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如何与他的富豪朋友谈论金钱?

比尔·盖茨如何与他的富豪朋友谈论金钱

比尔·盖茨(左)和沃伦·巴菲特出席哥伦比亚商学院活动

比尔·盖茨先生收集了过去10年间世界各地对他的提问,列出了10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在中国,最难回答的通常都是钱的问题。问一个雄心勃勃的男人为什么还没发财,问一个中年人如何维持资产稳定,问一个老人怎么做才能让子女不为财产打架,都能让他们瞬间没话可说。不过,这些对盖茨不成问题,作为全世界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他一直维持着高额稳定的收入,问题在于,有钱以后怎么办?

如果你恰好打开上一期的《纽约客》,评论版刊登了模仿新晋世界首富口吻所写的虚构讽刺文章《我是杰夫·贝索斯,我现在是你的爸爸了》。新首富一心要买下全世界,以为一切都能用“给你钱”来打发,“你可能想问我,你的亲爹去哪儿了,为什么我变成了你爸爸?答案是,因为我有这个本事。我可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虽然文中的行为都是虚构,但这至少说明,人们习惯管最有钱的人叫爸爸,美国纽约也是如此。

那么,地球上最熟悉财富的盖茨,如何理解钱,又打算如何使用这些钱?他会怎么跟他的富豪朋友们,谈论这个金钱问题?

“你要知道,要不要选择做慈善,说到底还是一个自愿的决定。”盖茨回答,“我喜欢跟人谈论慈善,谈论慈善带来的影响,以及你能如何将慈善变成一件有趣的乐事,让生命因此变得更加充实,这种乐趣也包括跟自己的配偶一起做出这个决定。”

相比于他的财富,他活得并不像一个富豪。盖茨拥有3套房子,一架直升飞机,没有游艇。他一直在用40多年前配的旧眼镜框,总爱穿棉质T恤和宽松的卡其裤,头发翘翘地出现在镜头前,像出门遛弯儿的路人甲,以至于新闻偶尔调侃他,“我们的首富先生,看上去应该好久没去理发店了。”

但是在有钱这件事上,没人比盖茨更有经验。他在上学的时候跟老师打赌,自己30岁的时候会成为百万富翁,而事实上,3l岁时他已是亿万富翁。坊间流传着盖茨的传说:如果路上掉了100美元,比尔·盖茨先生是不会去捡的,因为弯腰的这一秒钟,他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100美元了。

这并不是一个笑话。按照2017年的数据换算,直到今天他还能做到每秒钟净赚超过130美元,如果把他换算成一个国家,他将是世界财力排名第37位的大国。倘若圣诞节盖茨给全世界每个人送礼物,他的财富足以让他给每个人发10美元红包。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最新的数据,截至2018年2月7日,他的财富净值达909亿美元,而他已经连续24年入围福布斯富豪榜,常年排在第一。今年年初,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取代盖茨,成了福布斯榜匕的第一名,但不止一篇新闻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提到:盖茨依然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如果他没有捐出那么多钱做慈善的话。

盖茨和妻子在2000年创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并在2010年发起了“捐赠誓言”(theGiving Pledge),这份“捐赠誓言”是一份公开声明,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公众承诺,签署者在有生之年或过世后,将半数以上资产捐给慈善事业。

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168位个人或夫妇签署了捐赠誓言,参与捐赠誓言的多为亿万富翁,其中包括3位来自中国的捐赠人——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深圳市海云天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游忠惠和东方汇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方军。

盖茨喜欢跟人讨论钱的问题,特别是跟那些跟他一样跻身福布斯富豪榜的有钱人。他试着说服这些超级富豪,主动将自己半数以上的财富捐出来,返还社会。

不过刚成为首富的盖茨,并不是这样子。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他这样形容20岁的自己:“当时我是一个工作狂,我不相信周末,不相信假期,我知道(公司)每个人的车牌号码,所以我准确知道他们几点来上班,几点离开。那时我的生活只有一件事:做最好的软件。”

这也是乔布斯对于当时的盖茨的最著名的评价:“比尔的问题是,经他手的每一块钱,他都想要扣下5分钱才行。”

在盖茨的描述里,改变他对财富看法的因素很多,他和妻子梅琳达在非洲亲眼所见的贫穷现状,母亲的去世,家里对于钱的讨论,以及一则他信以为真的新闻笔误。

1997年,他给《纽约时报》打电话,想要纠正他们的新闻错误,因为其中写道,非洲每年有50万孩子因轮状病毒(注:一种致婴儿胃肠炎的病毒)而死于腹泻。但这种病通过注射疫苗就可以轻易预防,在美国已经几乎没有新生儿因此死亡,盖茨坚信,这一定是个笔误。

然而,这是事实。发达国家优先生产针对本国疾病的疫苗,而像疟疾这种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疾病成了市场忽视的洼地。最典型的例子是,每年全球有20亿美元投入到秃顶的治疗上,然而当盖茨捐款3000万美元对抗疟疾的时候,别人告诉他,你已经是这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资助者了。

“盖茨说,自己在微软的时候是市场经济的忠实信仰者,但后来发现,市场上的需求只是那些被表达和重视的,大部分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的人仿佛生活在市场之外的隐形世界中。”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说,他们的目标是从系统上解决问题。

“大部分中国慈善家都相对把慈善简单化了。大多数人会自然地觉得花钱比挣钱容易,但实际上,如何使用这笔钱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把钱花出效率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它不仅是艺术,更是技术。我觉得中国在慈善方面是有热情的,但是这方面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盖茨想到的对策叫做“催化式慈善”,让富人用做生意的方式规划慈善项目的金钱配置,用更好的方式把钱有效率地花出去。盖茨基金会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基金会,每年捐赠额达40亿美元,而它主要的慈善项目类似于“慈善的天使投资”。

对于盖茨的提议,第一个响应的人是沃伦·巴菲特。2006年,巴菲特打电话给盖茨,宣布决定把自己绝大部分财富捐赠出去,其中包括捐给盖茨基金会。这一天后来被巴菲特的子女戏称为“大爆炸日”。

他们不仅打算捐出自己的财富,还想动员更多亿万富翁加入其中。巴菲特打电话给美国商业咨询公司创始人、亿万富翁劳瑞·洛基,请他加入“捐赠誓言”。

“沃伦,你来晚了,我的钱4年前都已经都捐出去了啊!”在全球慈善论坛上,洛基这样回忆当时的对话,“现在我只剩几百万了,我现在穷啦!”作为美国著名慈善家,当时他已经捐赠出超过6.7亿美元。

“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你加入的原因,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榜样,一个富人可以拿出比50%更多的财富回馈社会。”巴菲特回答。

                                               比尔·盖茨携妻子出席慈善活动

当地时间2017年4月21日。法国巴黎,法国总统奥朗德向比尔·盖茨夫妇颁发荣誉军团勋章

洛基说,他在电话里当场就答应了,“如果你有50亿美元的财产,给自己留500万就能过得挺好的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剩下的钱做点更好的事呢?给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为了让富豪们对于钱的问题展开讨论,盖茨和巴菲特还组织了晚宴,邀请这些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分享观点。在全球慈善论坛上,主持人问:“巴菲特总是抱怨,他觉得自己在晚宴上是个‘心理咨询师’,这是怎么回事?晚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因思科公司而成为亿万富翁的约翰·摩根里奇大笑着回答:“你知道,这可是富人的私下聚会,我们都在聊,有钱了以后怎么办。在场有人说,我要把我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一分钱都不剩,这样等我死了,殡仪馆拿到的支票就取不出来钱啦!还有人说,他也把钱投入一个基金会里面了,但是那个基金会的成员包括他的前妻、现任妻子和最近的女朋友,他说,在那儿开会,可真是了不得的场面!”

“一个百万富翁—天到晚无所事事,傻乎乎干坐着,这样的人我们见得挺多的,应该至少有410个这样的人吧!”洛基说,“天啊,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呢!看着钞票大把大把涌进来,这种感觉是挺好,但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有点过了还是把它们放回生长出的土地上,让整片土壤变得更好吧!”

“硅谷拥有大量财富,但是你得知道,嘿,这些财富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是利用资本运作发了财,而这是因为这个环境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如果我们把钱花去买一年只住两个礼拜的房子,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财富分配。”摩根里奇说。

“我不得不承认,在动员成功人士做出行动这件事上,我在美国取得的成绩要比在其他国家好得多。”盖茨说,“因此,每次来到中国,除了正式访问,我都期待能有些关于慈善话题的讨论,它们也是行程安排中的优先考虑重点。我们已经和中国的慈善家们联合创办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它旨在探讨中国慈善行业的最佳实践方案,以及中国慈善应呈现出的独有特色。”

“对于中国的慈善发展,我真的非常乐观,我相信很多中国成功人士会愿意捐出他们的财富。几年以前,还没有一个中国人加入捐赠誓言,但随着相关对话的增多,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非常棒的榜样。中国和印度将会成为捐赠誓言成员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也恰如其分。”在中国富豪的问题上,盖茨这样说。

同时,他也在考虑更合适的对策。“显而易见,如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会让慈善变得更有吸引力,例如简化慈善机构登记流程,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因此,对于政府感兴趣的一些领域,我们也向他们分享了基金会在其他国家的做法。”

尽管遭遇不少挫折,在说服富豪这件事上,他一直都是一个乐观者。盖茨曾经试图说服美国慈善家罗伯特·威尔逊加入“捐赠誓言”,却遭对方断然拒绝。他这样告诉盖茨,虽然自己捐出了超过70%的财富,但是他发现,“更多亿万富翁其实痛恨在活着的时候捐出大笔的钱,所以他们建立起家族控制的基金会,以便死后处理财富。这些基金会通常都会变得官僚主义横行。很显然,这些富人只想每年掏几百万,这对他们巨额财富来说不足一提,但能以此让社会接受他们。钱的事情,就是这样了。”

“你坚信自己能够改变人,在这_点上,你比我想象中还要更执着。”在威尔逊最后一封回信中,他这样写道,“不要忘了,赚不着钱的人,是不会成为慈善家的。”

但这些似乎都没能妨碍这个称呼自己“乐天行动派”的富豪的行动。

“我会尽我可能跟更多的人交流,与更多人展开对话,在说服富豪这件事上,我会尽可能做得更好一点,再努力一点。”在采访的最后,盖茨这样回答。这场关于“最难回答的问题”的采访以“谢谢”结束了。(每日人物)

作者:李斐然
      来源:《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