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开餐厅”综艺进化史

加拿大传媒理论学家麦克卢汉有个“媒介四元律”:提升、过时、再现、逆转。

“媒介四元律”的解释极为拗口,是指媒介功能提升,新媒介取代旧媒介并使之过时,旧媒介功能再现,媒介形态完成逆转。

这套理论虽然是形容媒介形态的,拿来形容一种综艺模式其实并不恰当。但一种综艺模式在不同节目中的再现、演绎、创新同样体现了“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规律。

中韩“开餐厅”类综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从韩国的《尹餐厅》、《姜食堂》,到芒果台的《中餐厅》再到优酷的《完美的餐厅》,“开餐厅”类综艺在短短两年间的变化,见证了中国综艺的强大学习、进化能力。

当然,中国综艺和韩国综艺之间的差距,依旧必须承认。这种差距不在于“术”,更多在于“道”。

韩国鬼才制作人的《尹餐厅》和《姜食堂》

2017年3月,《尹餐厅》在韩国播出。这个餐厅主要讲述了四位韩国明星在巴厘岛开餐厅的故事,出自于韩国金牌综艺制作人罗英锡。

可以说,中国大量热播综艺,追根溯元都跟罗英锡有关。比如东方卫视的《两天一夜》、《花样姐姐》、《花样爷爷》,湖南卫视的《花样少年》、《向往的生活》。

罗英锡制作热门综艺之多,脑洞之大,创意之丰富,让人称之为“鬼才”制作人。《尹餐厅》的创意,便来源于这位鬼才。

很多在都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梦想在大理开青旅,在城市角落开咖啡厅,罗英锡深知这种焦虑,于是找来了四个明星,用《尹餐厅》开启了慢综艺先河。让明星们在海边慢慢探讨人生,一点一点描绘出那种逃避生活压力的理想生活。

慢综艺当然要有慢综艺的风格,看《尹餐厅》会发现,这款综艺不管是人选、内核以及市场表现都和“慢”脱不开关系。

人选毫无爆点。《尹餐厅》人选一共是四人,尹汝贞、申久、李瑞镇、郑裕美。尹汝贞、申久分别是71岁和81岁。李瑞镇、郑裕美则是两个青年实力派演员。

这四个人被中国媒体称作是“这些人选可以说是毫无爆点。连娱乐编辑写通稿标题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找噱头”。这等于找来了《人民的名义》里育良书记的老婆来做老板娘,再找来了《我爱我家》里的爷爷,另外搭上两个常被观众记住脸却记不住名的青年实力演员——在中国综艺导演看来简直是自杀行为。

内核是探讨人生意义。慢生活,真做饭,注重日常琐事和生活记录。节目内容也非常重复,每天菜市场、超市买菜,给客人做饭,歇业后一家人吃饭,海边散步、晒太阳,喂动物,和游客聊天。

每天的生活琐琐碎碎,但是时间长了却发现有着浓浓治愈风。这款节目堪称“佛系综艺”,很适合忙碌加班一周后的年轻人在周五晚上舒舒服服躺在沙发里,不带脑子、不带情绪就这么无意识地慢慢看着节目,看完之后便不带心事安静睡觉。

《尹餐厅》一开始收视率扑街,但却温温吞吞走向高潮,在韩国收视率一路高涨,最后成为现象级综艺。根据收视率统计结果,节目在IPTV等收费平台的平均收视率为6.2%,最高收视率为8.5%,取得有线台同时段节目收视第一。

罗英锡的鬼才之处在于,他能做出《尹餐厅》这种小清新,也能做出《姜食堂》这种重口味。《姜食堂》在韩国济州岛拍摄的综艺,它是另一款韩综《新西游记4》的外传——仅仅晚《尹餐厅》7个月播出。

罗英锡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西游记》的策划宗旨是制作人们在短暂的休憩时间也能看完,并且得到快乐的节目”。

因此《姜食堂》和《新西游记4》一样,走的是无厘头搞笑路线,一行人吵吵闹闹上演种种爆笑剧情,远不像《尹餐厅》那样温吞安逸——这种节目似乎回归了韩国那种一家人喧哗的内核。加上这是仅通过网络播出的综艺,开创了韩国综艺的全新模式,和《尹餐厅》这种台综模式完全不同,《姜食堂》再一次取得了成功。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黑格尔则是说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

一个人,把一个类型的节目在一年里做两遍。只有罗英锡这种鬼才能做好。

复刻外表、流量明星为核的《中餐厅》

我之前在《大众体育文化内容的十年》中提到,2013年-2016年,体育综艺是流量明星、版权采买的4年。

其实不止体育综艺如此,当时国内所有综艺都是如此。

芒果台的《中餐厅》是一款典型的“中国式综艺”。尹食堂比中餐厅早四个月开播,是首家使用了将餐厅开在海外模式的综艺,而《中餐厅》将其直接学来复刻。

《中餐厅》这档综艺,内容是赵薇、黄晓明、张亮、周冬雨、靳梦佳,五个明星去泰国象岛经营一家中餐厅。其中黄晓明和赵薇老同学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撩一撩热点,再穿插回忆杀致一致青春,再加上不同层次的人设、关系,层层展开。

虽然《中餐厅》在豆瓣口碑扑街,但不得不说流量效益、广告效益都达到了。《中餐厅》它是中国综艺工业化极致运转的产物,虽然有着《尹餐厅》的外壳,却没有照搬探讨生活的温吞内核,而是满满的“中国芯”。

1、版权采买、邀请明星、节目制作剪辑精良,所有节目本质上其实都是明星真人秀——它价值观不够硬核,本质上是个内容流量广告生意。

2、流量明星可以给节目带来稳定的收视传播,流量明星本身也可以通过这类真人秀节目展现自己更丰富、多维的人设;流量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稳定的粉丝,可以让节目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社会化讨论,为节目带来广告效应。

3、社交媒体的配合作战,微博热搜天天见,精心挑选的出场嘉宾自带话题,剧情的悬念和转折写得犹如剧情大片,不断引发微博上网友的讨论、争吵,社交发酵接二连三,最终再度引爆流量。

这些套路在今天变得更越来越普遍,而且也在被视频平台广泛学习采用,变成了一种成熟的流量生意。此前光明网采访多位综艺节目制作人得到的结论是:

真正想要去原创一个模式,需要花时间做研发,大量用户调研,设计节目结构,反复推敲。有制片人直言,说服赞助商最好的方式,不外乎是某个节目在外国同时段同样观众群收视率怎么样,播出效果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大家基本都选择了现实。

这很好理解,中国综艺刚起步,“学习借鉴”韩国是最便捷、稳定的方式,外加广告营收压力,复刻韩国虽然不一定能出彩,但绝对不会出错——甚至前几年中国综艺一片荒芜,复刻韩国不仅不会出错,一定会出彩。《爸爸去哪儿》、《跑男》都是最好的案例。

寻求模式内容创新的《完美的餐厅》

“开餐厅”类综艺长期做必然会带来审美疲劳。

套用文章开头说的提升、过时、再现、逆转“媒介四元律”,《尹餐厅》显然是通过“慢综艺”模式提升综艺制作手法的代表作,“开餐厅”模式过时后在中国市场再现,又需要通过模式、结构的逆转,才能获得市场关注。

最近在优酷热播的《完美的餐厅》正是兴格传媒、优酷、口碑APP共同打造的节目,节目取景于毗邻乌镇西栅500米的乌村度假区。这档节目即将在本周日中午迎来最后一期。

虽然也是“开餐厅”类综艺,不过仔细去看会发现,这档节目明显和之前简单复刻韩国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它变成了两家餐厅之间的经营竞争。

1、节目形式的创新,加大了竞争的比重

虽然也是开餐厅类节目,但和过往一家餐厅内慢悠悠地展开节目不同,男嘉宾和女嘉宾分别经营属于自己的桃园餐厅和米仓餐厅,拉开了餐厅经营间的竞争。餐厅内每个餐厅的成员彼此之间也要竞争上岗,每个员工每天提供专属于自己的菜品售卖,售卖金额最多的人可获得“最佳员工”的称号。

2、对明星的使用比较理性,并不像过往的真人秀一定采用顶级流量明星

恰当好处地选取节目需要的元素——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艺人,陈立农、黄明昊、王子异、尤长靖、薛凯琪、王菊、李子璇、陈意涵这些艺人并非流量黑洞,适合这类创业节目。这类艺人也容易融入到节目进程之中。

避免前两年“明星为核节目为表”的现象,最后变成流量明星绑架节目,“没人关心节目讲了什么,粉丝只关心明星做了什么”的问题。

3、互联网平台制作播出,互联网元素浓厚

《完美的餐厅》精神内核是年轻人创业和团战合作竞争。核心目的是,让观众看到年轻人创业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以及面临难题时到底要如何解决。节目中还接入了口碑智慧餐厅的全套商家运营系统,教育观众如何使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点餐。这种综艺内核非常契合当下的互联网创业浪潮。

《完美的餐厅》着档综艺无论是节目形式、节目内核的创新,都可以看到中国综艺的进化——虽然创意来源于韩国,但不再是简简单单照搬韩国,而是开始思考自己需要什么。

《完美的餐厅》节目形式创新,正是互联网平台寻求自我突破这一大环境下的产物。互联网视频平台并不像电视台有太多收视率、广告的顾及,没有条条框框的包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内容创新之中。

中国综艺的贴身进化

之前总有人说,中国综艺照抄韩国,甚至“连抄都不会抄”。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只能抄模式,但当价值观内核薄弱的时候,节目出来永远达不到那个味道。

不管是中国版电视剧《深夜食堂》还是中国综艺《中餐厅》其实都面临了这个问题。照搬国外的节目形式,但由于国情、文化背景的差异,缺少别人的韵味。

中国综艺和韩国综艺的差距依旧需要承认。中国综艺长于明星、流量、事件以及社会化传播,这些其实都是“术”层面的技巧,但是韩国综艺强大之处还是节目模式和节目中的价值观探讨——这才是“道”层面的内核。

2016年之后,中国的综艺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一线电视台虽然依旧是霸主,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的自制综艺伴随着视频平台和互联网电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更多新的选择。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鼓励自主原创节目。

中国综艺虽然依旧在学习韩国综艺,但是贴身进化,不管是社会化传播以及节目原创度上都有了更多进步。

1、对社交媒体和社会化传播手段的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酵、预热、传播以及最后的引爆策略非常成熟;

2、节目形式的“外科手术式”创新,创意来源于韩国,却可以通过流程、架构、规则创新,让节目更进一步。对赛制、规则的改动,都是这类案例。

3、根据自身需要寻找新的节目内核,一点点摆脱流量明星的绑架,注重节目中传递出来的主题,形成文化、社会层面的讨论。

今年以来,不管是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都在这方面展开新的尝试。《完美的餐厅》、《创造101》都是很典型的案例。

中国综艺甚至还在展开本土创新。今年10月,优酷的原创综艺《这就是灌篮》版权被福克斯传媒买下,将被福克斯传媒将在中国大陆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模式的本土化开发。该节目模式已确定将率先在中国台湾地区落地。

这种综艺版权对外输出的现象过往很少见。中国综艺创新在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加入后,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只是少了一个由内到外都是“全华班”的综艺爆款。

“术”的模仿、进化,最终还是会逐渐酿出自己的“道”。