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别人的爱和找到一个可以去爱的人,一样不易。一拍即合,两情相悦,一生一世,总是让人由心羡慕。
美即是好,美貌是最好的推荐信
记得有一次在家吃饭,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吃边看一场青春偶像剧,就是女主又漂亮又年轻的那种。有一个女主在湖边坐着看书的镜头,阳光真好,微风吹拂起女主那丝滑的头发,就在此时,我们家包括我爸在内的三大老爷紧紧盯着屏幕,筷子也静止了,正在嚼翻的嘴也不动了。
我妈抱怨了一声:哎,你们男人就是色,看见美女魂都丢了,连路都会忘了怎么走!
我爸回过神,不假思索地回答:谁不喜欢美的事物啊,你看看咱家看家的狗,见到长得俊的人都会少叫两句。
是啊,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根本上都是视觉的动物,谁让视觉是我们发展最早的感觉之一呢。很多时候,爱情就是因俊俏的颜值而开始。因为美即是好,美引起好感,美催生关注与爱情。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
满怀爱与乐观的马斯洛老头儿认为,爱是身为人不可或缺的的需要之一。这种社会性需要,就是要与别人建立情感联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寻求归宿感、安全感与愉悦感。
爱能让人产生兴奋、愉悦的感觉,这个人不可或缺的需要-爱,会带来毒品一样的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与感觉。陷入爱情漩涡的人,他们的大脑腹侧侧盖膜区(VTA)常处于高度的激情状态。这个脑区富含一种叫做多巴胺的传感神经素。处于爱情中的人VTA 脑区会产生较多巴胺,这种能让人产生快乐感的物质在吸食可卡因时也会大量出现。爱是人的需要也许原因在于爱本身也具有诱人、让人欲罢不能的良好体验。
爱与被爱,是我们本人还是我们的大脑在需求多巴胺的刺激?
爱,它包括两个方面,爱别人和被别人爱,也就是向别人给予、表达自己对他人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爱。这两个方面,在力量上应该大抵相等,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内心感知和体力才能持续、恒久且良好。
接受别人的爱和找到一个可以去爱的人,一样不易。一拍即合,两情相悦,一生一世,总是让人由心羡慕。
可有时候,事与愿违,找到一个你能够成功向之表达你的爱的人往往不易。
在人性中存在的爱他人的这种倾向和意愿,有时用不到在某个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把爱投向众人,修士、和尚、道士,便是这样:不独爱某个人,但他们爱众人。
爱的模样种种,让人眼花撩乱
爱包含了很多成分与元素:激情、亲密和承诺、情欲、利他、迷恋……
换句话说,根据成分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爱分为很多种类和类型:.浪漫之爱、友谊之爱、愚爱、情欲之爱、游戏之爱等等。爱情这种亲密关系,是我们在婴儿和儿童时期习得的与父母及主要养育者间的依恋类型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的一种反应。早年与父母及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质量会泛化到与他人的关系中,尤其是爱情、友情这些亲密关系中。
也就是说,儿时的依恋关系质量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后来的爱情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全世界的人都会体验到爱,但自己对爱,专属自己的爱的定义却不同。而且我们体验爱后,并不一定以同样的方式去爱。
每个人爱的模样,受自己的早年依恋关系的影响,同时爱的定义与表达因人而异。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爱并无好坏之分。只要能从中取得自己人生所需的,或者能为自己的人生增色即可。
爱可能是很多人的事儿
爱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也不是单单两个人的事儿。爱常常与孤独相伴,象镜子里外的东西一样,看似一样,实际上一个实一个虚,往往爱催生了孤独。
一厢情愿、单相思、暗恋些爱而不得的爱情产生了孤独,另外一些异地恋、周末夫妻、心中有挚爱等待伊人归的漫长坚持也常有孤独寂寥的影子。孤独是无奈,是守望,是独个人儿在房内望窗外楼下的热闹欢声语,它纯粹属于爱的多的那个人。
爱有时候不是两情相悦就能得到个不错的结局。爱情过后的婚姻,必不可少的要涉及伴侣的家庭、社会地位及教育背景,这背后是两个家庭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觉得匹配与融合。
我们都在追求“愿彼生随此笑,卿心是我心”,可爱情、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的事儿,他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儿。
其实,门当户对存在的价值,不是为了考验、证明爱情的力量,而是为了两人和两个家庭,先打开一扇可以呼吸的窗。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释然、放手
恨,表面上看,是一种与爱相反的情感了。恨你,是因为你违背我的意志,不能理解和接纳我的情感,所以我想远离你,甚至想消灭你。恨其实一种压抑,伴随大量的无法言说的压抑。它实际是对爱的抗衡,是在否认对于你的爱。爱的对立面,其实是,在我心中,你已经没那么重要,你对于我的生活,可有可无。
科
普
一
下
多巴胺:在基础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常会遇到的一个专业词。
多巴胺(dopamine),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的。中脑的神经元物质多巴胺(Dopamine),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这一发现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