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春节相当讲究,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别具特色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春节”。在民间,围绕着春节开展一系列民俗活动,包括拜神祭神、祈年贺岁、庙会花灯、除旧布新等形式。古代过年,年味浓郁,讲究礼仪,气氛热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腊月廿三,称为“小年”。这一天的主要习俗是祭灶。相传灶神除了掌管人间烟火,还有下情上达的使命,廿三日到除夕灶神要上天述职。民间在腊月廿三清洗灶台,更新灶神画像,供奉糖元宝、炒米糖等甜食,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廿四,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在北方叫做“扫房”,南方称为“掸尘”。民间掸尘拂垢、洗锅刷碗、疏浚管道、拆洗被褥窗帘,传达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

腊月廿五,灶神上天后,民间无神掌管,百无禁忌,百姓选择这时嫁娶,戏称为“赶乱岁”。此外,传说玉帝听到灶神的汇报后,也在此时下凡核察民情,民间做好豆腐“接玉皇”。过去的窗户没有玻璃,民间在这一天糊上新窗纸,喜迎新年。

腊月廿六,是杀猪割年肉的日子。过去只有过年时,民间才舍得把猪杀了,准备过年用的肉食。由此开始,各地陆续出现庙会和集场,百姓按需采购,置办年货。

腊月廿七,有洗澡的传统。相较前几天的忙碌,在这天洗个澡,去除过去一年的污浊,既兼顾了个人卫生,又能体面的迎接新年,很是惬意。

腊月廿八,主要做两件事。首先做糕蒸面,北方侧重各色面食,南方注重各类糕点。其次贴对联和窗花。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发明了春联以来,过年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民俗之一。

腊月廿九,有“小年夜”之称。民间在这天置办酒宴,亲朋拜访,称为“别岁”。在周朝和秦朝时,会在这天举办“大傩”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因此,又称为“小除”。此外,民间还要举行“上坟请祖”活动,既表达了传统孝道思想,又体现了尊老敬长的美德。

腊月三十,是农历最后一天,与“小除”相对,称为“大年夜”、“大除”。民间除了常见的贴门神和年画,还要摆放天地桌,供奉天地诸神。亲朋好友相互馈赠,称为“馈岁”。家族长幼齐聚一堂,共同品尝年夜饭,举杯畅饮,秉烛“守岁”,此为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晚饭后,放爆竹、派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古代流通的货币是金银,沉甸甸的红包,超有幸福感。

年初一,主要以拜年为主。在古代,上层士大夫互投名帖、彼此祝贺的习俗。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原来宋朝就流行寄贺年卡了。普通百姓则是“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年初二,有归宁的习俗。女儿一家带着饼干糖果,回到娘家。母亲把礼物分送乡邻,家里有几个女儿的,来一个,分一次,表达女儿对娘家的思念之情。在古代,民间女子在年初五之前,不能出门的,所以女儿回娘家之后,天黑之前还要赶回婆家。

年初三,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民间在这天早早熄灯,以免打扰鼠辈好事。在屋角撒上米粒糕点,和米奇共享丰收成果。此外,这一天是谷子生日,民间禁食米饭,祈愿丰年。

年初四,因女娲造羊又称“羊日”,有“三羊开泰”的吉祥寓意。民间有“吃折箩”的习俗,折箩是剩下饭菜合在一起“一锅烩”。打扫卫生,清理垃圾,集体“扔穷”。因为古代羊王、牛王和马王供奉在马神庙,牛羊肉铺的掌柜要到马神庙烧香。此外,店铺的掌柜在这天宴请伙计,有酒有菜,酒后吃包子,然后派红包。

年初五,俗称“破五节”,意味着打破之前过年的禁忌。这天的讲究颇多。从里往外打扫卫生,收集到大门外一个角落,放鞭炮也是如此,表示赶走一切妖魔厄运。民间在这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煮饭,不准妇女出门。此外,民间认为年初五是财神生日,店铺开业,燃放爆竹,取“招财进宝”之意。

年初六,民间流行“送穷”的习俗。这个习俗始于唐朝,百姓在门外焚烧破衣烂衫,供奉煎饼和芭蕉船,意为“送穷”。另外,厕神会在这天检查卫生,百姓会在这天清理积粪,打扫厕所,称为“挹肥”。

年初七,有“人胜节”之称。为了庆祝女娲创造了人,妇女头戴用彩纸、丝帛和金银做成的小人。全家吃春卷,品尝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有的地方保留着吃面的习俗,祈望增福添寿。

年初八,是传统的“顺星节”。相传上天有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九位星宿,轮流值命照年,一个人一年的运气好坏,依赖星君的护佑。年初八是众星下凡的日子,民间在夜里举行顺星祭祀,祈求来年好运风调雨顺。

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故称“天公生”。九酒谐音,九不离酒,因此,百姓准备丰盛的宴席,尽情饮酒,给玉帝祝寿。福建和台湾的民众有“拜天公”的习俗,祈祷来年诸事顺利。

年初十,据传是石神的生日,有过“石头节”的传统。在这天不能动石头或石质器具,并向石头供奉烙饼,焚香祝愿。

正月十一,有“子婿日”之称。顾名思义,就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祭祀天公生,会剩下很多食物,岳父就用这些美食招待女婿,以此表达对年初二女儿归宁的谢意。

正月十二,开始为元宵节搭建灯棚,同时,还有藏剪刀,收旧鞋等习俗。

正月十三,在搭好灯棚上挂上花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的说法。

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的诞辰。相传这位女神为保护妇幼屡建奇功,在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的百姓,选择在这天举行祭祀仪式。

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是春节习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汉魏时期,民间大肆庆祝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久而久之就有了元宵节。在宋代,达官商贾在这天流行吃一种名为“浮元子”的新奇食物,味道甜美,价格昂贵。随着,这种食物的普及,民间将其改称“元宵”。除此以外,还有看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汉船等习俗,乐趣横生,热闹非凡。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清波杂志》《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