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颅内高潮术

(小油条是非凡油条的新栏目,尝试以一千字的篇幅展现非凡油条常规文章难以抵达的世界深处的某一点。)

明清时期,由于长期的和平与繁荣,城市经济得以发展,出版行业出现了发展高峰期。当时的图书出版目标受众是城市到乡镇的男性(女性识字率更低)知识分子和商人、小市民等。

为了畅销,很多出版物是迎合这部分群体的幻想而创作的。为了混口饭吃,作家们纷纷把他们幻想中的场景描写在书中,更精准地击中这部分群体的G点。

比如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虽然其中不少故事里的女性形象已经相当出众了,但仍有很多故事都是一个套路。这个用烂的套路无非就是穷书生落魄,仙女(狐妖、女鬼等)不嫌弃他穷,看上他的才华(可能也就是会写首歪诗)而委身于他,出钱出力帮他取得功名,最终和她的闺蜜一起(或劝书生纳妾)嫁给功成名就的书生,三个人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穷书生读这种书,当然爽到颅内高潮。孔乙己们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功名和美女,书里都有,也算是一种心理自慰,得以忘却脸上又添的新伤疤。

另外还有针对商人群体的带有色情描写的世情小说,无非赚大钱多纳妾,比如大家都很熟悉《金瓶梅》,我就不再赘述了。

《聊斋志异》和《金瓶梅》都还是文学价值很高,能够流传后世的。其它写得很烂、只能满足感官需求的小说则湮没在历史中了,我也不建议大家搜索。

还有一类是升级打怪类型的YY小说。比如一个穷小子得到了高人真传,不断和武林高手切磋,最后打得毁天灭地,飞起来咬人的。这种出现在茶馆书场比较多,连作为说书后人的郭德纲都看不下去,多次在说单口相声闲白的时候吐槽过。

本质上这都是颅内高潮术的一种。

很多年过去了,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大众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年的热门报纸发行量超过百万,年广告额可达数亿元。像《知音》这样的月刊,月发行量也能超过200万册,年广告额达到6000万元——这可是上个世纪末。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为了迎合市民的口味,这些大众媒体用了很多当年明清出版业的套路。

人性在几百年中未曾改变,明清时期的市民喜欢看色情和金钱,如今的市民也热衷于此,无论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纸媒文章,还是如今某些阅读App上的内容,都在迎合这一点。当年报纸杂志上可不缺少“标题党”,什么《夫与人通奸欢爱过程做成光盘被妻发现 合伙敲诈情妇》、《一花心男子非嫖即赌500万包养10余二奶却不管老母》、《婚变情不变 在前夫的托举中辉煌着》,这些标题背后的内容不堪入目,满足着人们的窥私欲——毕竟人类本质。

还有的新闻媒体欺负群众不能出国不懂外语,国外的小道消息不查证就转发出来,配以猎奇的标题,专门博人眼球。比如《千年术乃伊怀孕》、《伊朗孕妇“生下”一只青蛙》这样的,一看就是洋葱新闻,仍然乐此不疲地转发。有乱翻译的也就有胡编乱造的,比如我们在《国足还要让我们等多久?》里提到中国某体育专业媒体发表了一篇“菲戈专访”,被菲戈经纪人辟谣的荒诞故事。

当然,那个时代的纸媒也自创了一些新套路,比如“非虚构”卖惨。

曾有某天津农村学生国际数学竞赛获奖后保送北大,有人根据其故事编了一篇“非虚构文学”,渲染这名学生是出身穷困,苦大仇深。这篇稿件刊登在某知名杂志上,又在之后二十年内被多家媒体转载。然而这名学生早年生活并不悲苦,后来发展也很平顺,倒是经常有中学看了报道误以为真,请他去演讲,让他倍感困扰。如今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则是打着“非虚构文学”的旗号完全瞎编,没什么人受到困扰,真是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进步了。

后来随着纸媒衰落,不少这些传统媒体里的“老师”们转型,投入新媒体的浪潮中勇做弄潮儿,有的甚至积累了千万粉丝,每天用他们娴熟的笔法撩拨得粉丝们如吸了毒一般上瘾。上面提到的古时候“穷小子奇遇成了高手”的套路,套在某些新媒体上,针对这些新媒体的女性受众,就变成了新时代独立女性智斗小三、手撕婆婆、报复身边的贱人和low b、怒怼直男癌的桥段。

所以当你见到纸媒“老师”在饭局上吹嘘当年他们多么有“新闻理想”,多么有道德责任感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琢磨一下他们的话里有多少水分。要知道,这些“老师”们在类似的饭局上可是摸过女生大腿的。

本回完

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