法完成拍摄,但我还是走完了整个建筑,并在顶楼的一个化验室发现了二具人体标本和很多泡在福尔马林里的病变器官。

还有一次是为了拍摄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几个地堡,整个拍摄过程只有我一个人,抛去背负沉重笨拙的器材翻山越岭不说,废墟周边的环境更是给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我手持柴刀一路披荆斩棘,途中还遭遇了野狼,我扔下背包慌不择路,最后连滚带爬的上了一颗已经枯死的红松才侥幸躲过一劫。

△昌平某处的博物馆里,藏着一架废弃飞机的机舱。

其中有两个地堡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洞口有一个很大的马蜂窝,我想用烟火把马蜂赶走,最后脸上被蜇了几个大包只好作罢,还有一个地堡里面住着一只野生动物,我刚走到门口它就飞快的窜了出去,并迎面把我撞了一个跟头,难道是传说中的“雪泥马”(狍子)?好不容易进到里面,还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动物尸体,那个味道充满了整个地堡,即使带上了防毒面具,可还是能闻到那一阵阵的令我作呕的味道。

东北之行结束后,我逐渐意识到城市探险其实安全才是第一原则,探险不是冒险,必须告别独来独往的风格。城市探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之后我便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探险队伍。

沧海桑田,时光无声叹息

城市探险之所以令我着迷,不光是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无数记忆,还有它在不同环境和时间下,所呈现出的秋叶残阳一般的独特之美,这才是最令我心动的。

这不是最后的晚餐,未来也非命中注定!废墟是时间的缩影,是城市空间的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过渡形态,它停泊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虽然建筑的外观可能有些颓垣废址,但我却能从中感受到一股不朽的气息,永恒的气息!

△早已不再使用的老剧场,一排排的座椅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

城市废墟,是城市环境变迁过程中的遗留物。城市废墟充满了末世氛围,这些被弃置已久的空间,拥有独特的荒凉残缺的美感,许多人都为之着迷。走入一座城市的废墟,仿佛能透过这座废墟的空间,看到它的过去。让我们想到这个城市的勃勃野心,想到隐藏在这个城市的许多阴谋与企图,当然也想到这个城市的腾飞梦想。

对于废墟,不同的人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想要改变它,使它重新拥有活力;有的人热衷于接近它、与之对话并且记录。

大白天在一条无人无车的、宽阔的马路上骑行了几公里,少有的能感受到一种光天化日之下的强烈的恐惧感。这种迷幻的感觉,一度让我以为是坠入了某个平行时空,标准的科幻片。而废墟的意象越是荒芜,越是不毛,它所能够激发的想象力的振幅也许就越大。它因此引起的对于人的联想也就越丰富。因此,废墟上虽然一无所有,但却是与可能性相通的。或者说,废墟就是不可知的可能性本身。

就像余秋雨老师在《文化苦旅》中所说的: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讓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我想,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是的,废墟不代表恒定与不变。正是在废墟这个令人感到残酷的意象里,也许也同时存在着可以令人鼓舞的未来与兴奋。不管是什么样的未来,至少当下的废墟是一个最具诱惑力的对象。可惜的是,能够感受到这种魅力的人,实在太少。

探索废墟 发现历史

△首钢厂房。室内堆满废置的材料,窗外已经是春意盎然。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这句话简洁而鲜明的表达了城市探险爱好者对废墟的尊重与热爱。

其中以“寂静岭”式废墟最有意思,由于某些特别的原因,需机缘巧合,或在某一特殊时段达成特定条件、满足天时地利人和、切换表里世界,否则只能望而却步,这类废墟有着不同于一般地点的神秘感,而且保存完好,信息量大,犹如一颗被深埋于地下的时间胶囊。

发现历史,自然少不了当年的图片,我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收集各地废墟的老胶片,很多废墟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人员在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迅速撤离,所以自然会遗留下许多当年的老物件,这其中就包括老胶卷。

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相比文字图片可以更直观鲜活的去表达。这些影响打破了时间对我们的束缚,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进行深度体验。胶片中的影像,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直接一睹当年的审美风尚与时代风貌。

但由于城探中那些不成文的规矩,我每次只能携带笔记本电脑与底片扫描仪重装进入废墟,而有些底片没有被显影,所以还得在漆黑的环境下进行作业,由于是废墟里的胶片所以其内容多少会与地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使我对废墟的理解与历史有着更深一层的解读!

目前我已经扫描了近万张胶片,有些底片因发霉增加了维度,时间的质感,转化为一个隐喻。仿佛堕入时间的染缸,霉变物,滋味特殊。通常的角度和表情,显现出怪诞;熟悉的情景,亦渐疏离。 当年之平庸物,化为不寻常的奇景。 如此,蓦然回首,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隔岸观火,逝者如斯。

通俗的说:只有被遗忘,被遗弃,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废墟中周转一次,无名照片中被遗忘的时光才被镀了一层金,挖掘出来才更有被关注的价值。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座“文化大革命”期间,从“备战”的方针出发建设的大型电厂,当年中央为了防御苏联对北京空袭时发电厂遭到毁灭性破坏,隐藏在深山之中,据说是当年林彪在飞机上亲自选的址,而如今大山深处的“三线厂”旧址依然存在,倒塌的厂房、岌岌可危的宿舍,虽然已破败不堪,但还是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我在厂区的老楼里面我找到了大量的工业胶片,和一些已经有些模糊的黑白集体合影,默默地记录着 曾经有那么一群老一辈革命工作者,以火一样的激情、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各种艰难险阻的果敢作风,顽强地奠定了今日中国的基础,才换来了宝贵的和平,为中国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如今都已两鬓斑白,他们或许就是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他们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但这段历史,绝对不能被人们所遗忘!

一个以西游记为主题的中国第一家具有美国迪斯尼特色的大型水下观赏型游乐园,是一九八五年中日合资兴建的,这里承载着许多人的美好回忆,这其中也包括我。故地重游,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虽然几乎所有的游乐设施都还在,但时隔多年,很多东西都覆上了时间的痕迹,透过它们,脑海中不自觉的重现当年游乐园一片繁荣的景象,仿佛还能听见大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水下地宫,我找到了当年兴建初期的规划图纸,与最初的设计方案被拍成了胶片,并制成了幻灯片,但和最终建成时的样子完全不同,虽不知为何,最终没有采用这套方案,但对于追溯游乐园兴建初期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填补了一段空白的历史。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我为了寻找已被拆除的某工会剧场的照片,经多方打听均无人知晓,后经已经退休的工人老大哥指点,走进了工厂的老办公楼,由于大楼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房,但由于拆迁补偿等问题,拆了一半就停工了,残垣断壁随时可能坍塌,地面上的尘土足有一个瓶盖那么厚,照片都掩埋在了尘土之下,所以我不得不找来扫帚,给废墟来了个大扫除。最后在一个暗房之中,发现了剧场的照片,还还意外的在一个老牛皮纸信封中,发现了几张胶片,最后扫描出来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居然是邓颖超同志参加活动时的珍贵影像资料!

△首钢里炼钢的大型机器设备,足有7、8层楼高,可见当年的辉煌。

我为了纪念这个工厂,我还特意收集了一套已绝版的工厂内部粮票,最后,有幸被老大哥推荐进了工厂内部群,我把这些经历讲给他们听,把照片分享给他们看,勾起了许多厂内老人的回忆,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在这些遗迹中所发现的历史,是所有教科书上都不曾书写过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就像在寻一场梦,尘封在记忆中的胶片。这里面有许多被大家所遗忘的故事与当年的流金岁月,我捡起的不仅仅是一张张照片 更是这里曾经的历史、荣光与梦想!

恐怖故事,你相信吗?

废墟探得多,总会被问起有没有遇过灵异的事件

我们城市探险坚决不搞牛鬼蛇神这类迷信的东西。我们不信鬼神,但也不会去亵渎神灵。我们不会去搞什么所谓的灵异探险靠噱头去吸引别人关注。我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探索废墟,发现历史这方面。

△供热厂里,曾经运送煤炭的一个皮带走廊,如今只剩下些许的煤渣和飞进来的鸽

城探这些年,随着探索半径扩大,关注点渐渐变得不同了,从对于刺激、悚栗体验,对于视觉美感的追求,转向建筑物和城市空间的历史。现在,只要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废墟,我会尽可能做足调研功课,把建筑物的生命轨迹放进社区、城市、时代发展脉络中加以对比。我常想,建筑跟人的命运是何其相似,城市景观的解构和个体生命的死亡一样猝不及防,很多时候它们被遗弃、被遗忘,并非由于老旧、丑陋或是失去功能,而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和欲望随时改变,旧的欲望不断被新的梦想所取代,而我们所珍视的种种物件最终都会随同我们的记忆一起,终于萧瑟。

每一次探寻,都是为了追求新奇的艺术,不但能满足少年般永恒的好奇心,还能连接神秘的历史,甚至找到通往过去的钥匙。

城市探险与自然探险不同,在大自然中探究寻觅,在树林或野外挖掘奥秘是一种探险方式,而城市探险所针对的人类文明足迹探寻意义更重。

在探险之后,我都会问自己:这些曾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建筑为什么会没落?它们曾在历史中有着怎样的地位身份?又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沧桑?

在废墟附近遇见当地的居民,他们会告诉我这些废墟的历史,有时候和百度百科说的完全不一样,觉得很有意思。最重要的是,探险能够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一座城市,与它背后所不为人知的故事。

事实上,废墟对于每一个探险者来说,是城市的历史,是即将被遗忘的过去,也是人类可能面对的未来。那些承载着昔日的梦想和野心的建筑實体,在短短的数十年间,甚至数年间,沦为后世界末日般的场景。它们犹如耶路撒冷之于基督徒,是每一位探险者心中永远的圣地。

废墟中隐藏着时间的力量,任何物种都无法与之抗衡。正如《西部世界》里,机器人对人类的警告和宣言:

“总有一天,你将消亡,将和自己的同类一起被埋葬。你的梦想都被遗忘,恐惧都被磨灭,尸骨将成为尘土,而新的神明将漫步于这尘土之上。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属于你,也不属于之前来过的那些人,这里属于尚未到来的人。”

△七八十年代的歌舞厅,天花板已经脱落,悬挂在中央,仿佛旋转颠倒了这里的空间和时间。

来源:《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