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历史特约作者:Amber)
【1918年1月29日】1918年的今天,第一位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汉学泰斗沙畹逝世
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初最有成就的中国学大师,欧洲汉学泰斗。图右为他翻译的《史记》。
1865年10月5日,沙畹出生于法国里昂。20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地位相当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主修哲学。
1888年(23岁),沙畹大学毕业。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开始研究中国哲学,但不久便决定专注于很少有人研究的中国历史。
(图为沙畹毕业论文《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封面)
1889年(24岁),沙畹以法国驻华使团译员的身份,来到中国。来华后,在当时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的帮助下,开始着手翻译《史记》,并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1890年,他将《史记·封禅书》翻译成法文,正式发表。这是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受到广泛好评。沙畹大受鼓励,决定翻译整部《史记》。
沙畹翻译《史记》,可称是西方学者运用现代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史籍的开端。
(约1892年,沙畹和妻子在访问日本期间)
1893年(28岁),沙畹回到巴黎,受邀主持法兰西学院"汉语及满语语言和文学"讲座。这是法国最顶级的学术讲座,自1814年开办以来,近80年里,沙畹是最年轻演讲者。
年轻有为的沙畹,声名鹊起。各国学生纷纷投师门下,西方汉学开始兴起。
(1907年,沙畹拍摄的灵宝县)
1897年,俄国皇家科学院邀请他,研究在中亚发现的突厥碑文。沙畹不负所望,完成研究成果《西突厥史料》。这本专著至今仍是研究突厥史的经典。
在书中,他提到:“丝路有陆、海两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因此,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人。
1903年(38岁),由于在汉学方面的成就,他被推选为法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法兰西学会会员。
1907年(42岁),沙畹再次来到中国考察。他从沈阳出发,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一线进行考察,拍摄了大批照片、刻石拓片,收集了无数珍贵的资料。
(1907年,沙畹拍摄的龙门石窟)
回国后,他将文物资料整理成《华北考古图谱》。书中首次向西方学术界,公布了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珍贵照片,引起了欧美研究中国石窟艺术的热潮。
当时的中国,正值战乱。当年沙畹所考察的遗迹,如今大多被损毁。沙畹留下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1907年,沙畹拍摄的巩县永昭陵)
在沙畹考察华北的同时,他的学生伯希和,正在探查西域和敦煌。伯希和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带回法国。
1911年,沙畹与伯希和合作完成《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1912年,伯希和将从敦煌莫高窟拿回来的手稿,交给沙畹编辑整理。另一个臭名昭著、在敦煌偷经的学者斯坦因,也将搜集的各种西域文物,交给沙畹整理。
沙畹先后出版了《古代和阗》,《斯坦因所获汉文文书考释》等。沙畹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整理研究敦煌与新疆文物的学者,是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
(沙畹拍摄的云冈石窟细部照片,1907年)
1916年,由于对敦煌学研究的出色成绩,沙畹当选为英国皇家亚细亚协会会员。
1918年,沙畹在巴黎病世,终年53岁。
《剑桥中国古代史》称“沙畹的劳作堪称近代西方汉学最早、最大的开创性业绩。”他译注的《史记》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完美的杰作”。
(1907年,在中国考察途中的沙畹)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26篇作品,营员“Amber”的第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