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富婆为什么选择当海底捞服务员疗伤?

海底捞的女人们

在海底捞的美甲区坐上半小时,就能从美甲师口中获得浓缩了人间况味的员工传奇。比如一位富婆离婚后来这里当服务员疗伤,拿着三四千的工资每月消费上万,端茶送水毫不怠慢;一个女老板在海底捞发了一个月热毛巾,后来开了家颇有名气的火锅店。聊到兴起,谈资通常会转向普通人在海底捞实现的阶层颠覆,比如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姑娘,经过20年努力获得30亿身家—故事的主人公是海底捞COO杨利娟,9月26日,海底捞上市后,层出不穷的励志鸡汤文将她封为“中国最牛服务员”。

一家火锅店,一千多个平方,100多张桌子,腾挪转移之间,足够支撑一个人从穷到富的转身—月薪4000元的是服务员,活动区域一两张桌子;大堂和后堂经理工资破万,各自穿梭于前厅与后堂;3—5万月薪是普通店长,在等座人群中、厨房洗碗机旁、办公室监视器后有他们的身影。一些店长兼任巡店教练,年薪100~300万。而佼佼者实现服务员、小客服经理、大堂或后堂经理,直到店长的四级跳,只需要4年。

逐渐扩大的工作区域,是阶层跨越的象征,组成了严丝合缝的晋级之路。在这里,学历、出身的差异被抹平,顾客满意是竞技场里唯一的度量衡,女性因为耐心、细心、贴心,反而手握优势。“海底捞的女人”作为这些女性员工共同的标签,隐含着吃苦耐劳、勤劳朴实和无微不至的精神气质,却难以言喻她们的奋斗和挣扎。

服务员要改变命运,店长要开疆拓土。在火锅热气和鼎沸的人声中,一群出生时并未含着金汤匙的女性,在机会和规则间博弈,上演着自我成就和被塑造的故事。用高强度的劳动,成就中国第一家营业额超过百亿的餐饮企业时,她们的收入、家庭、婚姻和未来也悄无声息地改变了。

火锅店总是喧嚣闹热,袅袅烟雾中升起人声、水沸声、勺子一下下从铁锅底刮过的声音,人们满脸红光,醉意、笑意在脸上流动。

在酒精的作用下,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引来争吵。北京大屯路的海底捞火锅店里,眼看两拨熟客就要打起来,七八个人吵嚷一团,围观的人扯长了脖子。穿着黑色小西装的店长张春义匆匆赶来。她上前一拉,被狠狠踢了两脚,脚面淤青一片,立刻见了血。

张春义吼了一嗓子,淹没在喧闹里。男员工见她受了委屈,冲过来要教训对方,“张姐,打不打?”张春义说,“别打,你打啥,赶快报警。”

33岁的张春义在海底捞干了15年,混乱时刻已能进退有度。刚当服务员那会儿,她没这么冷静,每次打架逃得最快。最出名的故事是2002年海底捞刚到西安时,有人砸店,两辆卡车跳下60多个手持棍棒的大汉,当年21岁的店长杨利娟冲到前面挡住。在郑州分店的张春义没有目睹那个时刻,但类似的争吵她经历过很多,混在吵嚷的人群里,“脑子混混沌沌的”。

随着海底捞一路向东之前,18岁的张春义只是四川简阳农村的普通女孩,家里穷到建房子没有亲戚愿意借钱。父亲常年生病,作为家里独女,她初中就辍学工作,也没有过高要求,“只要能发出工资就行”。农村的艰苦她记忆深刻,下田时腿上会贴着吸血的虫,放学后还要掰玉米,脸上留下一道道生疼的红色。进了海底捞她惊讶地发现有鱼头吃。肉卖出去,头是剩下的,她也很满足。当时,看到穿名牌衣服的顾客,她“会浑身不自主地抖,感到自己特别渺小,不敢上前搭话”。

海底捞是张春义最大的靠山,随着它的触角伸向国内、海外、港交所,曾经让张春义胆怯的,成了她的底气。

成为海底捞的女人前,这些姑娘拥有五花八门的人生故事。

两年前,在内蒙县级剧团当了10年京剧老旦的李珍,拿着一本《海底捞店长日记》来到北京。在此之前,曹云金的相声和畅销书摊是她认识海底捞的全部途径。15岁从戏曲学院毕业后,她就进了家乡的剧团。怀着对剧团“坐吃等死”安逸生活的鄙夷,她反复研究了那本“店长日记”。

如今,她是海底捞的大堂经理,从等座大厅到就餐区都是她的权限范围。客人因为上错菜、等位不耐烦而怒吼时,她总会伴随“请问有什么需要吗”的亲切提问出现,嗓音中带着一点沙哑。

人越多,她施展的空间就越大。安抚等座客人是她的强项,“哎呀,小朋友来了,先拿个鸡蛋羹,阿姨来盛点粥。”她穿一身纯黑,穿梭在穿着白色工服的服务员中,格外显眼。黑色是“气场的需要”,也是她的特权,根据海底捞的店规,只有大堂经理以上才可以穿自己的衣服。

剧团老朋友关心她最近有没有晋升,她总是积极报告。但最近剧团的工资下调到两千,她就不再通报自己过万的薪资。“不说,怕他们伤心。”

36岁的门迎谭丽喜欢在海底捞有规律的生活。看着谭丽躬下腰对人热情微笑,很难想象她几年前的生活。当时她是船厂老板娘,打麻将动辄1万块的输赢。离婚后,她开火锅店亏了58万,至今还有人催债。她想来海底捞学习经验,渴望晋升、还债,重新赢回人生。

她小学毕业就辍学,16岁被拐卖到南方,差点成为夜店小姐。前夫创业赚钱后,与她离婚。之后她一直漂泊,从重庆到杭州再到北京,钱越漂越少。小孩与前夫生活,身边常孤单。她给自己买了三份保险,渴望40岁后拿保险过安稳日子,她觉得海底捞像第四份保险,保底一份简单安稳的生活。

在海底捞5万多名员工中,农村户口占80%。被海底捞打开眼界前,有人觉得世界上最富有的是村支书,有人以为黄喉和毛肚是地里长出来的,有人从未用过电脑更不会打字,有人社会化经验淡薄,即使在火车站外被黑车揽客搭讪,也硬着头皮回答,担心唐突了对方……他们逐渐被海底捞的收入和培训塑造出了城市生活的肌理,习惯了在市中心的小区集体宿舍居住,楼下是星巴克和711。

作者:龚菁琦
      来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