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酸奶泡
《流浪地球》算是彻底引爆了中国电影贺岁档,很多一开始不看好这部电影的观众在观影之后也不得不给予其高评价。而对于大多数抱着看热闹心态去观影的观众来说,在电影里寻觅自己的家乡则成为了一件乐事。
来一串?
北京、上海、杭州的观众自不必说,山东济宁和济南都露了一把脸,新疆喀什也闪现了。但这都是电影渐入高潮之后出现的城市,还有两座城市则是在一开场就出现了。只是让当地观众哀叹的是,自己的家乡一出场就去世——湛江和海口在片头新闻里就被海啸淹没了。
直接牺牲
其实这两地的观众完全不用独自忧伤,地球要是真想流浪,陪着你们倒霉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大洪水 大输家
在片中新闻讲到湛江和海口的灾难之前,其实还有这样一个镜头:全世界海平面在10年内上升300米,吞没了大量沿海地区,湛江和海口只是比较早受灾的城市。
海水会如此上升,倒不是因为太阳的热量增高,而是因为人类建造的这一万多座行星发动机。根据刘慈欣小说原著的描写,行星发动机喷射的等离子体不仅能推动地球,更加热了全球的大气,使全球温度上升到了70~80℃,人类不穿冷却服是没办法出门的。
世界级风口
在地球离开太阳的热辐射带之前,这样的温度保持了多年,完全融化了格陵兰和南极的冰盖,驱使海平面巨量上升。更糟糕的是,由于全球气温急剧上升,世界各地水体的蒸发量也快速上升,水汽平衡被彻底打破。降水自然也变得多了起来——当然这些雨水也是好几十度的水滴。
出门必备套装(内置冷却设备)
片中出现的爷爷在原著中的死法,是因为皮肤被滚烫的雨水烫伤,最终感染而死。
而行星发动机巨大的推力作用在地面上,也让本就滑动于岩浆之上的地壳板块四处滑动,引发了不确定的地质变化,地震和海啸也随之而来,沿海地区遭殃也是在情理之中。
每天都在上演
受灾的情况能有多严重呢?
这里有一张海平面上升300米以后的模拟图。
似乎俄罗斯西部全部消失,只剩乌拉尔山了
是不是很可怕?如果全球海平面如电影里的新闻所说上升了300米,那各国不仅沿海冲积平原不保,很多海拔低于300米的腹地也都没有了。
我们来一点一点看这张图。
东南亚的群岛国家大幅缩水、柬埔寨全面失守,越南则失去了河内胡志明双核。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变成了狭长的一长条,中国东北平原自己成了内海,多山地的日本退守高地苟延残喘。
越南成为了一条非常细长的“长山半岛”
南亚和中东方面,印巴之间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也没了,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消失,隔海相望的阿拉伯半岛东侧也成功下水,尼罗河三角洲消失,黑海以北的乌克兰消失。中西亚的未来属于高地上的伊朗和土耳其。
中亚国家成最大输家
非洲和大洋洲各地也损失惨重,不过澳大利亚荒芜的内陆变成了巨大的海洋,且主要城市可以在附近区域得以重建,损失相比中国(东部全淹)是要小很多的。
澳洲从此不再是大陆...
在新大陆上,美国发达的新英格兰、五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佛罗里达全部阵亡,佛州对面的美国宿敌古巴全国下海。到了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东部沿海也未能幸免,剩余民众只能到高原上避难,而智利显然会成为南美的霸主。
南美狭长的“安第斯大陆”形状颇为奇特
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输家,还要数欧洲。英格兰和低地国家整体沦陷,法国德国北部沿海也受灾,而东欧大平原一直到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也是一片糜烂,莫斯科红场上的红星和洋葱头,也只能在水底继续自己的辉煌。
欧洲从半岛洲变成了群岛洲
然而可惜的是蒙古海军仍然没有找到海。
这海水终究还是过不了大兴安岭
中国的一些变化
今天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全面失守,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全都泡在水里,地下城要做得密不透水才能保障当地民众的生存。片中爷爷回忆从水灾现场捞上来韩朵朵的镜头绝不是危言耸听,上海群众的确需要用无数双手才能把这个婴儿托到橡皮艇上。
江苏人民就不用找例外了(没有例外)
就近避难的话,浙江、安徽、山东
华北地区大部也不能幸免,京津群众也必须赶紧转移,昌平、延庆喜迎一波人口增长高峰,如果实在来不及,跑到西山尖上还有一线生机,届时其地位可能相当于今天的浙江舟山。保定、唐山群众也无处可逃,只能转入石家庄西侧的太行山脉避难,不得不承认其作为省会高瞻远瞩。
河南虽然不是一个沿海省份,但也基本被淹
山东因山东丘陵而成为一个群岛省份
东北的情况也不妙,一直哀叹没有出海口的东北人这次终于迎来了大量的海水,代价则是辽宁-长春-哈尔滨一线的东北精华平原全部入海。铁岭市、吉林市、佳木斯有望竞逐东北第一大港的位置。而东蒙第一大市呼伦贝尔也迎来了自己海洋时代。
至于青岛烟台,必须集体转移到刚刚吞并了莱芜的济南,在泰山上观海,两城之争得以平息。
其实青岛还在
不过还是来济南避难比较好
果然是一座久经考验的省会
这还没完,长江沿线全体失守,从安徽到湖北,从江西到湖南,凡是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都成了水下龙宫。而恩施和湘西两个民族自治州或成最大赢家,作为难得的擎天白玉柱接纳避难而来的中部各地群众。而河南人最好提早去山西陕西两地认个亲戚,以供不时之需。
可以说是非常惨烈了
受影响较小的倒是崇山峻岭间的福建,毕竟福建人是对海最有感觉的,福州看见厦门全体下海是怎样的感受?而对岸的台湾中央山脉也成了避难中心,一道浅浅的海峡变得更深了。
到了岭南,湛江和海口已经只是小意思了,广州、深圳、香港、佛山无一幸免,所以广州往清远方向搞一体化是正确的选择,到时候还能有个容身之所。而广西的中心也会重新回到桂林,不仅因为南宁已经没了,更因为南宁要对接的东南亚各地发达地区也没有了。
形成了新的南方群岛....
看完了这些城市的遭遇的洪水滔天,你可能会有个问题,为什么在行星发动机的高温下,片中的地上世界却是一片冰雪?
这是因为当地球离开太阳一定距离之后,热辐射会急剧下降。
在地球当前的轨道上,地表的平均温度是15℃左右。
我们在宇宙模拟器里把地球往外移动了一个身位,地表平均温度就一下降到了零下52.3℃,而这只是地球流浪的第一步。行星发动机的提供的热量不足以加热全球空气,很快这些海水就会全部冻结。
人类的力量在自然伟力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更让人感叹的是我们这些人类在这个宇宙间的出现又是多么完美的巧合。
而在所有海水都被冰封的情况下,刚才提到的所有被洪水淹没的地区就成了一整块冰面平原,这一地区的交通就变得出奇得方便,任何城市之间都可以走直线。不过这就更解释不了为什么从北京出发救援杭州要经过上海了,可能导演真的是为了表现一下上海被冰封之后的震撼效果吧。
高468米的东方明珠在300米的冰层下的确只能露出一个尖尖,而它在陆家嘴的瓶起子和打蛋器兄弟也只有靠着地壳变化的推力才能从冰面中露出来。在上海观影看到这段的时候,影院里的观众们都被吓得倒吸了一口凉皮。
导演在剧情自洽上确实很用心了。
事实上会怎么样?
但仔细想来,海平面上升300米这个说法还是有点夸张了,只能作为艺术品欣赏,和科学结果差别还是很大的。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逐年严重,科学家们其实是预测过冰盖融化对全球海平面的影响的,比片中展示得平稳很多。
具体结果是:格陵兰的冰盖将为海平面贡献6米增量,南极冰盖则为60米,合计66米左右。这下对世界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海水不至于长驱直入到各国腹地,仅仅是在沿海地区造成一些影响。而在这个格局中,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最大输家。
66米的话,东亚地区的损失确实是最大的
华北到长三角,以及鄱阳湖、洞庭湖流域全部海侵,珠三角和雷州半岛也全部沦陷,东北失去了沈大两个发动机,出海口转移到铁岭、本溪、鞍山,我国可能是失去精华国土比例最大的大国,和失去了东京大阪的日本差不多。
损失极其惨重
而美国的损失则没有这么明显,东部沿海和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平原沦丧以后,他们仍然得以保留西海岸的洛杉矶和西雅图两台发动机,尚有一战之力。俄罗斯也只会失去圣彼得堡,莫斯科可以安然无恙,甚至还获得了北方出海口,岂不快哉。
和中国损失的土地比起来
美国的损失算是相当轻微了
最惨的仍然是欧洲。伦敦、巴黎、柏林、汉堡、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里斯本、罗马这些大城市海拔都在66米以下,前景黯淡。
西欧的精华部分
波罗的海沿岸、黑海北岸
都是重灾区
这个模拟或许也部分说明了各大国对《京都议定书》态度差别的原因。中国必须联手日本、欧洲积极参与减排,尽量减少海平面上升,保障国土安全。
最后,出于科学客观起见,我们还得说一个好消息:科学家给出的这66米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上未必会达到。
根据板块假说,地壳板块是浮动在岩浆上方的一组岩石板,当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全部融化以后,南极板块的重量减轻,大陆会浮起来。这在地质上叫做“冰后回弹”。而在南极大陆回弹之后,南极下方的海沟会变深,吸纳一部分海水进来补充,中和掉海水的上升。所以冰盖变成的水对海平面的影响没有理论上那么大。
但即使如此,中国沿海地区仅几米的海拔仍然不能从海水上涌中幸免。所以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应该从身边做起,节电节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保护南北极冰盖,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