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人口快速攀升,未来养老岌岌可危,如何捍卫我们的养老金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人口数量较上年减少,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2017年出生人口约为1723万,2016年约为1786万,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出生率创历史新低。反之,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创新高,占总人口比重约为17.9%,2017年占比约为17.3%,2016年占比约为16.7%。


二胎放开后,为何出生率不升反降?

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仍然有大量适龄夫妇不愿意生育,年轻人的生育焦虑从何而来呢?

1、生育成本的大幅上升。相比从前的养的活,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服务业的细化,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养孩子的标准已经变成如何养得好,因此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养育和教育支出费用惊人。根据招商银行与尼尔森市场调查机构编制的中产阶级白皮书,针对不同年龄中产教育准备金的数据显示,养娃成本对比中,中产阶级子女教育金的平均水平为112万,其中有22%的低年龄父母(19-29岁)教育金准备金高达200万以上,高出中年龄人群(30-39岁)的这一比例5个百分点,高出高年龄人群(40岁以上)这一比例9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低年龄中产子女的子女相对年幼,常规的义务教育需要从幼教到本科甚至研究生,需要接受更多阶段的教育,因而也需要更多教育准备金;同时为了提升孩子的竞争力而重金投入的早教、英语、钢琴、舞蹈、画画等兴趣班,这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的大笔教育金投入让想二胎的父母望而却步。

2、育儿的时间成本较大。养育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从艰苦的十月怀胎开始,到孩童蹒跚学步,再到咿呀学语,孩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家庭、父母的长期陪伴。而现在的青年群体多为双就业父母,让他们常常在工作与陪伴孩子之间常常难以权衡。对于职场女性而言,漫长孕期、产假,养育孩子占用时间还可能遭受职场歧视等问题。据智联招聘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职场女性大约有40%不想要孩子,而有一孩的职场女性中三分之一不想生二孩。

3、社会心理的不适应。除了生育成本这一硬性问题外,固有家庭结构观念的转变也是阻碍生育二胎的重要因素。90后作为独生子女一代,传统的3人家庭结构形成固有观念,其缺乏与兄弟姐妹等分享爱的观念。因此也习惯于将此种家庭模式稳固在下一代。另外多数90后心理机制尚不成熟,经济水平不高,缺乏抚养能力和抗压能力。


出生率不断下降的影响是什么?

出生率的降低,老龄化的快速提升,直接导致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未来养老金供不应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1.6亿人增加到2017年的2.4亿人。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版)》预计我国在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老年人口预计达到3.6亿,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而从抚养比例来看,截止到2017年养老保险抚养比已经降到了2.8:1,即2.8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未来伴随出生率的下降,劳动力的减少快速降低抚养比例,未来老年人养老金的供给更加岌岌可危。

养老保障岌岌可危,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如何捍卫未来的养老金,打造无忧的退休生活呢?

1、确认自己养老所需资金与缺口

举个例子:40岁女性,月薪2万,平均工资涨幅3%,希望60岁退休,需要准备多少退休金呢?

(1)每年工资涨3%,60岁退休时月薪3.6万,按照所得替代率70%则每月需要2.52万。

(2)以目前社保平均替代率45%计算,退休后月领36000*45%=16200

(3)假设退休后平均寿命80岁,则需要(2.52-1.62)*12月*20年=221万。

2、确认目标,及早准备。

需要准备221万的退休金,以年化6%投资报酬率计算,如果40岁开始存,每年存约5.7万,存20年,合计113万。如果45岁开始存,存15年,总存约134万;如果50岁开始存,每年存约15.8万,存10年,总存约158万。可见,40岁对比50岁开始准备,整整少存了45万,每年准备的资金也仅要1/3。

3、根据个人属性,打造养老金规划的配置架构。

(1)第一层选择:安全为主,打好地基。以储蓄型年金保险和趸交理财型保险为主。

(2)第二层选择:灵活理财,满足流动性。以流动性的稳健理财为主。

(3)第三层选择:每月定投,积沙成塔。以基金定投为主,每月固定储蓄长期投资,增厚收益。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精养细养富养”已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主流方式,所以不可避免需要面临巨大的教育开支压力。同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医疗技术的进步,老龄化的趋势同样不可避免,顶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面对自己将来养老不足的问题,如何保证自己无忧的养老生活,那就需要及早准备自己所需的养老金,根据个人属性,打造合理的养老金配置架构,实现流动、收益、安全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