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会筑巢不足为奇,但你见过鸟界房东吗?

鸟类会筑巢不稀奇,但由一群鸟共同建造的“公寓楼”就少见了,生活在南非喀拉哈里沙漠的社会织巢鸟,筑的就是这种群聚巢(colonial nests,或聚集巢)。虽然同属于织巢鸟家族的一员,但筑巢技术却不同,不像织巢鸟的撕、扯、拉、穿、结,社会织巢鸟只是将巢材“插”在一起,积少成多后,往往就像一座挂在树上的巨伞,工程浩大,让人叹为观止。

这座公寓大厦由所有居住成员共同维护,包含了30至100个巢室,可提供约400只鸟,内部结构就像蜂窝,站在树下往上看,可以看见许多通往巢室的入口。它们共同居住,行合作生殖,相亲相爱的程度堪属鸟中异类,不仅哥哥姐姐会帮忙喂养弟妹,甚至还会照顾邻居的小孩!小孩长大后,也不会被赶出家门,顶多搬到新盖的巢室去居住。

这种群聚巢,远看起来会以为只是一团杂乱的稻草堆。不过,有的群聚巢,已历经一个世纪之久,重量足以压断支撑的树干。这个看似杂乱的庞大草堆,构成其实还是有它的规则。它们用较大的细枝盖屋顶,干草叶用来隔间;具尖端部位的草茎则布置在入口通道,以防蛇类等掠食者;巢室是生儿育女和睡觉的地方,一般衬以柔软的叶子、棉絮、兽毛或羽毛。

在气候严酷的沙漠里,群聚巢不但防雨,且白天通风凉爽,夜晚还能防寒保温。这样一个舒适的所在,常常吸引其他鸟类如斑拟啄木、桃面爱情鸟、非洲小隼混进来休息、过夜或生殖,甚至大型鸟类如鹳,有时也会下榻巢顶歇息,因此,群聚巢有时就像一座荒漠旅店,鸟来鸟往,热闹异常。

仙人掌啄木鸟的优质房客

不同种鸟类也会共用一个巢,其中最令人讶异的应该是仙人掌啄木鸟和姬鸮的关系了。美国德州至墨西哥一带的沙漠地区,由于缺乏天然树洞,对洞巢鸟而言,巢穴弥足珍贵;然而,姬鸮不会凿洞,只好住到仙人掌啄木鸟的洞巢中。为何仙人掌啄木鸟愿意容忍姬鸮呢?原来,它们之间默默进行着一场利益交换。

姬鸮会活捉一种盲蛇放进洞巢,由于洞巢底层潜藏了许多鸟类寄生虫及小昆虫,正是盲蛇的食物,如此,盲蛇不但住进了温暖的洞巢,同时拥有不找自来的佳肴。白天,仙人掌啄木鸟外出觅食,姬鸮留在巢内睡觉看家,夜晚则换成啄木鸟看家,姬鸮外出觅食。啄木鸟提供洞巢出租给姬鸮,姬鸮则以盲蛇为租金,为住居减少寄生虫的侵扰,是非常奇妙的互利共生。

和尚鹦鹉和它的恶邻居

和尚鹦鹉也是以筑群聚巢著名。它们原本生活在南美洲,由于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喜欢群体活动,容易驯服饲养,因而出现一些逃逸个体。逃逸者已在美国和西班牙建立起野生族群,且扩散速度快,很可能和当地原生鸟类竞争食物而造成危害,如今就连建筑物、高压电塔,也常因和尚鹦鹉在上面筑巢而跳电。

和尚鹦鹉是一夫一妻制,但会群体合力构筑一个大巢,筑巢的高峰期虽在生殖季之前,但平常也会做些修补。群聚巢包含几个巢室,每个巢室都住着一对鹦鹉,巢室除了供生殖,也是夜晚睡觉的场所。

大部分的鹦鹉都是洞巢鸟,自然环境中,树洞的多寡、分布,常是影响鹦鹉族群数量消长的因素之一。和尚鹦鹉衔枝筑巢,是鹦鹉中的异类,也因此能不受树洞多寡的影响,唯一可以控制它们族群的,是恶邻居──斑翼花隼。

和尚鹦鹉的群聚巢很容易“招蜂引蝶”,招来的往往就是斑翼花隼。由于大群的和尚鹦鹉有足够的抵抗力,斑翼花隼通常会选择小群的群聚巢寄居,将和尚鹦鹉列在菜单中,多数时候,和尚鹦鹉尽管敢怒敢言,却又莫可奈何;反观社会织巢鸟与非洲小隼的关系,就温馨多了,因为非洲小隼很少捕食社会织巢鸟,有时还充当警卫,算是好邻居。

另一种比群聚巢更能彰显合作精神的是公共巢(communal nest),也就是同种多对鸟共用一个巢。这种鸟巢,大多为合作生殖的鸟类所筑,例如冠羽画眉、沟嘴犀鹃、圭拉鹃,及第二章提到筑泥巢的使徒鸟、白翅拟鸦等。

繁殖季节,冠羽画眉会集结成群,成员有数对成鸟,虽然个体间有阶级,但每个成员的生殖机会很平均,大家共同筑巢,在同一个巢内产卵,雏鸟除了亲生父母外,还有几位义父义母,这种方式,在鸟类中非常罕见。

生活在热带美洲的沟嘴犀鹃,也采用合作生殖,雌鸟们在同一个巢内产蛋,最多可达30颗,挤得不得了。由于巢内空间有限,为了保障自己的蛋顺利孵出,雌鸟之间,钩心斗角的情况很严重,常将别人的蛋偷偷踢出巢外,或推挤埋入巢的最下面或最旁边,自己生的蛋则安排在中央,争夺最容易照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