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苏军的“喀秋莎”还牛?德国人这款“管风琴”火箭炮超级狠

如果你能问到一个参加过东线的德国老兵,什么是最让他畏惧的武器,那么他肯定首推“斯大林的管风琴”——BM13“喀秋莎”。这款自1941年时实战,并在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自行火箭炮,无疑也是二战中苏联红军的一个象征。每当对面苏军阵地上传来“呼呼”的咆哮声时,即便是老兵,也只能蜷缩在狭小的散兵坑里,希望“喀秋莎”不要炸中自己。

那么,难道德国人面对这些轻便、灵活的火箭炮,就没有任何反制措施吗?答案当然是有的。

▲“斯大林的管风琴”在东线时的咆哮,无疑是每个德国兵最不想听到的声音。

早在二战爆发前,德军就已经开始了研制火箭发射武器的工作。然而,直至入侵苏联,德国技术部门仍未完成相关装置的研制工作。但实战加速了德国人在火箭发射器上的进度。率先研制出的两款火箭发射器,一款是40型重型火箭发射装置(Schweres ,Wurfger?t 40 –可缩写为sWG40)与sWG41型。

两款火箭发射器都能发射280毫米的高爆火箭弹与320毫米的火箭燃烧弹。而前者仅包括一个木制的框子,使火箭弹能够直接发射。后者则设计为全钢结构的发射支架,更为安全稳定。而两款火箭发射器的最大射程仅有2200米,虽然不远,但是能给敌方的火力工事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是实在难得的支援武器。

▲安置在41型烟雾发射器(Nebelwerfer)上的40/41型火箭发射架。

▲除了单装发射样式,40/41型发射架还可以拼接起来,一次性发射四枚,而木制的框架在一次性使用后就要被丢掉。

▲40/41型火箭发射架在发射前,需要预先摆好射击角度,确保火箭弹能准确命中目标。而一旦完成部署后,通过电击发的280/320毫米火箭弹就会呼啸着扑向敌军目标了。

喀秋莎是在卡车底盘上进行改造的自行火箭炮。而德国人在二战中,也有对现行的半履带车辆进行改造,并投入使用的记录,著名的42式火箭发射车(Panzerwerfer42)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经过前线部队的总结与报告,1943年4月,首个接受改造后的Sdkfz.4半履带车下线,而这款代号“骡子”(Maultier)的火箭发射车的生产,一直断断续续到了1945年的4月。全部由著名的欧宝(Opel)公司设计,量产,总计300辆左右。

在面对来袭的步兵时,与毫无武装的喀秋莎相比,骡子显然还是有点防御能力的。其装甲厚度最大为14.5毫米,足以承受轻武器的射击。同时,相比喀秋莎的132毫米火箭弹,骡子装备的乃是150毫米的41式火箭弹。口径明显更大,在装药上也明显比喀秋莎更上一层楼。

▲42型火箭发射车的实物图(上)与游戏CG(下)。虽然口径更大,但无论是火箭弹初速还是火箭发射架数量(上下各5只发射管),骡子都不能与喀秋莎相提并论。

除了能发射火箭弹以外,骡子同样也可以发射照明弹与烟雾弹。然而,骡子并没有在东线与苏军过多交手的机会了。1944年,在法国经过测试后的骡子随即就赶上了盟军的诺曼底登陆。

作为德国火箭发射车的首个见证人,在诺曼底战役中登陆的英联邦军队成为了这些骡子炮下的牺牲品。在盟军登陆之后,原本驻扎在法国博维(Beauvais)的国防军第7火箭炮旅迅速奔赴战场,并在6月10日时向着驻守在奥恩河(Orne)附近的英军展开了轰炸。一向见惯了德军重炮威力的英国人,在面临这些突如其来的火箭炮弹时,一下被炸的稀里糊涂,损失惨重。截止6月30日,第7火箭炮旅总计发射了8000吨的炮弹,为己方的装甲兵提供了十分强大的火力支援。

但在法莱斯战役之后,面对盟军无穷无尽的后勤优势、空袭、炮击,这些骡子要么是被炸毁在了公路上,要么就是因为没油被迫弃于诺曼底的灌木丛之间。直至12月的阿登战役才有所露面,只不过,在阿登战役中由于缺乏弹药,B集团军群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的炮击(有资料称只有10分钟)就发起了全线进攻。而在如此匮乏物资的情况下,发起这样的一场反击,着实有些令人唏嘘。因为,失败在所难免。

▲1944年的诺曼底战役期间,正在为骡子装填火箭弹的德军士兵。

▲正向盟军集结地发起轰击的骡子,而前段的这辆可能是一辆通讯指挥车。

在最后一战:柏林会战中,缺乏弹药的骡子们再一次上阵,用着少的可怜的火箭弹,向着有绝对优势的苏军部队发起了炮火反击。但仅仅在几分钟之后,成群的炮弹就落在了骡子们的周围,将其炸成了一团团无用的废铁。而曾经横扫欧陆一时的德国装甲兵,也在苏联与盟军两大阵营的共同制约下,销声匿迹。

▲一名英军士兵正在检查完全损毁的骡子自行火箭炮。

▲除了在Sdkfz.4的底盘上做过文章,德军还在缴获的法制H-35型坦克、Sdkfz251上进行过改装,使其也能装配40/41式火箭发射架。而后者更是被称之为“陆地斯图卡”,但就是这样充满闪光点的临时改装车,也未能挽救颓败的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