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言之凿凿地讲述了某件事情,令读者深信不疑。然而一段时间后,读者可能又会看到讲述同样一件事情的文章,内容却和上次的完全相反。这显然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两篇文章中至少有一篇是瞎编的。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少见,但杜撰内容的事情其实有着悠久的“传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件发生在宋代的杜撰故事,里面的两位主人公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苏轼和欧阳修。
苏轼和欧阳修都是宋朝人,且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前辈,苏轼是晚辈,两人刚好相差三十岁。苏轼出生的时候,欧阳修已经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了。
宋朝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被任命为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试在中国科举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唐宋八大家”中有四人都参与了这场考试。他们是主考官欧阳修,考生苏轼、苏辙、曾巩。
考试结束后,便到了批阅考卷阶段。考官梅尧臣在阅卷的时候发现了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题材新颖,文笔酣畅,观点深刻,以为有孟轲之风,于是便将此文推荐给了主考官欧阳修。果不其然,欧阳修在看完这篇文章后也是赞叹不已。
古代科举考试结束后,会有专人对全部考卷进行誊抄,然后给每份卷子加上编号。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只能看到誊抄的答卷和编号。待完成答卷批改,确定成绩后,再由专人将编号和考生名字一一对号入座。这就有效防止了科场舞弊。因此梅尧臣和欧阳修在看到《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妙文之后,并不知道考生是谁。由于欧阳修的得意门生曾巩也参加了这次考试,曾巩又是当时夺魁的大热门,所以两人都猜测此文乃是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欧阳修决定将这篇答卷定为第二。
当考试结果公布后,答案终于水落石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作者乃是四川眉山学子苏轼。按照古代礼仪,考生金榜题名后,应当去拜访主考官,感谢对方的提携之恩。苏轼中榜后,便到欧阳修府中向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拜谢。欧阳修见到苏轼后,非常高兴,对他的那篇文章更是赞不绝口。
待到客套话都说的差不多的时候,欧阳修突然想到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一处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博览群书,但却不知道这一段内容的出处,于是便问苏轼此话引自何典故。令人想不到的是,苏轼竟然尴尬地笑道:“想当然耳。”言下之意就是说,这段典故竟然是苏轼自己编造的!欧阳修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文章水平好,思路也是不拘一格,于是便对他更加欣赏了。
事实上,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那段典故是出自《礼记·文王世子》中周公的事例。苏轼在考试中可能是为了出于文章需要,将这段典故套用在了尧的身上。事后没想到欧阳修会问起这一段,所以就干脆在老爷子面前打哈哈了。欧阳修爱才,不仅没有对此感到不满,反而认为苏轼头脑灵活,活学活用。正因如此,才有了这么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