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怎样热起来的?

变暖是件好事

100多年前的西方工业社会,存在一种现在看来近乎幼稚的观点:人们认为自然界由超自然力量控制,气候变化在人们的头脑中,往往与诺亚方舟这样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就连科学界也坚信地球气候是如此复杂,单纯的燃烧化石能源,不可能对气候产生实质影响。

当然,也有少数科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

1822年,法国科学家巴兹特.傅立叶率先提出“温室效应”这个概念;1858年,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廷德尔对“温室效应”给出了科学解释。

1896年,瑞典物理化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发表《空气中的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第一次就二氧化碳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始终未能引起科学界以及公众的重视。

不仅如此,斯凡特·阿列纽斯还认为全球变暖是件好事。受他影响,日本儿童文学家宫沢贤治在1932年创作的一篇小说中虚构了一位平民英雄,该英雄以生命为代价诱发火山喷发,让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温升高,从而提高世界农作物产量。

在工业化进程的早期,有人类文明发育的地方,更像是被自然界包围的岛屿。但工业化带来的技术提高以及人口遽增,急剧地改变了这颗蓝色星球的地貌。

人类活动足迹不断扩张,对食物、木材、能源、矿产的需求日益旺盛,随之而来的植被减少,空气和河流污染逐渐被人们感知,就连气候变化也渐渐进入公众的记忆。

1930年代,美国的老人们开始絮叨:他们所经历的恶劣霜冻和暴风雪,年轻一代将不会遭受。媒体开始关注河流不像以往那样容易结冰。

《时代》杂志指出,“天气预报员相信这个世界正在变暖”。随后,美国对日本的核打击让民众记住了核能的威力,也真正意识到人类力量之大,大到足以影响地球的未来。

面对公众的关注,当时的科学家并未能够给出可靠的解释,火山喷发、太阳能量变化等等,都作为可能的原因流行一时。

地球平均气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暂时下降,更增加了事情的变数,尽管大多数科学家相信这种下降是暂时性的,但由于“全球变冷”(Global Cooling)本身的新闻价值,一时间取代全球变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全球环保主义运动

直到1960年代初,一般民众还是不相信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气候变化,就像《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逊在给朋友的信中写的那样:“自然永远超出人类可触及的范围,人们可以伐林筑坝,但云层,雨水以及气流都还是上帝的”。

卡逊夫人没想到她的书会引发一场波及全球的环保运动,同样没有想到,气候由于人类的活动,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寂静的春天》引发的环保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关注气候问题的民众开始增多。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正式设立,意味着环保主义者正式拥有了政治力量。

同一年,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环境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在诸多紧要的环境问题上,二氧化碳在大气浓度的上升问题位列第一。

同一年4月30日的《纽约时报》转述一位气象学家的发言称,“我们正在进入人类对气候起主导作用的时代”。

尽管相对于全球变暖,公众更关心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皮肤癌发病几率的增加,但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行为可以影响大气,并进而影响自己的福利这一事实。

在美国民众理解气候变化的过程中,1988年的夏天是一个转折点。那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干旱吸引了足够多的媒体及公众注意力。

6月23日,气象专家詹姆斯?汉森在国会听证会上用科学家惯用的口气指出:“在99%的置信度下气候正经历着变暖过程”,“这一过程将带来更为频繁的风暴、水灾以及足以致命的热浪”。

彼时,詹姆斯不仅仅在描述天气现象,而是在谈论一个可能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近在眼前的威胁。尽管一些气象学家抱怨詹姆斯不够严谨,但借助天时地利,詹姆斯将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迁传达给数以亿计的民众。

这一年9月的一项调查显示,58%的美国成人知道温室气体效应,而就在7年前这个比例仅为38%。这一年,国会收到了32个有关气候变化的提案,意味着气候变化最终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议题。

也在这一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被发起,以协调各国气象学家对气候变化展开研究。

当气候变化终于被大多数公众接受时,另一场角力开始了。公众对待环保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界对产品的宣传策略。而政客也盯着选民的选票,希望在竞选过程中,能靠打“环保牌”赢得选民的青睐。不仅如此,一旦政府通过环保相关的法案,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环保投入。

1989年,作为对IPCC的回应,一些企业联合起来发起前文提到的“全球气候同盟”,赞助那些对气候变化持异议的研究者,并雇用公关公司及游说集团,希望政府延缓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以避免可能带来的减排压力。

应该说,“全球气候同盟”及其类似机构影响了公众和政府的态度。科学的天平靠向全球变暖一侧,但媒体报道却往往一半一半,使得公众莫衷一是,美国政府也以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为由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作为回应,IPCC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报告,一次比一次坚定地论述人类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001年的报告让“全球气候同盟”流失了大批会员,导致该同盟于2002年正式解散。

围绕气候变化的政治角力

政治角力同样精彩。以美国为例子,一般来说,共和党人,尤其是共和党中的右翼,更倾向于对气候变化持壁上观的态度,这延续了他们对“自由放任”的信奉。而民主党人,一般认为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气候变化。

2007年的一则调查显示,共和党人有34%对气候变暖表示担忧,无党派人士的这一比例是59%,民主党人则高达75%。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在竞选过程纷纷表示要加强对温室气体的控制,但环保主义者更青睐奥巴马的措施,例如要求依赖化石燃料的企业寻找清洁能源,减少能源使用。

反之,工业界的代表则表示,即使要强制减排,他们更青睐麦凯恩不那么强硬的计划。奥巴马最终的当选,不能不说与他正确的抓住了民众的环保诉求有莫大关系。

经过近200年的科学探索,人类在认识气候变化,认识自身行为的后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作者: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