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风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去年有俄罗斯媒体发表题为《中国欲买下俄罗斯?》的文章,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政府对远东地区的农业用地加以盘点,以便日后向亚洲投资者(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投资者)出租。
文章一出炉就又一次引发了俄境内对“中国投资”的恐惧症,也在中国引起了网友热议。
世界面积第一大国俄罗斯果真有被中国“买下”的风险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两国地缘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双重角度来观察了。
近代形成的中俄地理边疆形势
清代以前,中国与俄罗斯并不接壤,当时也没有“国界”的概念,从中国正朔王朝的皇帝角度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对于沙俄帝国来说,乌拉尔山以东都是可以不断扩张的无主之地,一直到其他国家的边疆或者陆地尽头为止。
在俄国全面东进之前
双方之间还有广阔的缓冲地带
生活其间的是组织程度更低的草原和森林民族
当俄罗斯波雅尔科夫、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等人率领沙俄侵略军和探险队入侵黑龙江流域时,才与入关定鼎不久的清政府发生了冲突。
1652年起,清俄两国在黑龙江流域爆发了大大小小十多起冲突,俄方的如意算盘是以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为界,但屡战屡挫之下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来,直到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方才确定了以外兴安岭为边界。但是俄国从来没有放弃侵占黑龙江流域的野心。
当年地图不太靠谱也是很误事的
鸦片战争后,由于大清国势渐衰,沙俄又打起了黑龙江的主意。虽然探险家从海上探索认为黑龙江口水浅滩多,行船困难,航运价值有限,因此沙皇本人对黑龙江兴趣不大,但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自作主张,冒战争风险自行派人探索黑龙江流域,推翻了黑龙江不宜航行的结论。
从此沙俄大举扩张,虽然没有直接同清政府开战,但却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趁人之危,从中国攫取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止步是不会止步的,目标是东方大海
正如恩格斯所说,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样的俄国,根本不可能允许中国人去买地,更何况当时中国边地居民也没钱。
在东方是从外兴安岭退到黑龙江
放到欧洲那就是退了半个西欧
从出售产品到出租耕地
时移世易,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的经济形势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能源、农产品、军工产品等,以换取急需的外汇。但俄中两国2017年的贸易额仅为843亿美元,俄罗斯略有顺差。
不过俄国的出口结构仍然过于依赖能源
(中国和欧洲都是关键客户)
这个数字其实很不令人满意,连越南同期与中国的贸易额也已经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怎样从中国吸引外汇成了俄罗斯政府,特别是其远东地区地方政府日益关注的课题。最终,他们的目光锁定在了俄罗斯最富饶而又待开发的资源——土地。
荒地要多少有多少...
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与中国东北的土地成分、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很类似,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能成为类似乌克兰的超级粮仓。
为什么不能全国都丰产呢
然而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地广人稀,缺少开发土地资源的必要人力,和北大仓里的精耕细作无法同日而语。
在远东没多少人口是个重要原因
因此俄罗斯打起了向中国人“出租”耕地的主意。从90年代起,俄远东政府开始招徕中国人承包耕地种植农产品,获得了不错的效益。但是每次出让土地使用权,俄罗斯国内就会掀起一次又一次关于中国人“买下”俄罗斯远东领土的喧嚣声,媒体也推波助澜,形成了一股不和谐的暗流。
纬度没什么不同,开发程度却不同
这股暗流的逻辑无非是炒作中国人购买俄罗斯的领土,并且会长期移民,久而久之,俄罗斯的远东领土上的各民族居民人口对比会不利于俄族控制该地。
这种担忧的最大依据是:在远东边界的俄罗斯一侧,只居住着500万人口,而且还处于负增长状态,而中国一侧居民人数接近俄罗斯一侧的20倍,形成了巨大的“人口势差”。一旦大量土地被中国人承包,中国人必然裹挟资本大潮水一样涌入俄罗斯远东国土。
感觉这个担忧放在中亚方向更合适?
但只要稍加了解东北的现状就会知道,这种论调纯属无稽之谈。中国东北地区目前确实存在人口流出和资本流出的问题,但其方向是流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大城市。这些目的地的吸引力不在于人烟稀少或自然资源丰富,而是在于更加充分的发展机会和更加高级的生活水平。土地广袤而荒凉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恐怕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吸引东北人进入。
主要还是内部流动
事实上“人口会从密集地区流向人烟稀少的地区”只存在于农耕经济时代,当人口增长接近甚至超出土地承载能力之时,当然有人愿意移居到土地广袤,耕种条件良好的地区。无论是欧洲人移民新大陆,美国西进运动,抑或内地人闯关东,都是出于这种原因。
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才会相差那么大
(美国中部和孟加拉)
但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里,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增加,工商业发达,资本密集的城市更容易提供较高薪酬的工作岗位和较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更容易受有移居冲动的人青睐。即使仅讨论自然资源,各类矿物资源和化石能源产业聚集地也远比主要提供土壤肥力的耕地受欢迎。
这些人多的地方,人只会越来越多
俄罗斯同样如此:远东部分人烟稀少,可耕地众多,但难以吸引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移居此地,反而是远东地区的俄罗斯居民不断流向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大城市,造成了与中国东北类似的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
俄国远东城市是很多的
但是人口算在一起也实在不多
中国人不太可能大规模移民俄罗斯的另一个原因是——那里实在太冷了,平均年无霜期仅为100-150天。遑论大规模的工商业活动,仅就土地生产效率而言,由于农作物生长期过长,一年只能一熟,与中国南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耕地相比,效率明显低下。
受不了受不了
苏联时代曾经尝试过在这里大规模实行农业跃进,间接提高畜牧业水平,却遭遇惨败,主持人赫鲁晓夫也黯然离场。很显然低纬度地区的居民通常也不会因为那里人少就纷纷移民,因为自然条件不允许。
终究不是很现实
例如,中国内地的人口密度显然比蒙古高原高,中欧的人口密度显然比北欧高,但从来不存在中国内地和中欧人口大规模向蒙古高原和北欧移民的浪潮。古代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和北欧的海盗倒经常因为生计匮乏不得不冒险抄掠居住在更温暖地区的邻居。
可见“中国人占领俄罗斯”论调纯属无稽之谈。实际上在俄长期居留的中国人不超过20万。按赴俄工作或旅行的公民总量计算,中国排不进前10名;而在中国2017年度对海外的1583亿美元投资中,投向俄罗斯的资金也仅有22.2亿美元,占全部投资的1.4%。
来的中国人并不那么多
经济角度的中俄合作双赢格局
实际上俄罗斯将远东的耕地承包给中国人使用,对于双方都有裨益:
一方面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但盘活了闲置浪费的土地资源,直接获得了承包使用费,而且在农场后续经营中又可征收税金,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承包农场给失业率高企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提供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并带动了配套的农机、物流等产业发展,算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招商引资”绝好项目;
另一方面,承包俄罗斯耕地对于中国商人而言也大有好处:中国长期存在很大的粮食供应缺口,而绝大部分粮食进口均依赖海运,一旦爆发战争或受到制裁,就可能发生粮食危机,因此国家鼓励国内经营者跨国承包土地和向国内返销农产品。
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先天优势,一是耕地与东北地区类似,尤其适合大豆和玉米种植;二是陆路接壤,物流安全程度高,在边界已定、高层关系亲密的情况下比海路更有利;三是价格低廉,特别是与国内相比,在俄罗斯承包土地价格低廉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基本不高于每年10元/公顷,仅相当于中国一侧土地承包价格的1/200)。
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中国资本进入俄罗斯远东农业土地,显然不是一件坏事。
中国人到俄罗斯远东承包耕地开展种植业,仅仅是一种双方“你情我愿”的商业合作行为,俄远东政府和中国承包者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给这种商业合作强加上“中国人占领俄罗斯”或诸如此类的阴谋论、威胁论等负面Buff,其实是一种缺乏依据和妄自揣测的“恐惧症”。当然这不只是针对某些俄媒,我们自己也需要“见不贤而内自省”。自信的国家,不会因种种子虚乌有的“恐惧症”而重新闭锁已经开放的国门和欣欣向荣的市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