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狗年过去了,狗狗们要不开心了:汪!我还没刷够存在感呢。
好,那么库叔就给一个机会,让它们在狗年末再上一次镜。
今天狗狗们要展示的,可是与平日大家对它们的印象截然不同。这种“人类的好朋友”,其实还有着这样一面——在战场上它们可以是对敌利器和英勇的“战士”。
那么,军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登上人类战争舞台的?在真实的战场上到底表现如何?
在前几年大热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神勇的缉毒犬“哮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训练有素、执行力爆表,机敏而又不失呆萌的表演圈粉无数。
“哮天”们,其实已经在人类各种战场“服役”了数千年。
(图为电影《湄公河行动》哮天海报)
1
早在1.4-1.6万年前,在亚洲的东南部,狗就已经被人类从野生狼驯化为家畜。此后,狗逐渐成为了“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
(图为重庆万州出土的汉代陶狗 图源:三峡博物馆)
凭借耐力好、可长距奔跑、嗅觉和听觉灵敏等特点,狗从古代就开始为人类看家护院、拉雪橇、追踪、预警……
而狗的这些优点,在战场上同样有用武之地,可爱的狗狗也能化身为强大的“战士”!
【注:狗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类高出1000多倍——可以在子弹射程之外发现敌人;听力是人的16倍——甚至可以听到风吹过炸弹导火索的高频声音;视野广阔,有弱光能力,善于夜间观察事物。】
军犬的使用历史相当漫长。相传于距今24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在城防战斗中开始使用军犬了。冷兵器时代的军犬战力相当可观,古人甚至将它们作为独立的“兵种”看待,历来狗都作为极其重要的战争资源,中国古代军事家把军犬列为“必征之兵”,兵书记载中还有“犬猛于(兵)器”的说法。
放眼世界,在军事史上,古罗马人、古盎格鲁撒克逊人等民族都有使用大型战犬攻击敌人的历史。
而罗马的死敌——迦太基的军队中,曾专门饲养了一支“猛犬军团”。这支部队善于攻击敌人的骑兵,专咬战马的鼻孔。
它们获得的防护也相当周全。为了抵御弓箭、长矛和刀剑,防止被敌人的军犬咬伤,迦太基人给这些军犬披上了铠甲,戴上镶嵌刺钉的项圈。
由于猛犬军团在作战和押送奴隶、俘虏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迦太基国王还下令为有功的猛犬建立纪念碑。
2
到了近代,随着杀伤力较强的火器的出现和普及,军犬无法再作为直接进攻的兵力和武器。但不靠尖爪利齿,军犬仍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其他军事行动中大放异彩,譬如战地通讯、救护伤员、前沿侦察、营地警卫、战场搜救、巡逻和爆破等。在这些行动中,军犬可以最大发挥它们灵敏的嗅觉、听觉和出众的夜间视力,以及在任何地形上都可敏捷行动的能力。现代战场上军犬的地位仍然重要。
(图为脖子上挂着信筒的传信军犬)
近代欧洲许多国家的统帅都喜欢亲自驯养军犬,俄国彼得大帝曾让自己的爱犬在战斗中负责同各部队的主帅保持联系,传递命令和情报(彼得大帝的爱犬死后被制成标本,至今仍保存在伯尔尼的博物馆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犬首次被大规模成体系运用于现代战争,英、法、德、意等交战国都编有军犬勤务部队,共有5-8万只军犬活跃于战场各处。而且随着战事日趋激烈,各国对军犬的需求量激增,甚至开始大量从民间宠物狗中“抓壮丁”。例如在巴黎的一次征集中,法军仅用8个小时便强征了民间的1000多只宠物狗充军。同时被征集来的还有大量犬类爱好者和驯养专家,以训练这些军犬“新兵”。
一战残酷的堑壕战中,各国军犬的任务因配属部队的性质而不同,比如机枪分队的军犬就用来驮运机枪弹药;红十字分队的军犬用于搜寻伤员;步兵的军犬传递情报、警戒阵地;而指挥部的军犬则主要在各阵地之间传递命令(2017年上映的法国电影《天上再见》中,即是以一只传递命令的军犬作为片头,为观众展现残酷的战场)。
大批军犬参战,在各国部队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军犬以卓越的战场表现,开始受到世人瞩目。由于军犬在世界大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战后的凡尔赛和约德国战争赔偿条款中甚至特别规定: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战败的德国要交给英法和其他战胜国几万条军犬。而这也是德国牧羊犬(国内俗称“黑背”犬)风靡世界的开始。
(图为法国电影《天上再见》片头片段)
3
二战中,军犬的投入数量更加巨大,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整个大战期间,共有25万只军犬直接为交战双方服务。
德国情报机关曾训练多条军犬携带微型窃听装置、微型照相机等器材潜入敌方阵地获取情报。同时,联络友军、侦查敌情、搜捕押运战俘、寻觅救助伤员等行动,仍然是军犬的老本行。
美军曾将2万只军犬编成一支代号“K-9”的特殊部队,专门从事警卫、传令、侦察、带路、探雷和拉雪橇运送军用物资等任务,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军非常重视军犬的价值,苏联指挥官甚至认为军犬是雷达、无线电、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重要补充。在二战前夕苏联就开办了不少军犬学校,培育和训练了大批军犬。整个卫国战争中,苏联民间主动捐献了6万多条军犬,它们大部分来自苏军海陆空后援会的勤务犬俱乐部。
苏联军犬最广为人知的战绩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当时苏军特别训练了126只爆破犬,把它们布置在敌军坦克威胁最大的战线上,进行“一犬毁一辆坦克”的神风式特攻,完成人所不能及的任务,二战的这场转折点战役有它们不可磨灭的功勋。
(图为二战中苏军“反坦克”爆破犬训练)
1946年4月29日,英国伦敦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授勋仪式:一条名叫朱迪的军犬被授予表彰英勇的最高勋章——“动物维多利亚勋章”,它成为了当时享誉世界的英雄。
朱迪的传奇始于中国。它生于中国,因其中国原主人被日军杀害,四处流浪的它偶然被一艘英军炮舰上的士兵收留,并被训练为军犬。
1942年2月13日晚上,在英军炮舰上服役并“值班”的朱迪突然蹿上驾驶室,面朝一个方向狂吠。尽管炮舰上的士兵这时候还没有发现来袭的敌人,但出于对朱迪的信任,舰长还是下令准备战斗。不一会,日军轰炸机真的蜂拥而来,早有准备的英军炮舰击落了好几架敌机,但终因实力悬殊而被击沉,大部分舰员阵亡,朱迪与大约60名幸存者逃到了一座荒凉的小岛。可是在这座小岛上,寻找淡水非常困难。他们又渴又累,开始陷入了绝望。而同样疲惫不堪的朱迪克服种种困难,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终于找到了水源,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几个月后,朱迪被调到另一艘炮舰服役,不幸的是,这艘炮舰又被日军俘获。舰员们被押解到一座战俘营内。这里环境十分恶劣,蝎子、毒蛇和野兽频频出没。勇敢的朱迪与它们多次殊死搏斗,才保护了舰员们的安全,但自己也多次受伤。不久后,日军战俘营指挥官竟然宣布判处朱迪死刑。在转移战俘时,日本人不准人们带走朱迪,想把它活活饿死。但战俘们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丢下它,最终一名叫做威廉斯的英国海军技师冒着生命危险将朱迪藏在自己的行李袋中才把它带了出来。
战后,朱迪与威廉斯一起生活到1950年才去世,悲痛欲绝的威廉斯在它的坟上树立了一座白色大理石石碑,上面刻着“一条勇士般出色的狗,它奉献给人类远比它得到的要多”。
(图为2010年荣膺“动物维多利亚勋章”的扫雷犬特莱奥)
4
二战结束后,人类并没有迎来和平,冷战接踵而至。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大大小小的局部战场上,面对复杂多样的作战环境,军犬仍然在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1969年,深陷越战泥沼中的美军使用了大量军犬,甚至再次从民间征集宠物狗进行训练后投入战场。在丛林战中,军犬的作用更加重要,不但成为美军不可或缺的帮手,甚至还挽救过不少士兵的生命。
美军在越战使用的军犬按任务类型分为四种:
*侦察犬,充当前哨,搜寻敌人的蛛丝马迹,不管是陷阱还是伏兵,都难逃它的灵敏感官;
*巡逻犬,负责军事基地周围的警戒和安全工作;
*追踪犬,会追踪逃跑的敌军,寻找失踪的士兵和跳伞的飞行员;
*水犬,主要用于搜寻水面下的敌军蛙人。
当时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叫约翰?弗南内利,来自马萨诸塞州。作为一名训犬员,阅犬无数的他从来没想到过与一只叫做布鲁瑟的德国牧羊犬邂逅,然后一同前往越南并肩作战。
“有人原来就跟我说过,这条狗会成为我最好的朋友,他们说的没错,我觉得在我这辈子当中,我跟它的关系比跟任何一个人都要亲,我们是分不开的。”约翰回忆道。
1969年9月,在距离岘港20公里的地方,约翰和布鲁瑟带领一队士兵穿越敌军占领区。
我记得当时正走着,布鲁瑟突然就停了下来,它抬起鼻子,耳朵轻轻颤动,然后我注意到,丛林里好像有动静。这种时候必须当机立断,所以我开枪了,但是我马上就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敌军使用的是自动武器、还有手榴弹和火箭筒,火力非常猛。
一道闪光过后,我……往下看,发现胳膊中弹,身体一侧被炸得皮开肉绽,甚至左肺都漏出来了,我看见肺脏一点点的收缩。
当时布鲁瑟就站在我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它的眼里充满了悲伤。这下我们遇到大麻烦了,我不想让它呆在那,我不想让它看到我死,所以我跟它说‘布鲁瑟,走!快走!’这对我很难,因为我每说一句话都会咳出很多血,但我竭力让自己保持清醒,因为我想让布鲁瑟离开,我不想让它看到我死……
可是,它始终不肯走,它低下身子,试图咬住我身上的制服,后来,我用手抓住它身上的挽具,让它拖我回去。我不知道走了有多远,感觉就像永远都走不完一样,我不知道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它在拖着我往前走时,被子弹击中了我想大概有两次,但是它好像下定决心要把我拖回去,它的忠诚是无法想象的。我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它,是它救了我的命。
在类似的丛林战争中,军犬挽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也赢得了幸存者由衷的感谢,其中自然包括约翰?弗南内利,他在被布鲁瑟拖到安全地带后,需要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我跟他们说,看不到布鲁瑟,我哪也不去,我必须看到它,我要抱着他、摸着它,向它表达我心里的感谢,可是我没能看到它来,当时药物让我变得有些精神恍惚。就在这时,它突然从床底下窜了出来,然后一点一点的爬到了我的面前,它把脑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开始舔我的脸……看到它我真高兴,在我抱着它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面对你的救命恩人,能说些什么呢?”
5
中国是最早使用军犬的地方之一,而如今我国的军犬水准也相当可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犬部队创建于建国前夕的1948年:山西太原解放,我军接收了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下辖的“特种通信队”(也称“犬鸽训练队”)。
建国后,训练军犬的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在共和国的历次对外战争中,军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79至1993年,在保卫祖国南疆的战斗中,军犬大显神威。据一位老兵回忆,1984年4月,老山战场,我军的一支小分队在越军阵地后方进行战斗穿插,他与军犬“黑子”作为整个队伍的尖兵。走到一处浓密的灌木丛附近,“黑子”突然朝着那里狂吠,并且不肯再挪动半步,老兵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古怪,就小心翼翼的用枪嘴拨开灌木,发现里面藏着一颗又黑又粗的炸弹,连接着多根细如发丝的绊线,绊线的末端隐没入草丛,非常隐蔽。老兵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没有“黑子”的报警,小分队所有战士都将被炸得粉身碎骨。
不久后,小分队终于接近预定位置,但也遭遇了难缠的敌军狙击手——他躲在密林中,不断以极为精确的火力压制小分队,使他们无法再前进半步。多名队员受伤后,仍找不到敌军狙击手的位置,老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黑子”身上,他抚摸着黑子,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命令,随即放出这条英勇的军犬。“黑子”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入密林,敌军狙击手预感到了危险,随即调转枪口朝它开火,但军犬体型低矮,在灌木丛中间穿行,子弹很难打中。冒着雨点般飞来的子弹,“黑子”终于找到了敌军狙击手——原来他躲在一处被树枝和树叶掩盖的几乎天衣无缝的弹坑内,小分队随即利用迫击炮将其消灭,按时抵达了预定地点。
一天之内,“黑子”两次挽救了小分队全体指战员的性命,老兵回忆道,“为了奖励‘黑子’,当天晚上没有安排它去站岗守夜,让它好好休息。”
这种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神奇的战绩,在军犬的传奇历史中简直多不胜数。
(图为首都机场警犬队)
目前,我国在军中服役的军犬主要有7个品种:罗威纳犬、德国牧羊犬、杜伯文犬、史宾格犬、玛莲莱犬(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的“啸天”即是一条玛莲莱犬)、拉布拉多犬和本土的昆明犬,它们的性格各异,用途也各不相同,但都活跃在边防、缉毒、缉私的第一线,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和我们的幸福生活。
(图为中国昆明犬)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 | 刘萌
编辑 | 黄俊峰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