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几千年以来,春节不断传承、演变、发展,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健康、富足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集中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列传》:“延光二年(公元123 年)……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先秦时,春节有“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称谓;汉承秦制,春节又多了新名称:其中包括“三朝”、“三始”、“岁旦”、“正旦”、“正日”;至魏晋南北朝,春节之名更多,如“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三正三元”等,后世所用的“元旦”、“新年”就出自这一时期;隋朝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记载:“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唐宋元明时期,春节统称“元日”,还有“元朔”、“岁日”、“新正”、“新元”、“年”(今日所谓“年”的概念即发端于此)之称。有清一代,基本以“元旦”取代春节。辛亥革命后,我国将西历1月1日称为“元旦”,将夏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
春节的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除了“年”的传说外,学界一般有三种比较流行的假说。
第一种,腊(蜡)祭说。《说文》曰:“祭,祀也。以手持肉。”段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字义像手持肉祭神,在甲骨文与金文里得到忠实体现。而“腊祭”,据说源于神农氏时代的“索神鬼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一般为感谢诸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消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
第二种,巫术仪式说。在远古时期,人们对神力深信不疑,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均离不开巫文化,如他们春耕秋收需通过巫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衍需通过巫术祈求健康平安人丁兴旺,进行战争需要巫术提供“暗示”等。正是人们出于对巫术的共同信仰和依赖,才使得巫术具有巨大的组织力。于是,有学者认为,春节就源于这一巫术仪式,人们期盼通过个人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巫术”逐渐淡出春节内涵。
第三种,鬼节说。
有学者认为,远古时期的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低下的生产力,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如冬天的寒潮、匮乏的粮食等,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很容易就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条件而相继死去。每当遇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以为是鬼神的作祟,便想象出一个外在的灵鬼世界,如万物有灵、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等。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礼志》载:“《岁时杂仪》:正旦国俗以糯米和白羊髓为饼丸之若拳,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各于帐内中掷丸于外,数偶动乐饮宴,数奇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帐内爆盐炉中,烧地拍鼠,谓之惊鬼。居七日乃出。”又晋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可见,晋代的春节出现了用爆竹来辟鬼的新习俗。
实际上,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历法与王法的结合,形成于政治与科学的统一。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古时期,人们通过望月观星来安排农事,逐渐察知天象,开始用二十四节气排定自然规律变化。清初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记述:“三代(夏、商、周)以起,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色,‘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人们观北斗判定四季,如“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斗柄指东,天下皆春”。观参辰(亮三星与八字分裂六星)察知黎明,如“参正割田,辰正拜年”。
不过,直到商朝才将这些“天象”知识总结为一部历法。商灭夏,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周武王牧野之战打败商王,以臣诛君,建立周朝,仍按《夏历》,只是钦定十一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旦”。《尔雅》中记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只是此时的“春节”并非现行春节。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直到汉武帝继位才确立。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为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所沿袭。
年复一年的春种秋收,与历法相合,就逐渐形成凡逢秋收即为一年,而欢庆秋收也就成了“过年”的习惯。《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也将“年”看成收获的象征。之后,将这一习惯上升为庆祝丰收喜迎来年的节日,名之为“过年”。加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伴随农事活动形成的一系列仪礼,逐渐形成了春节文化期。因此,广义上的春节,包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祭灶日、腊月最后一天的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大年。
春节的礼俗
在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中,春节的文化内容不断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祭祀文化。从起源看,春节里的“祭祀”为头等大事。
年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灶君升天之日,即祭灶日。民间送灶歌:“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天一亮,每家每户都将前天夜里备好的粘糖米饭供奉灶君,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的地方女人不祭灶,据说灶王爷长得像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朝时期,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完事之后,每家就开始更换花窗、神龛,张贴年画、对联、彩纸,设置神堂、香案,悬挂灯笼。官员或者有钱人家的老宅大院,门庭庄严,有匾额的,还要擦得干净,贴着红喜字的白纸大铁丝灯笼挂得很高,以示自尊。
除夕祭祀祖先,是春节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文化。按照民间礼俗,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每时每刻都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人们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除夕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将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祖先图像中间位置设有祖先牌位,牌位人名从上到下依次排开,一般家族里男性排在轴案的左侧牌位,而女性则排在右侧牌位。而家谱的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为世系表,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为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表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名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五十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为附录。据有关资料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祭祖,也归入“五礼”里,之后随着历朝历代的推崇也使祭祖活动更为盛行。汉代崔寔在其《四民月令》中写道:“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可见,早在汉朝,祭祖就已成为春节重要的民俗活动。
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平常人家,均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祈望今年财源广进。不过,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刘海(或者范蠡),赐福镇宅的武财神为钟馗,当然武财神也少不了关羽。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守护神,同时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第二,宗亲礼仪。
传统农耕社会是宗族乡里熟人社会,自古中国的宗族文化就十分昌盛,人们讲求多子多福,家庭和睦家庭兴盛,经常三代不分家,五世不分堂(宗祠)。其实,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宗族,是社会的中间组织,向来讲求和睦、光大,与国家精神相融合。
到了春节,宗亲礼仪更是必不可少,所谓过年必祭祖,家人必团聚。人们盛装出门,进行拜年:亲戚互访,朋友相会,邻里同贺。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称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也是亲朋邻里之间交流感情、增进亲密关系的途径之一,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乡里亲情伦理。直到如今,春节时期的很多活动是围绕着血缘亲情、熟人人情往来而展开的。
第三,年俗文化。
除了祭灶、祭祖先、办年货和拜年外,春节还有许多礼俗文化,以下举几例常见的。
扫尘。俗语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祈求。每家每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书写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均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春节贴“福”字风俗,在我国民间由来已久。一般和春联同时贴,地点位于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福”暗含福气、福运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幸福已到”,更充分地体现了人们的向往和祝愿。
除夕守岁。作为春节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守岁,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从汉朝起,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而通宵守夜,则象征着驱走所有邪瘟病疫照跑,期盼新年吉祥如意。
在春节里,人们不管是拜年、置办年货、燃放爆竹,还是除夕守岁、送压岁钱、吃饺子或年糕,抑或是贴春联和福字、以及贴门神和窗花……,所有要进行的这些年俗活动,都寄寓了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