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凭借着先进的装甲战术,完备的空中支援体系,德军成功地将当时“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法国击败。尽管英国通过敦刻尔克大撤退,将30万远征军撤回本土,但很显然,一只落败到连头盔都丢的军队,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阻挡德军的装甲铁流。凭借着英吉利海峡的庇护,不列颠也是苟延残喘。
作为胜利者,德军从一大堆战利品中搜到了不少的二手装备。这其中,就有曾经将他们的装甲兵揍的半死的法国坦克。
▲摄于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乘坐宝马公司的三轮摩托,快速疾驰在废墟之间的德军摩托化侦察兵。
▲虽然拥有先进的装甲战术,但在坦克质量上,作为中坚的IV号坦克,在法国战役期间还是少数。而一号、二号坦克仍然占据大头。一旦遇上新锐的法国坦克,再好的战术也会演变成单方面的屠杀。
就拿德军最头痛的坦克——夏尔B1来说。从人机功效上,这个28吨的“重型坦克”只有3-4名车组。不但要操作一门75毫米的ABS SA35型榴弹炮,还要顾及车顶部的47毫米SA34(Bis增强版本改为一门SA35型),除此之外还有2挺7.5毫米勒贝尔机枪。而且,B1系列坦克还是单人炮塔!这意味着,身为车长,不但要兼顾指挥,还要担负起炮手的职务来装填47毫米的炮弹!在指挥效率上明显不如同时期的德军三号坦克车组。
但是,从装甲防护上来说,1940年的德军,除了使用88毫米炮和斯图卡以外,很难将这个庞然大物摧毁。B1有40毫米(强化型的B1bis为60毫米),哪怕是四号的Kwk37/24倍坦克炮也难以将其击毁,更不要说一票一号、二号坦克甚至是短37炮的三号了。
▲位于索米尔坦克博物馆内陈列的夏尔B1bis“朗龙”(Rh?ne)号实物。
▲B1系列总计生产400辆左右,在被德军缴获以后,B1先后被改为喷火坦克与自行榴弹炮。是为B2 740(f),主要装备给后方守备单位,用于清缴游击队或是执行占领任务。对前线单位来说,这些庞大的怪物速度实在是太感人了。
▲武装党卫军第7“欧根亲王”(Prinz Eugen)山地师就曾装备过一批B2喷火坦克,用以充实该师的独立装甲连,指挥官鲁道夫·伊里希(Rudolf Ihrig)。
▲装配105毫米leFH18/3型榴弹炮的夏尔B2自行榴弹炮。
除了夏尔系列,索玛(Somua)35型骑兵坦克也是德军头大的对象。拥有47毫米正面装甲(带倾斜),配以SA35型47炮,加之40公里的时速,无疑就是个“坦克杀手”。然而,法国坦克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在战术上的“技不如人”——只有3名车组,且产量并不大(大约440辆),无法对战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继夏尔之后的又一个德军坦克杀手——S-35型战车。
▲在德军中,索玛的编号为35-S 739(f)。这些坦克甚至还参加了德军在巴黎的胜利阅兵仪式,无疑刺激了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苏德战争爆发后,落后的S-35与38t坦克一道,成为了德军装甲列车的“保护神”,专门负责清缴铁路沿线的游击队与敌军。
▲FT-17,H-35型坦克要么是成为了德军的机场扫雪车,要么就是成为各个后方独立“警察”(Polizei)装甲连的守备战车,到了末期甚至连游击队都干不过!
▲将落后的法国坦克炮塔拆下,制成固定防御工事,部署在大西洋壁垒上,也是德国人的特色。
除了坦克外,就像对待夏尔一样,德军也将一些法国坦克底盘制成了自行榴弹炮,用以填补装甲师单位的空额。然而,比起德国人本国自产的坦克底盘,这些“外来货”显然不切合实际。要么最终被丢弃,要么就是被日后登陆的盟军缴获,成为了博物馆藏品。
而曾经在斯通尼等地,胖揍德军的法国装甲兵,就这样沦为了“看大门”的二手货。
▲利用缴获的洛林37L底盘,与105毫米榴弹炮结合,就诞生了Gw LrS(f)这样的“法德混血”。上图就是诺曼底战役前,隆美尔元帅正在检阅驻防诺曼底的21装甲师属装甲炮兵团成员,在他们的身后就是“法德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