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伊凡四世可以说是国内除了彼得大帝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俄国沙皇。但是很多人对于对于伊凡四世的了解,都仅仅停留在“伊凡雷帝”这一名号上。冷兵器研究所则将通过一部俄罗斯导演彼得·马莫诺夫拍摄,于2009年上映的电影《沙皇》,以此来窥探这位传奇君主荒诞与恐怖时代。
▲《沙皇》剧照
这部电影主要是围绕着伊凡四世与著名的莫斯科大牧首菲利普二世之间,如何从关系亲密,到最后伊凡四世下令将其除之而后快的故事。在中间,还穿插了大量著名人物,以及历史大事件,比如伊凡四世的第二任皇后玛利亚·捷姆鲁戈夫娜、初代特辖军领袖阿列克谢·达尼洛维奇·巴斯马诺夫和他的儿子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斯马诺夫,同为特辖军领袖的马卢塔·斯古拉德,著名的德国探险家,同时也是让西方人对伊凡四世有所了解的海因里希·冯·斯塔登等等。除此之外,电影中还穿插了两个伊凡四世时代的著名事件——利沃尼亚战争,和诺夫哥罗德大屠杀。
▲电影中的伊凡四世
▲电影中的大牧首菲利普二世
历史上菲利普二世出身于著名的波耶贵族克罗齐奥韦,在电影中,说菲利普二世与伊凡四世是同年玩伴,这一点更多的是民间传说,并没有严格的史料记载。不过在历史上,菲利普二世确实是因为反对伊凡四世的种种暴行,而导致两人关系恶劣,最终引发菲利普二世在克里姆林圣母升天大教堂中,拒绝为伊凡四世祝福的事件,并以此让两人关系彻底破裂。
▲菲利普二世圣像
影片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电影中所有人画十字架都是用类似天主教的两指,而非今天东正教的三指。这一点其实是符合历史,在17世纪尼康教改之前,当时俄罗斯人的确采用这种类似西方的方式,而非东正教传统的三指。
▲电影中菲利普二世拒绝为伊凡四世祝福
▲电影中初代特辖军领袖,阿列克谢·达尼洛维奇·巴斯马诺夫
历史上,与其他几位特辖军高层不同的是,老巴斯诺夫其实是真正的行伍出身。早年在伊凡四世围攻喀山汗国时,因为勇敢的表现而得到赏识,并得以在与克里米亚汗国之间的萨德伯什申斯卡亚之战中,作为指挥官之一参战。因其战功卓著,升任为诺夫哥罗德长官,并以此短暂的参与到利沃尼亚战争中。
▲作为电影重要背景事件的利沃尼亚战争。这场战争莫斯科开始时碾压了利沃尼亚的丹麦和瑞典势力,但最后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击败
之后到了1564年,莫斯科和克里米亚汗国之间的战火再起,老巴斯诺夫带着他的儿子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斯马诺夫前往梁赞,组织了梁赞保卫战,并成功击退克里米亚鞑靼人。但也就在这一年,在伊凡四世的授意下,老巴斯诺夫被任命组建后来臭名昭著的特辖军。
▲电影中的特辖军形象
特辖军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中有所讲述,因此这里就不多做赘述,其中手持扫把,在马上挂着狗头,身着黑衣等等都是真实历史。不过受到之前斯大林时代拍摄的《伊凡雷帝》电影影响,电影中的特辖军依然头戴黑色兜帽,这一点在并没有相关文献记述,而且在历史上特辖军出于战争需要,还配置了大量火枪和火炮。但在电影中,也没有相关镜头,不得不说时相当遗憾了。
▲现代复原的特辖军
▲小巴斯诺夫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斯马诺夫
据许多当时西方外交官的记述,小巴斯诺夫此人很有可能是伊凡四世的男宠后来由于在诺夫哥罗德大屠杀中,由于老巴斯诺夫对伊凡四世的屠城的决定表示质疑,因此被伊凡四世下令处死,而小巴斯诺夫和他的家人,则被判处流放。
电影中的马卢塔·斯古拉德,历史上这个人物虽然也是特辖军领袖之一,但是关于他的事迹记载少之又少,甚至他究竟是何出身连当时的莫斯科贵族们都不得而知。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因为狠毒以及滥用酷刑而得名。除此之外,最后处死菲利普的,也正是此人。
▲油画菲利普之死
▲电影中指挥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的西吉斯蒙德二世。
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这终于终于,没又让波兰骑兵都背着一堆翅膀。实际上在西吉斯蒙德二世时期,后来赫赫有名的波兰骠骑兵或者说翼骑兵尚未出现,因此骑兵主要还是以西欧式的板甲重骑兵,以及受到中欧影响的骠骑兵为主。而电影中的这种龙虾甲实际上在此时还尚未出现,因此不得不说复原的还是有不少缺点的。
▲电影中冲锋的波兰步兵,它们身上的胸板甲还有东方风格的弯刀,可以说就已经算是穿越了。
▲电影中菲利普二世的侄子伊万·鲍里索维奇·科利切夫。
与电影中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相比,莫斯科军队的复原显然要好很多。历史上这一时期,莫斯科军队的发展吸收了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的很大影响,因此在装备上也有着鲜明的中东特色。
电影中莫斯科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近战。历史上莫斯科对于火器发展的重视程度其实还是相当高的,以至于在伊凡四世时期可以对波兰—立陶宛,甚至是瑞典,都形成火力上的优势。只可惜可能是电影经费问题,并没有出现火器使用的镜头。
在电影中其实还有很多非常细节的地方,比如电影中出现了许多鞑靼仆役。历史上,由于伊凡雷帝时代对当时各个汗国的战争,导致大量鞑靼人留里失所,这些人要么选择向南逃到克里米亚汗国,要么皈依东正教。还有许多人以及一些战俘,则被当时的莫斯科贵族们充作奴仆,这些在战争中,往往也会作为莫斯科贵族骑兵们,进行辅助的轻骑兵身份作战。
▲电影中常常被当作背景板的宫廷禁卫,这些人大多是由年轻贵族担任,比如在留里克王朝绝嗣后,被推举为沙皇的鲍里斯·戈东诺夫,就曾担任过宫廷禁卫。
还有个细节是,电影中的莫斯科城,虽然其城墙、宫殿和教堂都是砖石结构,但是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和民居基本都是木制的,这一点其实非常符合历史。毕竟“克里姆林”一词,最早就是指木制要塞,一直到17世纪,克里姆林宫墙才最终由石质取代,而莫斯科的木制建筑,则要一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莫斯科大火,才最终消失。
总的来说《沙皇》这部电影,即使放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也算是制作水平极高的一部电影。它对于整个当时莫斯科宫廷的刻画,可以说都相当到位,而且对于当时建筑和服饰的复原,也足以让苏联时代,甚至今天很多俄罗斯电影汗颜。当然,想要看懂这部电影,多少需要对相关历史,以及东正教文化有一定了解,才能看懂里面的许多古事情节的安排,因此还是具有一定的门槛。
最后电影评分环节:
1、精致的画面,以及细致的服饰和宫廷礼仪还原:5分
2、战争场景处理过于潦草,铠甲复原也存在一定问题:0分
3、人物刻画丰满,尤其是对于主角伊凡四世和菲利普二世的刻画相当到位:5分
4、对观众的欣赏门槛要求太高,部分地方剧情归于压抑:-3分
总分:7分选择观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时之沙,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