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创作的关于这个新发现天体的印象画。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ScienceDaily.com)1月28日消息称,《自然·天文学》杂志同日刊发的一篇研究论文阐述了一个日本天文学家小组首次在太阳系边缘探测到一个半径为1.3公里的天体的发现。
科学家早在70多年就预测,太阳系中一直存在着诸如这次发现的这类千米规模大小的天体,这些天体是行星发展过程中两种状态之间的重要步骤,它的发展前端是行星初始时尘埃和冰粒的微型融合体,后端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成熟行星形态。
“埃奇沃斯-柯伊伯带”(The Edgeworth-Kuiper Belt)是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小型天体的集合区域,其中最为著名的天体是冥王星。埃奇沃斯-柯伊伯带天体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残余物。在太阳系内部,这样类似于小行星的小型天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太阳辐射、相互碰撞和其他行星引力的作用下发生改变。然而,在寒冷、黑暗、孤独的埃奇沃斯-柯伊伯带中,天体保有着早期太阳系的原始状态。因此,天文学家企图通过研究它们来借此了解行星形成过程的初始状态。
据科学家曾经的预测,埃奇沃斯-柯伊伯带天体的半径从1公里到数公里不等,但是它们距地球太远、体积太小、光线太暗,所以就连斯巴鲁(Subaru)等世界领先的望远镜也无法直接观测到。不过,日本国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的Ko Arimatsu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掩星”(occultation)的技术来监测大量的恒星并观察从某个天体经过该恒星跟前时产生的阴影。这个名为“OASES”(为意外天文事件而组织的自动望远镜测绘)的研究小组在日本冲绳县宫古岛的宫古岛露天学校的屋顶上放置了两台28厘米长的望远镜,对大约2000颗恒星进行了长达60小时的观测记录。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小组发现了一颗恒星在被一个半径为1.3千米的柯伊伯带天体遮挡时会出现暗淡的现象。这一发现表明,这样具有千米规模大小的埃奇沃斯-柯伊伯带天体比之前所认为的要普遍得多。这一结论间接地支持了下面这种行星发展模型:星子首先缓慢生长为千米大小的天体,然后再失控地发展,最后再合并形成行星。
编译:Jonathan审稿:三水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