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南方持续强降雨,引发了滑坡等自然灾害。洪涝灾害,不得不防。而与此同时,我们的邻国印度,正在经历着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旱灾的应对,也同样需要重视。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凭借影片《荒野猎人》摘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桂冠。“影片讲的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2015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我们的摄制队因此要到地球上最南端才能找到雪。” 莱昂纳多在获奖感言中呼吁大家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事实上,受到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5年,是中国135年来最热的一年; 印度发生了干旱,最高气温达到了45摄氏度;马达加斯加的农作物由于炎热大量死亡。科学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来,已经观测到的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极寒、热浪、强降水、干旱等,发生频率呈明显加快趋势。
干旱是在众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中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全球自然灾害数据库资料显示,从全球来看,1980年到2009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63.73亿美元,2010年到2015年则增加到143.8亿美元,增加了127%。
我国的城市干旱问题日趋严重。据了解,全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几乎所有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缺水。2012年的旱灾使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受到影响——湖北、云南、黑龙江等省数以千计的水库蓄水量“纷纷告急”,导致城市供水短缺。
什么是城市干旱?
与永久性的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域不同,干旱是在一定区域的较短时期内,因降水明显少于正常状态而导致水资源减少、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一种自然现象。旱灾则是指干旱对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产生了危害,是自然与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城市干旱的内涵是:因遇枯水年造成城市供水水源不足,或者由于突发性事件对城市供水水源造成破坏,导致城市实际供水能力低于正常需求,致使城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将城市干旱划分为四个等级,并且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省市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
旱灾的形成可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自然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而极易造成干旱;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加剧了水供需的失衡。人口增加、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用水浪费等,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水是生命之源,旱灾就是缺水,离开了水,人们的生活工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城市的建设也不能实施,甚至还有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面对严重的干旱,人们如何摆脱缺水的无奈局面呢?
抗旱对策-开源节流
要积极应对旱灾,应该可持续地管理自然生态系统,把干旱风险纳入到规划、设计、管理等方方面面,通过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做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那么,如何做到开源节流呢?
1.科学管理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水管理体制。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兴修水利,发挥水利工程在抗旱中的作用。
建立抗旱预警信息系统和预案制度。对于城市抗旱而言,应做到未雨绸缪,争取抗旱主动性,要确立旱期节水目标,采取措施限制需求、节约用水,避免不顾资源而片面满足各种用水需求,确保干旱期间能够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要。建立完善的旱灾信息管理和预警系统,及时将旱情的发生、发展、持续、发展、缓解、结束以及严重程度等信息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传递,为及时掌握旱情与灾情发展、评估未来灾情变化趋势、提前制定应对预案提供决策依据。
2.提高抗旱科技含量
应对干旱问题可以积极利用大数据的现代手段。科学家们已经在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的区域到底有什么样的风险。结合水文气象、水文气候和水资源气候,以便知道什么时候哪里有多少水,对水资源形成系统的调节。
美国干旱信息门户(https://www.drought.gov)是美国“国家综合干旱信息系统”(NIDIS)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用过门户获取实时的旱情信息服务,信息包括干旱指示器、水文管理、遥感、山火、气象数据、水量以及地方、州和区域等,这对促进干旱的防范和应对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干旱信息门户还提供“旱情预测”的相关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美国季度干旱图看到未来一个季度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包括哪些地区旱情会加重,哪些地区旱灾会持续下去,哪些地区将会发生新旱灾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国民及早做好防范工作,减少旱灾的“突发性”带来的损失。相比之下,我国在干旱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还基本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很多。
3.科学认知,应对干旱从我做起
加强公众教育和市场机制培育。目前工作的节水意识教育得到普遍加强,除了宣传外,还需辅以市场机制,如阶梯水价等方式实现节水目标。同时加强旱灾防范的意识教育,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增加水源分散储备能力,减小旱灾的脆弱性。旱灾保险的市场培育也是转移和分摊旱灾风险的有效手段,应加强这一方向的研究和国际经验交流。最后,还需加大对干旱的科学研究工作,加深对干旱的自然过程和成灾机理的认识,提高干旱的管理水平。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节约用水是日常生活中抗旱防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总之,旱灾是可以有效防范的。若能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水源储备工作,有效掌握旱情与灾情信息,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可以从根本上将干旱的影响减至最小水平。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减灾安安科普团队 徐培培 黄凯程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