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子”的大脑存在的不利连接

“夜猫子”指的是那些晚睡晚起的人,他们的大脑功能与“早起鸟”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因正常工作日的限制而处于不利地位。

由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发现, 一些人的生物钟决定了他们睡觉和起床都很晚(平均就寝时间为2:30am,起床时间为10:15am),在大脑中许多与维持意识有关的区域,休息时的大脑连通性较低。更重要的是,这种较低的大脑连接性与较差的注意力、较慢的反应和增加的困倦有关。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约12%的员工需要上夜班。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睡眠和生物钟的持续中断,夜班工人的健康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这些时间与你的自然生物节律不一致,你被迫适应朝九晚五的社会工作日,也会造成极大干扰。

城市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加上互联网的普及,现如今约40% - 50%的人认为自己更喜欢晚睡和早上8点20分以后起床,我们有必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探索这一人群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在他们不适合的工作或学习时间努力表现最好。我们需要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中的健康风险,并提高生产力。

有项发表在《睡眠》(SLEEP)杂志上的研究,他们调查了38名“夜猫子”和“早起鸟”的大脑在休息时的功能,并利用生理节律(褪黑激素和皮质醇)、持续睡眠/觉醒监测和问卷调查将其与认知能力联系起来。研究人员对志愿者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测试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不等。他们还被要求报告自己的困倦程度。

被确定为“早起鸟”的志愿者报告称,在清晨测试中,他们的困倦程度最低,反应速度最快,明显优于“夜猫子”。然而,夜猫子的困倦程度最低,反应速度最快的时间为晚上8点,尽管这并不比“早起鸟”明显好多少,但这也说明了夜猫子在白天最不容易入睡。有趣的是,“早起鸟”大脑中那些能够预测更好表现和更少困倦的区域,连通性在任何时间点都明显更高,这表明夜猫子的休息状态大脑连接性在全天(上午8点到晚上8点)都受到了损害。

对于夜猫子来说,生理时间和社交时间的不匹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夜猫子”在被迫适应这些限制条件时,可能面临认知缺陷的潜在和内在神经机制。

现代生活,我们必须要更好地考虑个人的生物钟,尤其是在工作中。典型的一天可能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5点,但对于夜猫子来说,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早上的表现下降,与意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连通性降低,并增加白天的困倦感。在这个社会生存,如果我们可以更灵活地管理时间,我们就可以在最大化生产力和最小化健康风险方面走很长的路。

所以尽量少熬夜,不要说为了工作,良好的作息才是更好工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