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道路千万条,第一条竟然是这个?!

1899年,湘潭出了个小有名气的“齐美人”。

此“美人”非彼美人,齐美人不仅长相平平,原本也只是个没有学历的晚清乡下木匠,偏偏一手仕女图画的出神入化,故有“美人”之称。

一个默默无闻名的小木匠怎么会有这样画画的手艺?这离不开韶塘胡家的小地主寿三爷的栽培。寿三爷爱风雅,会画工笔花鸟草虫,没事就喜欢呼朋唤友办诗会。听说有这么个可塑之才,就亲自去木匠做活的赖家打探了一番。

三爷问:“家里有什么人?读过书没有?愿不愿再读读书,学学画?”

木匠答:“读书学画,我是很愿意,只是家里穷,书也读不起,画也学不起。”

寿三爷一听他这样说就笑了:“那怕什么?你要有志气,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也能对付得过去。你如愿意的话等这里的活做完了,就到我家来谈谈!”

于是,小木匠拜了寿三爷为师,有了个别号“白石山人”,仕女图越画越好,渐渐就有了“齐美人”之名。

那会儿保守派和维新派斗得火热,但不妨碍地主乡绅们做诗品画。湖南三杰之一的郭人漳当时住在湘潭九总郭公馆,他的一位夫人喜欢诗词书画,想在一个瓷瓶上绘制精美的工笔仕女图。刚巧公馆的老厨师是齐美人同乡,就推荐了他。画一出手,立刻受到了郭人漳的赏识,留下他给自己的夫人教习画画。

《仕女 镜心》来源@雅昌艺术网

1905年,郭人漳赴广东驻防中越边境当起了新军统领,不少达官贵人喜欢上了齐美人的笔墨。郭人漳劝他改变固守家园、故步自封的生活方式,以“游”开阔眼界与心胸,促进画境提升,齐美人动了心。跟随郭人漳走到了北平的齐美人,终于走出了他偏安一隅的杏子坞,声名远播。

郭人漳去世之后,齐美人在日记中写道:“朋友之恩,声名之始,余平生以郭五为最。”

这位“齐美人”,其实我们都很熟,就是那位57岁爱上画虾的齐白石。齐白石的“虾”固然出神入化,但他的仕女图才是他最早成名的拿手画作,而他能够从一个木匠到国画大师,这其中除了他的天赋和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不一样的人脉关系。

凭借关系走天涯

齐白石的成名其实也是中国职场关系的千年缩影。

清末民初,传统的社会结构仍在。从寿三爷到郭人漳,从邻近小地主,层层引荐到大户,齐白石结识了地方、省城以及京都的重要文人,同时进入市场。没有这个结构,一个乡下木匠的出道难以想象。

隋唐之前,子承父业,农民的儿子务农,为官的儿子做官。开皇七年,隋文帝一旨诏文:“制诸州岁贡三人。”自此,各个州每年选派三个人,到中央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成了第一个正规的人才流动渠道,怀揣“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愿景的普通人,开始走上“找政府分配工作”的求职之路。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规规矩矩的走这条路。譬如李白占据“罪臣之子”、“商人之子”两条,没能通过科举的“政审”,于是他携带诗作拜见了太子宾客贺知章。贺知章读至《蜀道难》时,叹为“谪仙人也”;又见《乌栖曲》,赞其诗“可以泣鬼神矣”。后来李白又写了一首才华横溢的马屁诗——《玉真仙人词》,献给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让玉真公主欢心不已。

于是,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唐玄宗召见了李白,对这样的旷世奇才,玄宗表现得求贤若渴,他“隆辇步迎,如见园绮”。就这样,李白求职成功,成为皇帝的御用文人,供奉翰林。只不过他性格不羁加上经常嗜酒误事,天生不是做官的料,不久被贬黜。至于以后颠沛流离,那是后话。

图片源自网络

到了清朝末年,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年轻的学生从传统典籍的故纸堆中走出来,接触到西方世界,中国开始进入 “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建国之后,饱经磨难的中国重新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60年代的工作总是带着崇高的理想,大部分人都是直接等着分配。百废待兴的国家开始蓄力,医院、毛巾厂、酒厂……国有企业成了香饽饽,被分配进单位的都在托关系转入国有企业。

80年代,春风料峭,市场开始逐渐替代计划。企、事业单位有了公开招工,但是没有求职平台。找一份工作需要全家行动四处打听,这时候谁家关系多,谁家的消息就多。

从古至今,职场都奉行着一条规律:“道路千万条,关系第一条”。

强关系 vs. 弱关系

不仅仅是中国,人脉关系在所有国家都是影响求职的重要因素。

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的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从波士顿近郊找到了从事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三类职业的人员,共282个。然后随机选取100个人做访谈,问题是“你们是如何找到工作的”?结果发现,54%的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求职成功。也就是说,当我们绞尽脑汁纠结于简历怎么写更吸引HR注意力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经让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

但这里面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什么关系。

如果聚焦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社交关系,会发现男性朋友圈和女性闺蜜圈的作用有所不同。《Graduate School Social Networks and Placement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The Role of Women's Inner Circles》(公众号“老王必修课”内回复 求职,获取完整报告)这篇文章提出了个结论:

对男性来说,在同辈之间建立了有效人脉关系的人成为高层领导的几率,会比和同辈联系不畅的男性高出了1.5倍。但是对女性来说,如果想要找到理想工作,除了一张范围更大、交流通畅的人脉网络,还需要建立起单纯的属于女性的人脉网络。通俗点说,就是你的求职不顺,可能是闺蜜圈不够给力。”

Granovetter教授把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拆分,他发现对求职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强关系”,而是一些不经常见面的“弱关系”。只有16.7%的人依靠亲朋好友“强关系”找到工作,而剩下的83.3%却靠的是每周见面不到两次,甚至一年见不到一次的“弱关系”。这些人不一定是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

但他们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强关系朋友有哪些关系,你难道不清楚么?能帮的早就帮了。只有弱关系,才能给你带来新的机会。“职场道路千万条,弱关系是第一条”。

梁建章(左)和沈南鹏(右)

1982年,15岁的沈南鹏和17岁的梁建章,在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有了一面之缘。这两个懵懂少年当时哪会意识到17年后,二人能携手创造出一个中国互联网的产业奇迹——携程网。

1993年,马化腾刚刚毕业,他的业余时间花在了论坛上,兼职起了站长职务,做的小有名气。他“面基”的第一个浙江宁波网友,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丁磊。

马化腾(左)和丁磊(右)

两个人历史性会晤之后不久,爱冒险的丁磊带着50万储蓄成立了网易,第二年,他的身价翻倍。马化腾看到过去一起喝啤酒聊心事的打工仔变成百万富翁,经过几个月的挣扎决定下海经商,模仿起丁磊的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注册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1998年,第一代QQ诞生了。

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早早地相识但却没有过多地联系,但就是这样的“弱关系”,才有可能成为紧要关头的转折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经常接触的人往往和你有类似的圈子、环境、甚至思维方式,如果想打破现状,往往需要的是一些差异性,我通常称其为“新知”。

就像20年前,为什么要学英语?那时候互联网兴起,国外成熟的资讯往往是国内未开垦的商机,这就是“新知”。而到了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想要去获得那些有效信息,最终还是要落到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机会往往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有效人脉:逃离舒适区

就像哈佛大学社会学家Robert Putnam所说,来自相似性产生的同质性关系需要和跨越差异产生的异质性关系产生平衡。

诚然,与和你类似的人建立关系,可能感觉比较自然,但是离开舒适区建立关系,收获的价值是巨大的。

所以,关系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关系能否提供多元化信息节点。

美国的职场有个特点,Networking常常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美国80%以上的职位其实并不是公开招聘的,而且每个公司的网申都有Reference (内推)这一项,毕竟100个网申也不如找个内推来得实在。也就是说,你的网申有80%都打了水漂。说不定当你在努力打开一个个网页投出简历的时候,有些人却在Linkedin、Facebook和“微信校友群”上“勾搭” 学长学姐,拿到了内推的机会。

这样的“弱关系”,其实我们潜移默化都再积累着。Facebook就是基于我们这样的心理,获得了早期的用户增长。Facebook的增长团队发现,前10天添加了至少7位好友的用户最可能成为活跃用户。也就是说,如果在网站上能添加越来越多的朋友,用户就越能获得兴奋感。于是他们设计了“新用户体验”(NUX),专注于帮助新用户寻找朋友。

"It’s not about what you know, but who you know."

【参考文献】

[1] Buettner, Ricardo. Getting a job via career-oriented social networking markets[J]. Electronic Markets, 2017.

[2] Seibert S E , Liden K R C . A Social Capital Theory of Career Succes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2):219-237.

[3] Eagle N , Macy M , Claxton R . Network Divers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Science, 2010, 328(5981):1029-1031.

[4] 陈云松. “关系人”没用吗?——社会资本求职效应的论战与新证[J]. 社会学研究, 2014(3):100-121.

[5] Autor D . Polanyi’s Paradox and the Shape of Employment Growth[J]. Nber Working Papers, 2014.

[6]Petra A , Jan G , Eva S . Academic career: on institutions, social capital and gender[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8, 37(6):1095-1108.

我是老王,专注于投资、理财和金融的知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