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相关试点方案,方案中提出将于今年的2-12月于京津沪等六个省份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一时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表示这真是官方版的“滴滴打针”呀,相信这会为特殊病人的护理问题提供很大的便利,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很多网友对相关的服务项目规范以及护理人员安全等问题表示担忧,那“网约护士”实施的意义及如何落实是一个问题。
网约护士对接老龄化的社会需求
正如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发言时所强调的,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至少有2.4亿,占总人口的17.3%,其中更是有4000万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此次“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医疗对象是这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此次试点的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都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省市。
此外,我们知道近些年国内逐渐开放医生多点执业,让更多的好医生可以直接为基层服务,不得不说此次“网约护士”这一方案的实施也是对护士多点执业的尝试,是对医院护理资源合理应用的一种新型的模式探索。将这一项目和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的护理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说是精准地对接了群众健康的多样化需求。
“网约护士”必须规范化施行
此次方案中明确提出,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试行模式,对于网约护士的资格条件也是有着明确的要求,比如,“试点机构派出的护士人员要具备5年以上的护理经验,护士的相关技术职称以及能在全国的护士注册系统查到其相关信息。”并且要求护士不得以个人身份提供相关服务,通过采取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法,医疗机构根据网上提供的订单派遣护士提供服务。同时,针对服务对象以及相关的服务项目也都有相关的条例规定,必须要有医生的处方及能核明服务对象身份的相关的医院证明,从而能确保出诊护士的人身安全。对于服务项目原则上主要提供需求量大、风险低易操作的技术服务,比如注射、输液、导尿等常规医疗项目。关于“网约护士”收费问题采用市场议价机制,结合当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加上相关的交通、信息技术成本及护士的技术等因素确定具体的收费标准。
“网约护士”的安全也是重大问题
相关的政策出台后,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减少了其往返医院及排队就诊的不便,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些做存在很大的弊端,目前争议最大的就是网约护士出行的安全性、提供医疗服务的风险以及相关的价格问题。有了前面网约车空姐遇害的残酷案例,此次方案对外出护士的安全问题也是格外注意,首先是加强对患者的身份核查,此次为护士配备记录仪,做到数据留痕。
其次,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是网约护士能否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问题,其实,早在几年前有关网约护士的APP已经小规模的兴起,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少使用过的消费者在网上披露某些平台的护士不专业,此前上海卫计委也针对某平台存在的护士资质不明、诊疗数据有风险、服务内容超范围等问题公开点名批评。并且对于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的处理,在无医生指导、无急救器材的情况下怎么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此外,有关上文中护士多点执业问题也是有利有弊,所说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了医院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多点执业也让网约护士的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成了一个难题。
“网约护士”收费标准惹争议
网络上另外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网约护士”的收费标准,自2月12日“互联网+护理服务”试行以来,北京、上海等地的某些网约护士APP一度受到热捧,但不少人发现各平台虽相关收费标准并未统一,但都有一共同特点,价格昂贵。
比如在一款“医护到家”的APP上,其相关收费标准为输液284元/次、肌肉注射239元/次、普通换药239元/次、导尿329元/次,在“金牌护士”上打针、输液、等项目为189元/次,与公立医院相比服务价格提高了10倍到20倍,但从购买数据中可以看到在“医护到家”上已有2.3万人购买静脉采血服务、4.53万人购买了输液服务、2.67万人购买打针服务,此外普通换药、保胎针、导尿等服务也是热门项目。虽然网约护士提供上门服务需要一定的交通和信息成本,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还是略显昂贵。不得不说是市场的需求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这种收费标准不统一、费用昂贵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网约护士”试点实施有望破困境
官方版“网约护士”方案的提出,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为“网约护士”的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此次国家卫计委也明确指出这是互联网企业和医疗机构公共合作探索的解决老年人医疗护理问题的新模式,对于之前存在的问题也都在相关的提供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和行为管理,相关技术平台要求,有关的风险防控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力争达到“线上线下,同质管理”。希望这次的试点实施的机构和平台能够破除以往的弊端,积累经验为后期的全面推广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和规范“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