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和海啸吗?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日预告,

2019年,“超级月亮”将连续三次登上天幕,

时间分别为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

但今天的月全食在地球另一端上演,始于北京时间21日12时41分,结束于13时43分,我国正值白天,无缘观看。

不过别遗憾,2月19日恰逢元宵节,届时一轮大大的明月高悬夜空,将为佳节增添气氛。

在赏月之前,我们先来补一下“超级月亮”的相关知识,看看我们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什么是“超级月亮”?

所谓“超级月亮”,是指当我们看到满月的同时,月球在天球上的位置正好位于其绕地球公转的椭圆型轨道的近地点上,此时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不仅是满月,而且是最大最圆的满月。

事实上,“超级月”亮并不是罕见现象。由于月球每个月都要绕地球公转一圈,也就是说,月球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到达近地点位置。可以估计,平均每经过大约413天,就会出现一次所谓的“超级月亮”,只是每次“超级月亮”的发生,地月之间的最近距离会略有变化。

在2019年,三次“超级月亮”发生时,月球都非常接近近地点。其中,1月21日,满月发生的时刻是中国时间13:16,地月距离约为357300公里;2月19日,满月发生的时刻是23:54,地月距离约为356900公里;3月21日,满月发生的时刻是9:43,地月距离约为360700公里。

2“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和海啸?

“超级月亮”说法始见于1979年,为占星家理查德·诺勒所定义。因不太常见,“超级月亮”被认为会引发海洋、地壳和潮汐的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发生风险的增加。那事实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地球在月球引潮力作用下,不仅产生地球上的海洋潮、大气潮,还产生固体潮,在日月两天体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赤道区域的固体潮可引起最大约30厘米的垂直运动。有关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作用是否会对地震的产生有影响,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

根据目前对太阳系天体的探测与认识,地球仍是太阳系天体中唯一具有板块构造的行星,由于其内部核幔之间复杂的热对流运动,引起地球上14个板块、特别是其中较大的8个板块之间的复杂的相对运动,以及大板块内部可能的板内形变运动,这些运动引起板块间的碰撞和板内形变带来的应力积累,这便是地震发生前的能量储备。

从理论上讲,月球的引潮力对上述高强度的应力积累可能会产生触发释放作用。曾有科学家对过去近20年世界上16次大地震作过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发生在月球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有8次,发生在其它时段的地震3次。这说明在日、地、月成接近三点一线的情况下,日月引潮力对地的共同作用,可能对两板块边界碰撞应力已处于临界状态的板块突发运动有触发作用,但涉及到具体的每次大地震发生,是否存在日月引潮力的触发、或是触而后发、或是未触先发、甚至是触而未发,都要作具体分析。

据此,我们认为超级月亮时刻的月球引潮力(或日月引潮力)对地球会存在影响,是否会触发引起地震,则取决于即时月下点地面位置及其临近区域是否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的板块碰撞带或板内断裂带,以及此时此刻此板块碰撞带受碰撞或板内断裂带受挤压使应力是否已达到一定的强度。

由于地球自转原因,月下点地面位置实际上是一由东向西的条带,条带的南北向宽度可从数十公里到近千公里;海啸的发生一般与大地震发生时海底两板块上下相对错动或位移的大小有关,而与超级月亮无直接关系;由于地月间距离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发生变化,目前还谈不上会影响地震发生的频率。

3“赏月”要做哪些准备?

了解了“超级月亮”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欣赏月景了。

首先,我们要找好能看到月亮的地方。月全食的观察并不需要特别的设备,也不需要到特定的地方。哪怕在市区,只要能找到看得到月球的地方即可。至于要不要拿手机、相机等工具,就要看你想不想拍照记录下它,或者发朋友圈了。

                                                        图/视觉中国

其次,我们要注意保暖。要提醒的是,正值冬季,加上月全食又是晚上发生,气温会比较低。如果你是在户外观看,要记得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注意身体,小心冻感冒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