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相互拜年,讨个吉利,是咱们中国人的老规矩。现在的你是不是也在拜年的路上了呢?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头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作“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关上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吃饱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这便是拜年的起源。
拜年起源已久,而且在古代还有许多不同的拜年讲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人都是如何拜年的吧。
官场拜年花样多
如果你在古代身在官场,那么过年时官员之间的相互走动必不可少,除了多人参加的团拜,也有一对一的拜年,另外,古代的贺年卡——拜年帖也广为流传。
1清代盛行团拜会
清代春节时,京官之间盛行团拜,就是一项众多人聚在一起庆贺新春的团体活动。清朝时的团拜范围很广,按参加者的范围来分:有官场同僚间的团拜,有亲戚朋友间的团拜,也有老乡之间的团拜。
如果你是京官,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每年岁首同僚间例行的团拜活动,其规模有大有小,较大型的就是九卿和六部的团拜。虽说同僚间的团拜活动只是一种程序化的应酬,却是一个发展人际关系的良机。
如果你从外地来京做官,可以参加同乡间的团拜活动。它就好比大学里的老乡会,当你过年想家时,能够彼此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也能缓解你的思乡之情。团拜活动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我们知道的茶话会、团拜会还有每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联欢晚会都属于这种活动。
《岁朝欢庆图》清代 姚文瀚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长盛不衰拜年贴
不要以为过年送贺年卡是西方的习俗,其实在中国北宋时期就非常流行贺年卡了,只不过名字上有差异,宋代称为“手刺”“门刺”,明清称为“寸褚”“红单”,其实都是指“拜年帖”。古时交通不便,过年又很忙碌,加上亲戚朋友太多,不能一一登门拜年,送拜年帖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是宋代上层士大夫,那你可以给别人送拜年帖。当时的拜年帖是一张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的纸片,上面写有受贺人的姓名、住址,还有恭贺话语。有些讲究的人家,会在门前贴一个红纸袋,上面写着“接福”二字,专门用来放置拜年帖。
到了明代,拜年帖已经走进普通人家,但开始出现“过度包装”的弊端。比如有的拜年帖用红绫(一种红色丝织品)制成,上面撒赤金形成文字;有的拜年帖所用的材料是整幅织锦,上面的吉祥话语是预先织成的。
清代的拜年帖更为繁复,帖子上不但要署名,还要用印,而且有了专门盛放拜年帖的拜匣。它是一种用料名贵的木盒,上面雕刻花纹,甚至还装饰着金银等物。匣子里除了放一张拜年帖外,通常还会放一些古玩珍品、珠宝金银,甚至直接放银票。
过年时客人太多,有些大户人家会特设门簿一职,专门记录客人的往来和拜年帖。翻开门簿,在首页位置,你会看到四个虚拟出来的拜年的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人物虽然是虚拟的,但人们富贵有余、福寿延绵的愿望却是无比真切的。
民间拜年情意浓
民间拜年相比官场和庙堂,虽然也有一些礼仪和规矩,但更带有浓浓的人情味。
1家族内部把年拜
新年那天一大早,家族里的人就聚在一起,开始拜年了。自明清开始,拜年的要求是:首拜天地神衹,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分次序互拜。传统的拜年手势有男女之别,男子作揖时,右手成拳,左手包住;而女子恰恰相反,不抱拳,只压手。如果你年龄小、辈分低,要不停地作揖拜年的话,那你不该烦恼反要庆幸,因为能得到压岁钱啊!在拜年之前,长辈们会先用彩绳把钱串起来,等你拜年的时候给你。
《太平春市图》(局部)清代 丁观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描绘了农村欢庆新春的热闹景象
2姻亲之间互拜年
春节当然要走亲访友了,姻亲间的拜年可是拜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姻亲拜年也有一定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在姻亲间的拜年中,女婿拜岳家与甥舅之间的拜望受到特别重视,因为古代妇女在新年里,要遵守许多禁忌并且要操持家务,重视女婿拜岳家也算是对女性的变相礼遇吧。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时,当然要带上拜年礼物,进了门,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在所有春节的习俗中,很多习俗都跟鬼神、祖先有关,不过拜年却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从庙堂到民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像团拜、拜年帖等方式在今天仍能看到它的变体,而民间拜年习俗也更多地保留了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现在的人们又兴起了邮件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博微信拜年等。通过拜年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既表达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又有利于增进友谊和联络感情。
知力君在这儿也给您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