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实力托举起中国科幻电影

引言 “玉兔二号”醒了,开始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走秀,中国的航天科技再次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中国的航天技术将有多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019年大年初一将公映,它会告诉你答案。

“人类,这一诞生于太阳系的渺小族群,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2019年1月27日,中国科技馆、腾讯科普、中国科协联合举办了第七代电影导演郭帆鼎立执导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点影会。

当木星的大红斑在中国科技馆660平方米的巨幕上缓缓呈现时,带来了视觉炸裂的强烈震撼。冰冷荒凉的地球,刺穿苍穹的等离子体发电机光柱,勾绘出厚重的史诗般的恢弘场景。太空尺度下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充满着中国式的家人、故土的精神内核,Made in China的文化标签带来了不一样的更多的情感共鸣。点影结束,放映厅雷鸣般的掌声和久久不散的观众,都传达着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和感动。

科幻作家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世界级水平”,而科幻电影仍在流浪,徘徊在中国日益繁荣的电影业门外。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使得中国科幻电影终于可以安放。

在科幻电影领域,美国向来处于霸主地位,从《星球大战》到《侏罗纪公园》等,一部部里程碑式的科幻电影似乎成了不可逾越的高峰。这除了归功于美国先进的电影工业,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也将科幻电影托举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来推动情节发展的硬科幻电影,如近两年科幻影迷津津乐道的《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火星救援》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全力支持,剧本有50页的内容都是有关NASA的细节。《星际穿越》邀请到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担任监制。这些都为电影注入了其他国家无法比肩的科学血统。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航天科技蓬勃发展,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中国人的太空足迹愈发清晰,墨子、悟空等带着中国文化符号的科学探索卫星仍在太空遨游,未来的中国航天将走得更远,火星上或将留下中国人的印迹。科技实力的增强必将推动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前进。《流浪地球》的出现,折射出中国导演的文化自信,而托底的就是中国航天科技。

《流浪地球》点影研讨会上,郭帆导演恳请大家,电影结束后,一定要看完将近一千人的演职人员、创作团队和科学团队的人员名单,因为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令人目眩的特效凝聚着他们四年的心血和劳动。有着中国电影工业和航天科技的支撑,《流浪地球》不会是中国科幻影迷的自嗨,不会露怯,2月8日它将登陆北美院线,经受世界目光的审视。

看完《流浪地球》,你可能要计算能使地球脱离太阳系的动力究竟有多大?地球上的能量源够吗?孩子可能会疑问,地球的命运是这样吗?地球可以当作一个大大的飞船吗?至少,观影后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就是能量源问题。这也是科幻电影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启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开拓视野,当宏大的人类命运问题和科幻技术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必将在他们心中播种下科学的种子,进而助力中国科技新生代力量的成长。

“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战狼2》中的这句台词燃爆全场。当《流浪地球》全球热播时,请记住,在你身后有强大的中国航天。

《星际穿越》热播后,探索频道制作了特别节目《星际穿越》的科学(Science of Interstellar)。非常希望《流浪地球》制作团队也来讲讲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中的科学。

作者:钟秋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