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森堡上空的云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流浪地球》中,随着地球的“流浪”,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80多度,人类被迫离开了熟悉的地面,来到了地下。特殊年代里“地下城”成为了地球居民的栖身之所。地下城里有麻将馆、烤串店;春节来临,舞狮、吃饺子样样不少……
地球爆炸前正好撸一串
人类不见天日地留在地下,以至于出来都成为了奢望,饱受嫌弃的地下城却在最后成为了主角一行人乃至全人类生存的希望。
其实“地下城”其实已经在实现的路上,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甚至已经有人搬进了“地下城”。
地下城的前世今生
“地下城”这个概念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提了出来。
现今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奇亚(Cappadocia)以及现今伊斯坦布尔附近,就曾挖掘出大量成型的“地下城”。
下面可以造得很复杂
(来自Real Archaeology)
其中德林库尤地下城最为精巧奇异,它深入地下11层,有600个出入口,连接到其他城市的地下隧道有数英里长。这是可容纳数千人的真正地下城,包含睡眠区、马厩、水井、水箱、厨房、通风井、公用房间、教堂、浴室和墓地等设施。
德林库尤地下城
其建造目的至今不明,但很显然,这样不同寻常的城市结构是为了对抗某种外部压力——战乱或是糟糕的气候。不只是古罗马,在其他的文明古国中,也或多或少有“地下城”的身影。
中国古人也造了很多巨大的地下空间
不过绝大部分不是给活人住的
所以不能算“地下城”
但是,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由于生产力的不足,地下空间的开发成本高昂,地下空间的开发因此受阻,并且当时“地下城”实际用处不大,建设需求非常小。
还有一种因地制宜的“半地下”居住方式
也可以形成很大的聚落,成本则低很多
但当人类迈入了“工业时代”,一切发生了改变。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导致城市所需土地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挤,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大城市病”。当城市地面空间开发饱和后,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空间,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被运用了起来。
从此上下班都开始逛吃逛吃了
地下空间开发总体经历了由市政主导——交通主导——全面发展的历程。
早期工业革命时期地下空间是以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 以市政管线建设为主;而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伦敦Metropolitan Line的建立,使得地下空间开始向交通主导转变,各种设施逐渐地完善,最终形成地下综合体。
此时期的“地下城”良好地解决了各国战后经济复苏、人口迅速膨胀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
虽然地铁条件暂时有些差
但为了大英帝国,大家还是要共克时艰一下
(来自至暗时刻)
20世纪80年代,西方多国开始城市资源空间上的重整,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来提高地上环境质量。此举确实有效,减轻了城市地面空间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后来为各发展中国家所学习。
已经发展为一个极其庞大的世界
“地下城”
时至今日,经历了数十年发展“地下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不仅仅作为城市的辅助工具,有的甚至已经取代了城市,发展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地下城”。
比如在澳大利亚中部的库伯佩蒂镇,从地上看,此处除了沙漠那荒芜、红土丘陵那样酷似月球表面的地面,就是寥寥无几的低矮建筑和当地居民,让人倍感凄凉,甚至会让人有种走错地方的错觉。
地表人烟寥寥,地下别有洞天
但其实这里却是一个有近三千人居住的小镇,这里所有的房子都隐藏在地下6—7米深的地方,有的只是露出一根烟囱,有的甚至什么都看不到。深入地下后,人们会发现库伯佩蒂的地下建筑是十分完整的,酒店、教堂、酒吧、购物商场全都非常完善,使得不少人慕名前来旅游体验。
不禁有人会问,为什么有人会居住到如此荒凉的地方?人们又为什么非要生活在暗不见天日的地下呢?
原来是因为此地的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宝石,甚至并且还能挖掘到珍贵稀有的蛋白石,早年间吸引了许多从欧洲背井离乡的矿工。
如果真有这样的地下城市
恐怕住地下室肯定给摇号了
(来自进击的巨人)
但不久,居住在地面的矿工们发现此地天气过于炎热,温度高到无法忍受,地面根本不适宜居住,还不如住到气候适宜的矿井里。经过拓宽和改建,全镇淘金客都搬到了地下去生活,才有了今天的“地下城”——库伯佩蒂。
典型的沙漠气候
(来自维基百科-Coober Pedy)
这是世界地下城里的一朵奇葩,在地面空间尚未被完全塞满的情况下,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下城”是作为战备资源修建的,也就是所谓的“防空洞”。
备战备荒,随时准备战斗
地表城市空间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越来越表现出其脆弱性,开发地下空间是应付此现象的一味“良药”。利用地下空间防护能力强和有利于物资贮存等优势, 建立起完善的地下防灾体系和地下物储系统,对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抗灾抗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还有一种
除了防御还能反击
攻守兼备岂不美哉
从冷战走来,世界各国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以此增强城市的防灾水平,使城市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在战争爆发时,地下空间可以疏散、隐蔽大量人员,是防核武器及常规武器袭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应对各种袭击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当安全的平壤地铁
《流浪地球》最后,主角一行为求安全躲进了地下城,《三体》三部曲中,执剑人也都是生活在地下空间里,以争取按下反击按钮前的宝贵时间。
北5区西南口和北京西站南广场东
哪个更厉害一些
今年年初,我国防御技术先驱钱七虎院士获得了“中国最高科学家奖”,他就是我国在地下防御空间方面的专家。老院士曾在在讲话中说道:在我国,由于“防御型”的国防政策,坚持不打“第一枪”,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防护住敌人的“第一枪”。
所以虽然我国的地下防护工程相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建国后的地下防护建设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在新中国成立后,各种的外界“核讹诈”就一直没停过。为了能摆脱这一困扰,开始重点研究核武器。但同时,“防核”的建设也一直没停过。北京甚至为此还修建了一座“北京地下城”。
很多老人还记得年轻时候挖防空洞的日子
(来自维基百科-北京地下城)
北京地下城距地面八米,最深处可达十几米,宽两米,全长三十余公里,可容纳三十余万人,因工程量巨大、设施齐全而著称。整座地下城有近七十处被鉴定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需要时,只要往下挖数米,便可取得源源不绝的地下水。城内两千三百个特别设计的通风孔,可以源源不绝把新鲜的空气输入地下城。
至今还未在公开资料中见过完整的地下城分布
(应该是不会公开的?)
除此以外,这座地下城中,也设有电影院、理发室等等娱乐及必需的生活设施。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可以直通行政中心、紫禁城、天安门和火车站,与电影中的地下城非常相似。这也说明了当末日真有一天降临,我国至少已经确实具备了修建地下城的能力。
为什么感觉是在说重庆
其实,不仅仅首都北京,在全中国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已经拥有了地下城。其中出名者,湖北131可曾听说过?
流浪 “地下城”离我们有多远?
根据影片中的镜头,可发现未来地下城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综合化与多样化。
随着地面上的各类设施移入地下,地下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发展成为影片中完全在地下生活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各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有机协调发展。“多样化开发”成为“地下综合体”似乎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会不会把这种模式继续搬到地下...
第二,深层化与分层化。
随着深层挖掘技术和装备的逐步完善,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完善,深层挖掘已经不是难题时,深层挖掘到达影片中的程度也不是不可能。而在深层化的同时,各空间分化趋势越来越强,各个功能区间相互干扰,此时按功能分层已经成为了必然。
创造这样的地下空间,恐怕需要神一般的力量
(来自EVA)
第三,人性化与生态化。
由于地下环境与地面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地下城是未来人类的生活场所,居住的舒适性就尤为重要了,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不远的将来会得到改善。同时,地下开发会造成不可消除的环境污染,如果人类要长期居住其中,需要高度重视资源循环,注重可持续发展。
所以要把种子什么的都保存好
不然只能一辈子吃蛋白快了
(来自Kew Science)
第四,先进化与经济化。
随着科技进步,大量先进技术也将运用到“地下城”中,参与着地下城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数字化将会是未来“地下城”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会使得修建“地下城”的成本大大降低,影片中全球的“地下城”可容纳35亿人口,在未来也有实现的希望。
超级实用的钻探技术了解一下
(来自EVA)
如果真的像《流浪地球》里设定的那样,地球需要“流浪”太空,地面渐渐不适合人类生存,而温度适宜且安全性高的地下城一定会在“流浪地球”计划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在“流浪”之前,先要设计并建设完数目不小的“地下城”。此时,专注地下研究的“人防工程师”将会身价飙升。
因为,这类“神秘人”将要承担全人类的命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