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马可·波罗故乡行

马可·波罗故乡行

导语: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尔丘拉的恢弘壮阔一直吸引着希腊人、斯拉夫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热那亚人和克罗地亚国王艳羡的目光,更诞生了一位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愉快的陆地游结束,在斯普利特码头登上“亚德里亚皇后号”,开启一段美妙的亚得里亚海航行。达尔马提亚海岸地区集中了克罗地亚大部分的旅游资源,要欣赏“世界风景最美的海岸”,船游自然是个不错的方式。上午游船通常会停泊在某个景色优美的海湾,让大家下海游泳,或者晒日光浴,中午船上的厨师会准备一顿美味的海鲜午餐,下午停靠在名胜古迹所在的岛屿码头,自由观光,晚上觅一处特色餐厅品尝当地风味美食,之后再回到船上睡觉。

为期半个月的自由行,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是亚得里亚海的阳光。当我带着救生圈鼓足勇气跃入大海,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天蓝水蓝,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我,那一刻,浸在海水里,荡啊荡,刺眼的阳光,眼前逐渐蒙眬,漂远了,直到同伴游过来带我回到船边,才结束了亚德里亚海上的美梦。然而阳光和大海,不是克罗地亚吸引观光客的唯一“法宝”,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明古迹,多达七处世界遗产,那些中世纪小城是如此精致秀美,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克罗地亚上千个岛屿,只有50个有长住居民,这条航线途经最著名,也是风景最迷人的几个海岛。午后慵懒的阳光中,游船抵达这座以希腊神话命名的古老城市??——科尔丘拉,从海上远远望去,位于突出的半岛上,扼守着海角,质朴的建筑整齐有序地排开,城墙、教堂尖塔、文艺复兴式的市政大厅,布局紧凑精美,同样是典型的达尔马提亚海岸小城,却散发着更为厚重的历史感。

这座小城对中国人来说很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这里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乡,估计所有人都会惊讶不已,就像我原来以为的那样,马可.波罗不是意大利人吗?1254年出生在威尼斯啊。13世纪,科尔丘拉归威尼斯王国管辖,原来如此,过去属于意大利威尼斯,现在则属于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岛便被冠以“马可·波罗故乡”之名。据说两个国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都想把这个名头归为己有。

克罗地亚与意大利仅一海之隔,自罗马帝国时代开始,至中世纪威尼斯盛世,都深受意大利的文化影响。科尔丘拉完美地保留了16世纪威尼斯城镇的风貌:罗曼式-哥特式的圣马克主教座堂,带有美丽的威尼斯哥特式回廊的15世纪方济各会修道院,市议会会议厅,前威尼斯总督府,中世纪本地商人贵族的宫殿等等。

古城面积并不大,一个小时便可转个遍,整座小城建在一个圆形山包上,布局呈“鱼骨状”:主街道是大骨,一条主道穿过城门一直通向另一端,其他所有的小巷都呈鱼刺状向两边发散。道路由高到低,走不了几步就要下几级台阶。据说设计初衷是为了每条街都能享受到热情的阳光,同时又能避免强烈的海风袭扰。

科尔丘拉守卫着该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通道,直到18世纪之前,这里不允许在城墙外建造房屋,威尼斯所留下的大规模城市防御工事捍卫着小镇的安全,TowerKanalevic便是其中之一。瞭望台上挤满了西方游客,远处帆船驶过碧蓝无际的大海。如今的古城早已被旅游者占领,老城里各种商业设施都要努力和马可.波罗拉上关系,当地人深谙名人效应对旅游业的影响。感慨当年马可.波罗游天下,如今游客蜂拥而至他的故乡。

城中风貌一如16世纪威尼斯城镇的模样,我们沿着古城的主干道直行,途经古老庄严的圣·马可教堂——科尔丘拉城的最高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古老的街巷中我们终于找到了马可·波罗故居,这是一座三层石头楼房,只是现在已关闭。由于年久失修,马可·波罗故居目前只有石头砌起来的房屋框架,没有房顶,显得有些凄惨。其实,整条马可·波罗街都很冷清,街道十分狭窄,大约两米宽,东西两侧都是石头砌起的古老房子,多数房子无人居住。

老城里很多窄巷直通海边,有种曲径通海的优美,那种不经意间跃然眼前的小美之景让科尔丘拉还散发了那么点儿文艺范儿。小猫在阴翳的巷子里懒洋洋地打着盹儿,神态和那些夏天集市上的小商贩们别无二致。爬上钟楼,热闹的老城,赏心悦目的湛蓝海湾,远处的层峦叠嶂,组成超有层次感和质感的科尔丘拉全景图。马可·波罗东方之旅已经过去700多年了,今天我们站在他的故乡,世界变小了,发达的交通方式让环球旅行变得容易起来,然而,探索世界的精神却始终如一。

作者:陈婷
      来源:《世界博览》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