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勒勒车”?为什么它是牧民“流动的家”?

在内蒙古,除了蒙古包,牧民还有一个“流动的家”——勒勒车,车上带篷,车厢开若船舱,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面。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因常以牛拉动,亦称”蒙古式牛车”、“牛牛车”。勒勒车,因牧民吆喝牲口“勒勒”而得名。它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可见。

01

勒勒车是怎么制作的?

勒勒车通常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为原料,车轴、车轮、车瓦、辐条、轮心、车辕、车架,主要用桦木做成,也有用松木、柳木、榆木、柞木、樟木等。桦木质地坚硬,耐磕碰,车体又轻,着水受潮不易变形,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整个勒勒车不用铁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修理。

勒勒车的构造分为车上脚和车下脚两部分。车下脚是由车轮、车轴、车头组成。车轮一般是用一棵树的树干弯圆制成,造车时,将桦木或柞木等烘烤软和,并使之弯曲成弧状,六段弯曲的木弧连接在一起,为一个轮子,亦称“车辋”。车轮的高度为1.5米,每台车共两个车轮。车毂是指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明清以后,车轴眼里镶了车键,减少了颠簸,更平稳了。连接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为车辐,车辐一般用榆木和柞木制作,每根长达65厘米左右。车轴心与车辋之间,放射状排列18根车辐,支撑车轮,有“六瓦十八辐”之称。车轴两端有车头,这些部件,构成了车下脚。车轮直径最长的有1.5米左右,相当于牛身的高度。

勒勒车结构示意图(绘图/刘泉伯)

勒勒车车上脚是由两根长达4米多的车辕、8~10条车撑、车槽组成。车辕穿过约1.5米的车槽,在两辕的顶端系上编拧而成的绳状柳条,套于牛脖子上的横木上,以供拉行。车体上,有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

勒勒车车轮

02

勒勒车有什么特点?

勒勒车是牧民流动的家,车上带篷,车厢开若船舱,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面。它的特点是车身小,双轮大。因为牧区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车轮大的勒勒车轻便灵活,无论是行走在牧草繁茂的草场,积雪深厚的雪野,还是泥泞的沼泽或者崎岖的坡道,都能够顺利通行。

“黄羊窜一窜,马跑一身汗。”草原上,蒙古原羚的奔跑速度非常快,最高时速为90千米/时,以75千米/时的时速奔跑可持续1小时之久,而在雪厚草深的冬与夏,因勒勒车适用于各种道路,亦被牧人誉为“草上飞”。这种车除了搬运毡房、物资、生活用水外,战时还常用作驮运军队辎重的战车。由于勒勒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修理的便捷性,所以才能一直沿用下来。从古代到近代,勒勒车一直是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

勒勒车是草原牧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作为蒙古文明的象征,勒勒车把蒙古族从远古载入了今天。它的制作技艺并不复杂,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其传承冲击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勒勒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小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除少数偏僻地区还有牧民使用外,目前草原上已难以见到勒勒车。掌握勒勒车制作技艺的艺人多数已上了年纪,且后继乏人,这项传统技艺亟待抢救和保护。

撰文/施立学(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