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灵魂对话”小册子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常会用一种浪漫怀旧的情怀去回溯那场发生在17世纪的内战,尽管这场战争可能留下了英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幕——把这个国家的君王送上了断头台。查理一世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被公开处死的统治者,而他的劲敌克伦威尔则是唯一一位出身平民却黄袍加身的领袖人物。或许有感于他们如此独特的历史地位,二人在世时的较量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死而停止。恰恰相反,即便在他们身故多年以后,后世创作的再加工仍然让这两个人可以隔空喊话,彼此互诉衷肠。
克伦威尔于1599年4月出生于英格兰剑桥郡的亨廷顿。平民出身的他随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清教徒,推崇一些较为激进的宗教主张;同时成功跻身政坛,并在1640年担任剑桥郡议员,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内战爆发后,他投身圆颅党,一路晋升为总司令,并最后做出了处死查理一世的决定。
克伦威尔的个人能力从这寥寥数笔的个人经历中或可见一斑,但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坚定的弑君者,想要谋害查理一世的性命。内战爆发后,他也曾力促同国王的和谈,甚至满有信心让国王接受自己阵营所提出的相关主张好达成和解。但议会中已有人不能满足于单纯限制国王的权力,他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新的长老派教会取代之前亨利八世时建立的英国国教,议会中还开始出现普选的呼声,视王权为最大的民主威胁。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似乎都在催促克伦威尔做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处死国王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但在外人看来,处死国王的是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后又另立门户自诩为“护国公”的也是克伦威尔。那个为英国人民自由与政治公正奋战过的克伦威尔,也挥兵爱尔兰和苏格兰,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要是必须为国王之死讨个说法的话,谁还会比克伦威尔更适合背这个锅呢?
就这样,当大逆不道的克伦威尔终于死了以后,他和查理一世灵魂对话的小册子愈发增多。这在当时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一直以来,英国人的生活和鬼怪脱不开干系,活人的世界里到处可见对死人的留念和好奇。人们尝试用对话、诗歌或者其他文学体裁来留下死人没来得及说出的话,特别是像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这样都死得轰轰烈烈、又有些不明不白的时候,就给了创作者无穷无尽的空间。更不用说,由于两人死后,尸体都没有公开陈列,以至于久而久之,坊间传闻说他们没有真得死去,就更为好事者的创作授予了合法的借口,为人津津乐道。
其实在查理一世死后,已经有好事者“煽动”他的鬼混同还活着的克伦威尔对话,要为自己的不明之死伸冤叫屈。在一份名为《国王查理一世的棺材》的小册子里,作者套用了当时一首流行歌曲的曲调,勾勒了一幅在棺材中的“死国王”和坐在王位上的“活护国公”之间的言语交锋。当活着的克伦威尔耀武扬威的时候,查理一世抗议自己被处死的不公:“你这个底层的奴隶,尽管我已像芸芸众生般,躺卧于坟墓中,但皇室的威名和我的荣耀,岂会如你所愿,烟消云散?”作者笔下的克伦威尔也丝毫不服气,大声吆喝说“反正你已经死了,不能再怎么着了”。
死去的查理一世仍然发声不息的重要原因,离不开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传统,与当时的宗教信仰也分不开关系。在“君权神授”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侵害国王的生命相当于侵犯了上帝的权柄,并不为人所认可。在虔敬的教徒心中,查理一世虽然死了,但他的灵魂已经升上天堂,同天使一起歌唱。克伦威尔虽然还活着,却因犯下这“天下之大不韪”的罪行可能要接受地狱的考验了。因此,保守的政治人士振振有词,借着灵魂对话的小册子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种对话录不单是一种文学创作,它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政治武器,或是为了批判,或是为了复兴。特别是有时候,作者会借由死人树碑立德,以正视听。所以这些灵魂,就真得不得安息,在一场一场辩论中粉墨登场,虽然死了,却仍然活着。
相传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被葬于西敏寺墓地。但查理二世复辟后,下令把克伦威尔的尸体挖出来,处以英式极刑。人们先拖着他的尸体穿过伦敦城,再送到刑场被吊上绞刑架示众。行刑者后来还砍下了他的头颅,就和查理一世一样,令他身首分离。他的头颅也被人挑在长矛上游街示众,尸体则被扔到了霍本附近的草垛里(后为红狮广场所在地)。他的头颅最后被钉在西敏寺的屋顶上25年之久,直到一场风暴把它刮了下来。
这种小册子的对话形式在克伦威尔真正死了以后又进入了新阶段。在1659年出版的一份题为《国王查理一世和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鬼魂间的新会谈》的小册子中,作者在一开始就介绍了作为“弑君者”的克伦威尔贼心不死,即便做了鬼魂,也要打扰查理一世的安息。可是他打扰查理一世安息的原因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谋杀国王的行为,而是为了坦陈自己在处死国王后经历了怎样的精神折磨和痛苦。他来到国王面前忏悔,承认自己是他的仆人,为自己曾经背叛他的举动深感懊悔而无法安息,请求获得他的宽恕。
这一份读起来情深意切的小册子或许可以被称为克伦威尔的灵魂悔过书,这其中不仅彰显了英国人可爱的政治表达风格,还可见保皇当人的良苦用心。为了维护传统的王室权威,他们搬出死后的克伦威尔作为反面教材,好让革命志士们警醒:你们看他成功了吗,表面成功了,实际上却是失败了啊。他的精神所遭受的折磨岂不远超过一切慷慨激昂的演说辞?他们的故事也代表了关于上帝的真相,其中的一个——在保守的英国人眼中——那就是神圣的王权不可侵犯。
但到了19世纪,随着英国国情的变化,人们对克伦威尔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克伦威尔不再是那个惹人憎嫌的破坏分子代表,而是人们心中敢于打破旧秩序、重振英国声威的英雄。
特别当托马斯·卡莱尔编纂了《克伦威尔的书信演讲录》后,更加深了人们心目中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有为的克伦威尔形象,几乎完美地吻合了维多利亚时代美德的要求。时移势易,当年那个残酷镇压爱尔兰人、实行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护国主就这样化身为虔诚护教、代表工人阶级的共和理想的人物。在工人阶级看来,克伦威尔的精神值得效法,是他们的榜样。所以有学者说得巧妙:“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或许反对许多查理一世所反对的东西,但却也少有人真正赞成他所支持的主张——特别是在政治问题上。”换言之,克伦威尔尽管曾撼动了英国王的宝座,让保守人士花容失色,恨之入骨,但他所支持的,却暗合了此时英国人对世界和本国的理解,以至于他的谋反行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对君权权威和传统的尊重与维护,并不妨碍他们追求共和主义的主张。而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军事领袖的才干和代表国家为国争光的精神又感染了一批人,让克伦威尔跻身威灵顿和纳尔逊之列,成为了英国人的民族英雄。
而流传于19世纪的关于克伦威尔的鬼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英国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好感。传说克伦威尔的尸首被弃置的红狮广场,他和女婿亨利·埃雷顿以及时任大法官的布拉德肖会出现在迷雾笼罩的夜晚。三个人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点都不像死于17世纪的鬼怪应该有的羸弱样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旁人很难听清他们聊天的内容,但根据研究鬼怪的专家们的说法,克伦威尔等人在研究大英帝国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利好关系。而与此同时,那个悲情的查理一世却仍然是出现在几大战役的战场上的幻影,提着自己的头在战场上行走,为自己不公的命运哀叹悲戚。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人在三百年间从未安息,但克伦威尔却在这三百年间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至于有人称他为“英帝国力量的养育者和栽培者”。
1899年,罗斯伯里为克伦威尔树了一尊雕像。他一手持圣经,一手执宝剑,剑峰向下,寓意顺服权威。无巧不成书,查理一世的半身雕塑就在街对面和他无言对视,那是几年前在圣玛格丽特教堂西墙外树立的王室纪念。或许有感于终于有人为自己伸冤了,查理一世愉快地看着前方的对手,甚至是以一种胜利的姿态宣告自己在永恒中的主权。这两尊雕像所伫立的地方,正是这对曾经的敌人角力争竞之地。与此同时,随着大英帝国的触角伸展到世界许多角落,克伦威尔这个名字成了最受欢迎的道路命名选择,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如果说这两个人在鬼魂对话录里并没有谈出个什么结果,那么这些雕塑和地名就成为了凝固记忆和思考的载体,让人们不必费口舌之力,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品味成败胜负。
作者:李阳
来源:《世界博览》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