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丨为什么我们总爱看“地球母亲被毁灭”?

《流浪地球》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地球又又又叒遭殃了,前有1300倍木星引力大磁场,后有太阳即将自爆,地表上也是一片狼藉,无论大陆还是海洋都被冰雪覆盖,到处是千里冰封,不借助防护服,人类在地表根本无法生存。这是2019年春节贺岁片《流浪地球》里描绘的地球末世景象。

《流浪地球》根据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不远的将来,太阳内核急速老化即将爆炸吞噬地球,为了拯救人类命运,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两千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就在地球接近木星之时,行星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出现故障,地球危在旦夕,一场惊心动魄的地球救援就此展开。

《流浪地球》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对于地球命运沦落至此,观众们纷纷激动地表示终于可以看到了中国地标被毁的画面啦!在此之前,毁灭地球的可都是外国人,这次终于轮到我们中国人上场了(地球:???)。

地球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遭殃了,地震、海啸、行星撞地球,为了毁灭地球,影视编剧们也是绞尽脑汁穷尽想象,还有人总结出了电影里种种毁灭地球的方法。

电影里的世界末日。地球:我可是个母亲,你们怎么忍心?!(图片来源见水印)

影视作品里人类家园一次次遭遇毁灭性打击,观众们也一次次在电影院里看得痛(乐)心(此)疾(不)首(疲)。为什么大家这么爱看地球母亲受苦受难呢?

这其实涉及到美学范畴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美有多种分类,比如美与丑、悲与喜、崇高和卑下等基本美学范畴。崇高是指自然界的美学特征:数量的巨大及力量的强大,我们对地球毁灭的审美就来源于此。早在1世纪古罗马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一书就写到“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在人类的视野里,没有比自然之力更加雄浑、伟大的力量,即使科技条件发展到当下,我们仍无法抵御台风、地震、海啸带来的破坏。人在自然面前被衬托得越渺小,便越发激起对抗自然之力的力量与勇气。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在伟大的自然之力面前,只要我们自觉安全,它们越可怕,对我们就越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让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的万能进行较量。

没有比坐在电影院里观看山呼海啸、天崩地裂更安全的方式了,因此电影也成为崇高审美最适宜的艺术表现形式。灾难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盛行,并成为一种新的样式。特别是伴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影视作品中能获得更逼真的体验。电影也从最早的小范围视野里发生的灾难:比如讲述海难的《海神号》(1972)、讲述火灾的《火烧摩天楼》(1974)等电影,逐步扩大到全球视野范围的灾难:比如《后天》(2004)描绘了天气异常引发了全球气候灾害,龙卷风、冰雹、洪水齐上阵肆虐地球;《2012》(2009)里的全球灾难大合集,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倒塌、航母撞向白宫、洪水从喜马拉雅山上倾泻而下。《流浪地球》(2019)更是呈现了宇宙范围内的灾难奇观——太阳要爆炸,人类开着地球在宇宙流浪却即将撞上木星。

《流浪地球》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当然毁灭地球只是讲故事的形式,面对灾难人类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伟大情感才是电影的核心。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提到崇高可以唤起我们内心的自觉,使我们隐约想到外物的力量和体积尽管巨大,却不能征服我们内心的自由,因此崇高能激起我们的焕发振作。

电影里展现出对抗灾难的人类精神力量通常是一种普世价值,比如《后天》中讲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不屈不挠意志;讲述外星人入侵的电影《独立日》里人们为保卫地球发动了反抗外星人的地球保卫战,体现了人类身上的英雄主义精神;《流浪地球》体现了人类对亲情的重视、永不放弃希望的坚韧不拔精神。这些普世价值让观众意识到自己身上也具有超越伟大的能力,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喜悦(朗吉弩斯将其称为“不可抗拒的”狂喜)。

《流浪地球》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虽然崇高审美能给我们带来精神力量,但是千万不要为了审美奔赴自然灾害第一线,毕竟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还是让我们走进电影院看看《流浪地球》,欣赏地球冲出太阳系走向外太空的崇高之美,重获假期结束后面对工作、学习的勇气吧。

参考资料:

1.《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

2.《美学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3.《谈美·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